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城之下》:黑色古裝劇的有益探索-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1/21 09:48:58
來源:北京日報

《繁城之下》:黑色古裝劇的有益探索

字體:

《繁城之下》劇照

  近日,騰訊視頻“X劇場”的第三部作品《繁城之下》收官。作品開播以來,以其獨特的敘事節奏、人物刻畫和影像風格受到觀眾歡迎,豆瓣評分8.5。這部劇還在懸疑題材的大範圍內,但它最大的特色是創作了純正的“黑色”古裝劇。

  所謂“黑色劇”不是嚴格的説法,而是用了“黑色電影”這個類型電影的概念。黑色電影是好萊塢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出産的一個獨特類型,它的最基本的特徵是:有大量夜晚的場景,影像陰鬱,描寫的都是游走於社會灰色地帶的人物,既有看起來正義實則腐敗的警察,也有看起來邪惡卻有情有義的街頭混混。人物關係充滿了糾葛與慾望,但最終大多難逃橫死街頭的悲慘結局。一般來説,好的黑色電影之所以成為經典,就在於能反映深刻的社會背景,特別是揭示了社會中的腐敗、墮落、犯罪,還剖析了人性的陰暗面。在某種程度上説,是窺探進社會毒瘤內部的一次深度掃描,在懸疑可怖的氛圍中展現不為主流社會價值所接受的故事人物,往往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比如《馬耳他之鷹》《郵差總按兩次門鈴》等。

  電視劇藝術往往是描寫社會日常生活,涉及到犯罪的主要是警匪類型。在網劇方面,主要是懸疑類型。在以往的古裝懸疑題材網劇中,主要是講述府衙官員、仵作、捕快等人的探案,比如《御賜小仵作》《唐朝詭事錄》等,聚焦探案過程,甚少有黑色氣質。但是《繁城之下》就是標準的黑色類型。開篇就是作為官方捕快的曲三更和他的同事前往稻田查看案情,沒想到受害人是自己的師傅冷捕頭。兇手作案手法極其殘忍,乃用一根木棍自尾部貫穿至頭頸,這種影調和手法特別像《殺人回憶》開場的警察在稻田中勘探現場。其後的連環殺人案,可謂一次比一次殘忍。至於全劇最高潮的陸家大火,就是在月黑風高夜,由陸家僕人、管家、廚子、護院等組成的犯罪團夥實施的。曲三更打更的父親也在那場火災中被自己敬重的冷師傅捅死,可謂諷刺。

  很多人説,《繁城之下》的一大特色是第一次描寫了全員惡人,我覺得這都是表象,因為我們在黑色電影和美劇中已看了太多類似的案例和人物。這部作品最大的價值在於,創作者深入到了時代背景的細節中,也就是明末腐敗的社會和吏治,比如劇中宋典史從少年得志、離狀元只有一步之遙、成為人上人的政治精英,到被捲入朝廷政治派系鬥爭,不僅被打入大牢身體殘疾,還因此害死了至交友人,成了一輩子的無頭之冤;“五侯府”與皂班易捕頭的骯髒交易;殺人不眨眼的陸直居然能搖身一變成為蠹縣勢力滔天的薛舉人,無不充滿黑色幽默與殘酷諷刺……為什麼每個看起來都是好人的人,最後都變成了罪犯或者幫兇?這多少有點像劇版《萬曆十五年》。而劇中的那場大火,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明朝覆滅的一次徵兆與隱喻。

  更為難得的是,作品不停留在世界的表象,而是深入嚴肅地探討了何為公道。劇中兩位極其善於偽裝之人——宋典史與魏縣令(小寶)在夜晚的幽幽燭火中有一段意味深長的對話。魏縣令對宋典史説:“可那些上本舉報的御史言官,讓你致殘的刑部堂官,忙於黨爭的朝廷大臣,還有那些一口咬死你舞弊賄賂的愚民庸眾,他們,卻沒有一個人受到懲罰。不是你的冤不能平,是你的仇無處報啊。”這段對話是全劇主題的一次總結與昇華,可謂於無聲處聽驚雷。宋典史原本打算看個熱鬧,然而魏縣令這番決絕燃起他的鳴冤鬥志。他對曲三更説,我要讓魏縣令看到,所有的冤情,都能夠水落石出。何為公道?可能就是一次繞遠的道,雖然曲折艱辛,但是只要在污泥掙扎中也不忘向陽之心,在痛苦委屈中亦能堅韌心正,終將能等到撥雲見日、光明重現。舉殘軀祭正義,以慷慨辯善惡,這是何其隱忍,何等悲壯!

  劇名為“繁城之下”,實乃諷刺之名——這黑暗腐敗的蠹縣哪有繁榮?有的儘是如蠹蟲般對社會肌體乃至民心的蠶食,一葉知秋,在凝視人性慾望深淵與犯罪的蛛網中,昭示了一個朝代大廈將傾的吱吱聲響。而在那如墨汁般漆黑的時代,卻又有對公道的苦苦守望,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下保持着人文風骨,在寒冷中透露出溫暖——這也是此部黑色劇有別於西方黑色電影的最大區別。(胡祥)

【糾錯】 【責任編輯:蘇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