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人家》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0/17 09:48:47
來源:羊城晚報

《珠江人家》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

字體:

 三兄妹團圓後投身報國事業

由楊爍、張翰、郭曉婷、曹駿、於震領銜主演,李乃文、潘雨辰、趙恒煊、梁愛琪、歐凱明、陳奕丞等主演的年代劇《珠江人家》已於10月15日21點在CCTV-1黃金檔播出,並在騰訊、愛奇藝、優酷視頻全網上線,廣東衛視也將在近期播出。

  作為一部粵産大劇,《珠江人家》由中央電視台、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廣播電視台、廣東衛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廣東廣視傳媒有限公司等多方聯合出品。高滿堂擔任該劇總編劇,吳斌執導,柳樺編劇,通過陳山河(楊爍飾)、陳衛(張翰飾)、陳立夏(郭曉婷飾)一家三兄妹二十多年的拼搏奮鬥與悲歡離合,展現了廣東人民“開放創新、包容並蓄”和“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內核。

  憶崢嶸歲月,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珠江人家》的故事開篇於1927年的佛山,中共地下黨員陳氏夫婦為掩護同志撤離慘遭殺害,三個親生骨肉被迫從此分離,迎來各自迥然的境遇……全劇以“分別—尋找—團聚”為主線,以廣州起義等真實歷史事件的關鍵節點為脈絡,展現了以陳山河、陳衛、陳立夏三兄妹為代表的嶺南人民在那段特殊苦難的日子裏的堅守與奮鬥。

  劇中,失散多年的兄妹三人分別在粵中醫藥、粵菜、粵劇方面學有所成,成長為粵藥名家、粵菜大廚和粵劇名角。因緣際會下,三兄妹幸得團聚,卻又遭遇外敵入侵、山河破碎的民族危難。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兄妹三人承襲父母未竟之志,恪守本心,以飽滿的愛國熱忱積極投身抗日救亡,同時挽救和傳承傳統文化技藝並將之發揚光大。

  劇中,骨肉分離時的相認密碼、天各一方時的鄉語鄉音、共同抗敵時的心意相通都映射出中華民族對於“血濃於水”的執着守望……主創團隊透露,在《珠江人家》立項初期,團隊便把“團圓團聚”寫入劇集的基因中。

  此外,劇中不僅有“小家”的團圓,還有個人際遇與國家民族命運的息息相關,家國情懷的創作理念也貫穿全劇始終。編劇柳樺&&,《珠江人家》創作的初衷之一就是想表達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是緊密相連的:“廣州被日軍佔領,三兄妹的事業也隨之被摧毀。但他們沒有就此頹喪退卻,而是繼續堅守嶺南文化,並將個人命運投身到國家的命運中。”

  以角色故事,生動傳播嶺南傳統文化

  《珠江人家》劇中的嶺南風味十足,劇組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1927年-1950年間的嶺南風貌,同時帶領觀眾感受嶺南的傳統文化在戰火年代的保護與傳承。

  首播劇情中,“大葫蘆當救生圈”“橘皮換陳皮”“冰鎮荷蘭水”“趁亂吞牌九”等生動細節,年代感十足,且將主要角色的性格特徵表現無遺——大哥陳山河溫文爾雅、謙謙君子風範,但內心倔強;二哥陳衛聰明機靈,頗有些精明滑頭但面對大是大非毫不含糊;小妹陳立夏天真不諳世事,但溫婉俊秀,靈氣逼人……不僅如此,譬如生藥鋪掌櫃、芳姐、菜艇師傅等配角也個性突出,讓人過眼不忘。每個小人物的一舉一動看似微不足道,卻也烙印着歷史車輪滾動過的痕跡,《珠江人家》通過三兄妹的經歷讓觀眾真切地感受到殘酷、堅守與溫情並存的舊時嶺南風貌。

  為原汁原味地展現傳統嶺南文化,主創團隊將粵中醫藥、粵菜、粵劇三大具有代表性的行業元素融為一體,通過書寫這三大行業在特定歷史時期的發展故事,向觀眾展示一幅生動形象的粵式“清明上河圖”,也表現出嶺南人民熱愛故土、敢為天下先、樂觀進取、務實變通的精神,讓觀眾沉浸式體驗嶺南文化的獨特魅力。

  劇中,郭曉婷飾演的小妹陳立夏成長為粵劇名角。拍攝期間,她告訴前來探班的羊城晚報記者,雖然自己沒有粵劇的基礎,但一直對粵劇很感興趣,在劇集開機之前,她認真做足了功課:“我一直在接受粵劇的培訓,看與粵劇名家紅線女相關的紀錄片和資料。”郭曉婷還&&,飾演陳立夏這個角色還讓她加深了對抗戰時期歷史的了解,獲益匪淺。

  劇中,與陳立夏青梅竹馬的金慧榮(曹駿飾)同樣是粵劇團的成員。曹駿&&,粵語方言是一大難關:“雖然在廣州拍過戲,但以前完全沒有接觸過粵劇,自從確認出演金慧榮一角,我就快馬加鞭地學習粵語、模仿粵劇片段。”

  踏實搞創作,潛心打造粵産精品大劇

  電視劇《珠江人家》整體呈現出對國家、對民族、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觀眾不僅可以深切感受到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與自豪,也可以深切體會到生死相依、休戚與共的家國情懷。劇中,陳氏三兄妹的成長和學藝之路,凸顯出廣東人的務實、肯幹、靈活等特性,也揭示了粵菜、粵劇及嶺南中醫藥等行業的精神操守和價值追求。

  主創團隊&&,《珠江人家》的創作宗旨就是在渾厚的、亂雲飛渡的歷史背景下去聚焦小人物的成長史、奮鬥史,既注重故事性、傳奇性、多變性,又充分展現嶺南的文化傳統和精神特質。

  儘管已經是爆款作品多不勝數的業界著名編劇,擔任《珠江人家》總編劇的高滿堂直言自己在創作劇本時依然充滿了敬畏心:“我是以採訪見長的編劇,但是直到下筆時,還是有‘沒採透’的感覺。我最怕的是隨便一個不經意的細節處理失敗,遭到觀眾吐槽,拉低整個劇的品質。”

  據悉,為創作本劇,編劇和策劃團隊查閱了2000萬字的資料,還四下廣東開展論證調研,多次拜訪名廚師、大佬倌、中醫學專家,並到廣州民間粵劇社,佛山陳氏大宗祠、蘆苞祖廟,順德廚師學院、潮菜培訓學校等地采風。劇組還邀請了三大行業的專家來嚴格把關。專家團隊裏既有中藥世家傳人,也有五星飯店大廚,更有從業幾十年的粵劇專家。導演吳斌&&:“廣東是開放、前沿之地,希望通過電視劇還原廣大人民‘博採眾長,吸納創新’的精神,通過場景、服飾、文化等具體表達嶺南文化的精髓。希望《珠江人家》能收穫廣大觀眾的喜愛!”

【糾錯】 【責任編輯:唐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