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與夢想不分國界。滬上老牌電視節目《少年愛迪生》日前迎來第八季《明日世界》,來自中國、美國、丹麥、突尼斯等多個國家與地區的16組少年發明家將陪伴他們的同齡觀眾過寒假。
作為一檔青少年科學夢想秀,《少年愛迪生》注重與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步伐同頻共振。數年來,節目始終觀照未來創新基因,已逐漸打造成為全球少年創新思想交匯、融合、碰撞的&&。第八季《明日世界》中,少年愛迪生們將以探索人類的下一個家園為目標,插上智慧和勇氣的翅膀,帶領觀眾展開一段夢想之旅。
據悉,本季節目聚焦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千名青少年發明家的研究成果,搜尋了近萬張年輕充滿朝氣的面孔,並最終遴選、鎖定了16組少年發明家。他們中有2023年ISEF青年科學家獎項獲得者瑞瑟·賈恩,2023年ISEF戈登摩爾獎獲得者娜塔莎·庫爾維瓦特,2023年ISEF一等獎獲得者艾瑪·德爾加多,2022年丹麥青年科學家比賽二等獎獲得者安德雷斯和西奧多,2023年ISEF特等獎、一等獎獲得者陳羿錦,第21屆上海市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評選活動科技希望之星、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獲得者戴名玹,2023上海市青少年科創大賽主席獎、一等獎獲得者任思漁等。少年們的發明創造涵蓋了醫學、人工智能、物理、化學、機械工程、材料學、生命科學等多個科技前沿學科。
擔任節目科學顧問、為少年人夢想護航的也都是科創界的大咖,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陳凱先,上海科技館館長倪閩景,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腦虎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陶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問一號月球及火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賈陽,北京化工大學特聘教授戴偉,上海科技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研究員汪婧雅等專家。
在專家顧問們看來,是夢想的力量、創新的力量讓這些少年發明家被發現,又是上海對教育的重視、對科創的推崇、對未來的暢想,讓這些“未來之星”匯聚在科技創新中心上海。這也恰是《少年愛迪生》節目的一貫創作理念:通過記錄少年發明家探索實踐的歷程和造夢之旅,點燃更多青少年乃至大眾追求真理、追求科學的熱情。
作為一檔持續到第八季的“老”節目,本季《少年愛迪生》繼續深耕創新,設置了從“尋找解決世界問題的少年方案”到“探索人類下一個家園”的總議題,將視野和格局拓展到了更遠大的星際宇宙和未來時空。少年們將在節目中進行一次科學實境體驗、一次打破各種界限的創想碰撞,通過跨國別、跨文化、跨時空的科學暢想,讓“家園”和“未來”建立鏈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交上一份少年視野的方案。
待本季復賽階段,將有九組少年科學家以明日世界“先鋒探索者”的身份,前往位於青海俄博梁的雅丹地貌區域,在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冷湖火星小鎮”,全球最高、聚光面積最大的熔岩塔式光熱電站,海拔4200米的冷湖賽什騰山天文&址,展開一場模擬“異星環境”的體驗發明,挑戰72小時極限腦洞碰撞。他們不僅要共同協作、研發一份“異星生存計劃”,更要在有限時間內做出科創發明,以驗證人類星際移民的各種可能,以年輕無所畏懼的想象,展現創新的力量、夢想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少年愛迪生》第八季也更注重少年成長軌跡,旨在聚光燈外找尋這些科創少年的成長密碼。青少年科學夢想秀《少年愛迪生》第八季《明日世界》由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廣播電視台聯合製作,每週六20:30黃金時段在上海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以及看看新聞App同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