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至17日,由饒曉志導演,萬茜、韓庚領銜主演的話劇《你好,瘋子!》十周年紀念版登陸廣州大劇院的舞&。此次演出是該劇首演十年之後的重裝亮相,饒曉志對其進行了重新解構,升級2.0版,用新的視角探討“瘋狂”的人性謎題。
值得一提的是,此版《你好,瘋子!》不僅是饒曉志與萬茜的舞&初合作,也是韓庚的戲劇舞&首秀,同時也是2023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的演齣劇目之一。
演出期間,導演饒曉志、演員韓庚等人提前與廣州觀眾見面,分享了關於“瘋子”背後的創作故事、演出心路歷程。
話劇《你好,瘋子!》首演於2013年,是饒曉志繼《你好,打劫!》之後的又一部黑色幽默題材懸疑話劇。首演至今的十年間,該劇共計演出數百場。
劇中,女主角Icy是一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人,導演借助她向大家呈現了另外6個藏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當Icy和另外6個人被放置到精神病院,由此疑問産生:當所有人都認為你是一個瘋子的時候,你該如何證明自己不是瘋子?當所有人都是瘋子的時候,你該如何證明自己是一個瘋子?故事中的7人將如何走出精神病院,如何走出這個房間?Icy的真正身份又是什麼?……全劇迷霧重重。
此次上演的版本中,不僅在劇本台詞中與時俱進地加入了諸多流行語匯和新梗,在主旨立意上也有了升級。饒曉志坦言“如何給觀眾講一些有新鮮感的事”是自己面臨的關鍵難題:“這種對新鮮感的追求不一定是為觀眾準備的,也有可能是為我們創作者自己準備的。一個定格在10年前的老故事可能也很美,但戲劇有做加法、再升級的可能性,這也是它最迷人的地方。所以,這次我們把10年來對人性、對AI的思考和沉澱放了進去。希望這部劇到第20年的時候,依然能成長。”
除了重新架構劇本外,《你好,瘋子!》十周年紀念版在舞美布景和燈光設計上也進行了顛覆性改造。通過諸多無處不在的舞&“小細節”,以及多媒體影像、燈光、音響的多方位配合,呈現出融合了懸疑、黑色、瘋狂、荒誕等多元素的舞&層次感,“美”與“醜”、“善”與“惡”都將在這樣的舞&空間中被加倍放大。
饒曉志&&:“10年前,《你好,瘋子!》第一次在北京創排時,是一個小劇場的作品,10年之後它成長為一個大體量作品。相應的,它的舞美設計不可能停留在過去牢籠感的舞美語匯上。這一次,我們在舞美設計中,埋下了一些‘生機’,還重點結合了影像素材的運用。比如,喜歡萬茜的觀眾就可以在裏面看到萬茜尚有點嬰兒肥的舊影像,給觀眾一些跨時間的感受。”
內涵 所謂“瘋子”可褒可貶
2016年,由話劇《你好,瘋子!》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影片中,萬茜1人分飾7角,演繹了6分鐘長鏡頭。從不動聲色到突然爆發,情緒落差極大。
這次十周年紀念版,饒曉志邀請萬茜再次以主角Icy的身份登上話劇舞&,電影中的長鏡頭片段也在話劇舞&上被保留,但在表達方式上有了更多升級和創新。由同一演員演繹的、基於不同藝術介質的兩段同情節表演難免被拿來比較。二者有何差異、哪個更加精彩也成為觀眾關注的重點。
饒曉志&&,二者各有千秋:“電影版本中,我們的鏡頭一直在緩慢推進,觀眾能清晰地看到演員面部表情的變化。戲劇舞&上,演員需要調動整個身體的肢體語言去演繹角色變化。大銀幕非常細緻,戲劇舞&則非常直觀,所以,確實各有千秋。”
另外,《你好,瘋子!》作為一部群像戲劇,各個“瘋子”的表現都極為重要。同時,“瘋子們”又各有現實身份,有的是司機、有的是記者、有的是醫生、有的是老師、有的是網紅……因此,要求演員們在荒誕中演出實感來。
“構建這個故事的最大挑戰,在於每一個‘瘋子’首先是這個社會當中某一種職業從業者,比如司機、記者、網紅、醫生、老師。我們首先要讓觀眾相信他們是對應的職業人,再把這些具有不同職業特徵的人放到密閉的環境下,讓角色利用自己的職業特性,在劇中求助、自助、互幫互助,從而推動劇情。”饒曉志&&。
至於劇中對於“瘋子”的定義,饒曉志也給出了導演視角的解讀:“這個字眼,有可能是貶義的,也有可能是褒義的,比如‘不瘋魔不成活’就是探求並尋找自我價值的一種狀態。”
看點 韓庚解鎖話劇首秀
韓庚在《你好,瘋子!》十周年紀念版貢獻了自己的話劇首秀,儘管已經從韓團偶像藝人轉型影視演員多年,但這對韓庚來説,仍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劇中,韓庚所飾演的Sunny是一個正義感爆棚、有學識、有膽識的記者,“從進組排練的第一天起,我就覺得特別開心。我太太盧靖姍有來探班,她也特別喜歡劇組的氛圍,希望將來有機會能合作。組裏大家都很專注,每天全無雜念地在聊表演的每一個細節。我也蒐集了關於角色職業的很多資料,每天琢磨。畢竟,積累得越多,舞&上展現得才越多,我很享受這個過程。”
韓庚亦發揮自己的舞蹈優勢,為話劇重新設計了舞蹈段落。韓庚透露:“編舞這個事兒是饒導很突然地提議。我沒想到的是,大家嘴上很謙虛,但實際上舞蹈水平都很厲害,練得又快又好。我們僅僅用了1天的時間,就把改編舞蹈的任務搞定了。”
此次登上話劇舞&也讓從小學習民族舞表演的韓庚感覺很親切:“從12歲起我就登&表演,雖然演出的種類和形式不一樣,但是在舞&上和觀眾面對面交流的體驗是一樣的。”
出道十幾年,從韓團偶像到影視演員、娛樂公司投資人再到新解鎖的話劇演員身份,韓庚認為每一種角色和身份都能給自己帶來不同的多巴胺:“影視能把你最好的狀態集合起來集中呈現給觀眾,舞&表演和話劇會有很多即興、現場、未知的東西。”
韓庚&&:“我覺得偶像也好,演員也好,人在什麼歲數就幹什麼事兒。另外,我也覺得人生需要更多的嘗試和不同的體驗。這都是學習的過程,人活一輩子,要學習一輩子。還要體驗不同的酸甜苦辣,對於一個演員來説,我覺得過往的經歷都是必不可少的。”羊城晚報記者 艾修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