微短劇2027年市場規模 預計突破1000億元-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3/11 09:29:46
來源:北京青年報

微短劇2027年市場規模 預計突破1000億元

字體:

  今年春節檔“熱辣”的不止電影與劇集,還有微短劇市場。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3年微短劇市場規模達373.9億元,預計2027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

  從受眾角度看,微短劇除了三、四線城市的小鎮青年喜歡,越來越多一、二線城市宅居家中或返鄉的人們也抱着手機刷起微短劇,甚至為其買單。

  節奏夠快、劇情夠爽,讓微短劇在去年爆火吸金。新機遇吸引了長短視頻&&加碼、明星大IP相繼入局,未來微短劇行業充滿了機會,也暗藏着挑戰。

  現象

  上線當天吸金2000萬元

  今年春節檔,微短劇行業出現的最明顯的一個變化就是破圈。這裡的破圈不是指有多少人在討論微短劇,而是去看微短劇的人越來越多了,包括一、二線城市群體也加入了追微短劇的行列。

  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簡稱《八零後媽》)引起的轟動效應。這是一部以上世紀80年代為背景的女頻微短劇,而且是較為少見的農村+年代題材。該劇主要講述了現代大學生穿越回上世紀80年代嫁給二婚養豬專業戶,兩人如何一路奮鬥過上幸福生活的故事。

  這部微短劇上線當天就吸引觀眾充值2000萬元,劇中主演也因此而迎來一撥兒關注。除了《八零後媽》,《我最親愛的》《厲總,你找錯夫人了》等作品單日充值金額都在1500萬元以上。

  此外,以“抖快騰愛”為代表的&&微短劇在春節檔表現也很亮眼。快手發布的《快手2024春節報告》顯示,快手“星芒短劇”觀看量同比增長41%;騰訊視頻微短劇《授她以柄》衝上微博熱搜榜前二,僅次於《八零後媽》;抖音推出的都市題材微短劇《大過年的》,已播14集的播放量超過8.5億。

  探因

  商業模式促進微短劇質量

  微短劇在誕生之初商業模式並不夠健康,主要依靠購買流量增加曝光度,即行業內所説的“投流”,繼而引導觀眾付費訂閱。這也導致早期的微短劇把大部分資金拿去做“投流”,內容方面能省則省,這也是導致早期微短劇被外界詬病“質量不過硬”的原因之一。

  今年伴隨着商業模式的變化,這種重“投流”不重內容的情況將會得到改善。例如,微短劇《大過年的》,屬於精品短劇,有明星加盟、有大製作公司保駕護航,所以它有吸引品牌合作的能力,它的商業模式屬於商務合作,是美粧品牌的商務合作短劇。

  另一檔名為《超越吧!阿娟》的微短劇,則是全免模式。抖音精品短劇負責人錢立立介紹,因為它其實是《雄獅少年》的衍生劇,對於片方來説,是要長期運營《雄獅少年》這個 IP 和做系列化開發的。電影跟用戶的接觸時長很長,兩三年出一個作品,一個月就上映結束了,所以需要長短結合,直接建立跟用戶的通道,從 IP 運作的角度來看,做付費不一定那麼合適,反而全免費模式,更適合保持IP的熱度與新鮮度。

  換言之,就是根據不同機構、不同項目的特點,去做不同商業模式的探索。當商業模式變得更多元,創作者也勢必會將重心從過去的“投流”起量轉移到內容創作本身。

  發展

  成熟的製作公司入局

  微短劇的進一步破圈與商業模式走向多元化、健康化的背後,其實是一件事在發揮着作用——微短劇精品化給行業帶來的正向效應,讓內容産品回歸於內容本身。

  首先,微短劇的題材變得更豐富了,不再局限於過去熱門的贅婿、重生、虐心、復仇等,出現了一些更貼近當下、更生活化的內容,比如都市、文旅等。其次,微短劇的盤子更大了,有明星加盟的同時還有成熟的製作公司,比如華策、檸萌、完美世界影視、壞猴子等參與製作,這就進一步保證了最終成品所呈現的品質感。以今年春節檔引起熱議的都市題材短劇《大過年的》為例。這部由抖音、完美世界影視出品,完美宣言承制,演員徐夢潔、李川領銜主演的短劇,單集點讚量最高達到1697萬 ,劇中男女主該不該復婚的話題,更成為網友爭論的焦點。

  《大過年的》總監製、完美世界高級副總裁、完美世界影視業務負責人曾映雪透露,之前完美世界影視以長劇為基本業務,微短劇是從一年多前進入的。因為他們判斷,哪有觀眾,哪就需要內容,他們發現抖音上有大量用戶在關注短劇,於是完美世界影視選擇進入這個賽道行業。

  成熟的製作公司入局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最直觀的是可以為微短劇行業帶來明星資源。曾映雪&&,明星帶有光環和關注度,參演短劇有天然的優勢,會讓觀眾更容易關注到他,更容易進入劇情中。

  “從人才這個方向,具有紮實人才基礎的優質影視公司入局短劇領域,其實是能夠讓整個微短劇製作班底升級的,包括導演、編劇、演員、服化道等全方位升級。另一方面就是,我們打造了比較完善的製作體系、製作流程,也積累了豐富的製作經驗還有宣發經驗,這對於我們穩定輸出微短劇內容和品質提供了保障。完美世界影視一直貫徹的‘精品化’‘多元化’的底層創作邏輯,也同樣適用於微短劇。”

  最後,微短劇行業獲得的支持還在加碼。從政策口到行業協會,再到&&方,都在以不同方式,比如各種激勵、扶持計劃,資助着行業內的年輕創作者,引導他們把精力放在內容創作上,從創作源頭開始“正本清源”,推進短劇精品化發展。

  未來

  劇場模式與檔期模式並舉

  精品化是微短劇行業發展的必需,但不是唯一。除了內容走向精品化以外,微短劇還需要更加系統化、組織化。過去微短劇靠量取勝,每天會有幾百上千部短劇上線,但伴隨着微短劇精品化的腳步,檔期制與劇場制勢在必行。

  “微短劇春節檔”的説法,就是這種系統化的具象體現。檔期化的好處,在於&&方可以根據時間節點進行定制化運營,比如抖音的微短劇春節檔、快手的微短劇暑期檔等等,檔期化意味着&&在運營時能夠更有的放矢,根據不同檔期的特點主推不同類型的短劇。比如春節檔,&&可能會將闔家歡、喜劇等類型的短劇打包密集上新;暑期檔,則可能更偏重校園、甜寵等輕鬆的題材。

  更重要的是,一旦“檔期”這個概念在觀眾心中成功建立,每到相應的時間節點,觀眾自己就會到&&上去找內容。

  抖音精品短劇負責人錢立立説,整體復盤看整個春節檔,會發現身邊看短劇的人變多了,甚至有一種“一夜之間大家都來看短劇”的感覺。她認為,這就是從內容方到&&方共同在這個節點上發力,這種做法對於新的內容産品形態繼續快速增長是有價值的。

  除了檔期化運營,還有劇場化。長視頻的劇場化已經很成熟,不同類型的劇場抓住了不同觀看偏好的受眾,而短劇的劇場化也正在建立之中。像愛奇藝的小逗劇場,一看名字就知道與喜劇有關;周星馳與抖音的“九五二七劇場”,則屬於“星爺味兒”的廠牌劇場。

  從《2023微短劇行業報告》不難發現,微短劇受眾的口味正趨於垂直細分,劇場化的建立,是對檔期化的補充,對劇集進行垂類化分類運營,更有利於用戶的沉澱與黏性的提高,也有利於&&從自身調性出發打造獨屬於自己的短劇劇場品牌。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7年預計微短劇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這個行業充滿了機會,也暗藏着挑戰。如何在激烈競爭中被觀眾看到?就像錢立立説的,“最終還是要回歸內容與故事本身”。(記者王磊 統籌滿羿)

【糾錯】 【責任編輯:楊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