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電影不只是逗笑而已 《二手傑作》辛辣諷刺一段追逐名利的荒誕夢-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1/08 10:04:28
來源:北京晚報

喜劇電影不只是逗笑而已 《二手傑作》辛辣諷刺一段追逐名利的荒誕夢

字體:

  由王子昭執導的諷刺喜劇電影《二手傑作》正在熱映,該片用戲謔辛辣的手法,講述了一個中學教師“作家夢”破碎的荒誕故事。導演王子昭在接受記者的專訪時&&,自己從小就是看著國産諷刺喜劇電影長大的,希望自己的第一部電影長片向他們致敬。

  ■挖掘於和偉身上的喜感

  王子昭從小在北京海淀區長大,2010年從北京電影學院導演係畢業。剛畢業的他沒有機會拍攝長片。2017年,他簽約寧浩旗下的“壞猴子影業”。寧浩對於青年導演在創作上持開放的態度,這給了他機會。

  2019年,王子昭開啟了自己第一部電影長片的創作,他想起了2009年看過的一部美國電影《世界上最偉大的父親》,片中對一個高中老師性格和周圍環境的尖銳諷刺,以及導演的創意和想象力都給他留下了很深印象,他決定改編這部電影。《世界上最偉大的父親》的主題是男主角的“孤獨”和“虛假的熱鬧”,在本土化改編的過程中,王子昭將重點轉到了名利對於男主角馬寅波的考驗上,“他是一個極度渴望成功的人,也最終受到了虛假成功的考驗。”

  《二手傑作》的劇本改了很多稿,但大的方向沒變,最關鍵是尋找一個合適演中學語文老師馬寅波的演員。王子昭看馮小剛執導的《我不是潘金蓮》時,對於和偉印象深刻,這個人物身上透出一股不易覺察的喜感,於和偉的表演分寸拿捏很到位。於和偉對這個角色也非常有興趣,不過他也坦率建議,劇本最後部分還是缺點力度,“他建議我再往上頂一頂,增加人物的情感力度。”

  在人物造型上,於和偉建議馬寅波的打扮要能體現他的內心世界,“雖然混得並不好,但馬寅波內心想要的是文人的體面,因此,他的着裝必須是乾淨的。”這跟王子昭一開始想把馬寅波打扮成一個邋遢中年男人不同,最後王子昭採納了他的建議。

  有一場戲,馬寅波以兒子馬墨(郭麒麟飾)的名義發表的作品發行量破百萬,春風得意的他在KTV中喝醉了酒,回家後還跟妻子炫耀,妻子生氣地轉身回臥室並關上門。本來劇本寫到這裡就結束了,但於和偉在表演時,看到屋子裏放着一架鋼琴,就很自然地走過去坐下來彈了一段,嘴裏蹦出一句&詞:“這琴該調了。”這場臨時發揮的戲,一下子將馬寅波得意的心情演活了,讓王子昭心生佩服。

  ■從小愛看國産諷刺喜劇

  “我從小就是被諷刺喜劇電影熏出來的。”王子昭坦言,自己很喜歡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陳佩斯的“二子開店”系列,喜歡《我愛我家》和《編輯部的故事》,也喜歡馮小剛的《甲方乙方》和黃建新的《黑炮事件》等諷刺喜劇電影。他認為,這些電影跟最近幾年市場流行的那種“直截了當”逗人開心的喜劇電影不同,在讓觀眾大笑之餘,還能夠對當時的社會現象和人情世故進行諷刺和鞭撻,“説到底,就是在類型電影中依然保留着作者性,這一點非常讓我着迷。喜劇電影不能只是雜耍。”

  讓王子昭感到吃驚的是,他本以為現在的演員對諷刺喜劇電影的表演方式可能並不熟悉,但拍攝時他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每個演員心中都裝有A和B兩種喜劇表演方式,他們每個人都知道應該怎麼演。”

  除了諷刺,《二手傑作》中還透出濃濃的荒誕感。王子昭刻意對馬墨進行了設計:在影片前半段,他是一個看起來有點傻乎乎的中學生,因為偷拍發生了意外,從高處摔了下來導致深度昏迷。等一個月後醒過來,他拒絕聽從父親馬寅波的話繼續當作家欺世盜名。“我們在前面把馬墨刻意放低,並不是為了擠對他,而是希望通過前後強烈的反差感,折射出周圍人的不同心態和荒誕感。”

  王子昭告訴記者,《二手傑作》不只是講述一個中年男子追逐作家夢時的荒誕經歷,中年危機也不是他想表現的重點:“我是借一個中年人的殼,講述了一個少年的追夢之心。在名利前面,我們要學會放下,這樣才能走得更遠”。記者 王金躍

【糾錯】 【責任編輯:蘇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