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2日晚,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出品,廣州芭蕾舞劇院原創芭蕾舞劇《旗幟》即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精彩上演。這是該劇榮獲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後全國巡演的第二站,也是在北京的首次演出。
《旗幟》是廣州芭蕾舞劇院匯聚業內資深主創班底和實力派主演陣容,緊扣時代主題,重磅打造的國內首部展現1927年廣州起義的原創芭蕾舞劇。舞劇從本土紅色資源進行再發掘,又以具有紅色歷史記憶和精神標識的革命史為基礎,挖掘隱匿在家國情懷、民族大義背後的親情、愛情、友情,在“現實”與“夢境”之間將兒女情長的離愁別緒昇華為慷慨激昂的家國情懷,新穎地重現了革命先烈們的崇高理想與情懷,實現了革命現實題材和浪漫主義芭蕾藝術的完美結合,也為舞劇或宏大激烈、或悲傷沉鬱的氛圍增添了一抹真實而平淡的溫情。
芭蕾舞劇《旗幟》主創團隊集結業內知名主創班底,橫跨文學創作、音樂製作、舞美燈光、服裝造型等多個行業的頂尖人士。由廣州芭蕾舞團團長鄒罡親自坐鎮擔任製作人、藝術總監,特邀原文化部藝術司司長於平教授擔任編劇,著名舞蹈編導、國家一級導演王舸執導(總編導)。此外,還雲集了打造出多部全國性文藝大獎巔峰之作的青年作曲家楊帆、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秦立運、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任冬生、服裝設計師崔曉東、造型設計師賈雷、聲音設計師劉奕,以及范雷、柳雯、丁然等舞蹈編創優秀人才,為傳統革命題材舞劇注入了新的內涵,給觀者以精神和視覺的雙重震撼。
該劇以“多維空間、情感真實、呼應時代”的理念,吸納地域文化精髓,把嶺南人文風貌與當代舞&技術完美融合、靈活運用,既彰顯了中國文化特色,又符合了當下頗具“現代氣息”的審美喜好。在舞&設計中以多個三角形的舞&景片作為分割空間、投映影像、塑造場面的重要基礎,借助舞檯燈光與影像的融合,根據劇情的發展、人物關係的前後變化推移組合成新的空間,在有效配合劇情、烘托環境的同時,拓展了舞&時間與空間的邊界,豐富了畫面的層次感和錯落感。或許正因《旗幟》在舞&&術與表演、舞&&術的各個元素之間的聯動統一,所以才使得它好看、耐看,留有回味。
芭蕾舞劇《旗幟》所帶來的震撼不僅僅是舞劇在視聽效果、身臨其境上的藝術感,更源於劇中所彰顯的愛國之情、擔當之志,展現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與當代人的價值和情感之間有着深切的關聯。
作為廣州市文藝精品創作重點項目及“百年百場”舞&藝術精品展演劇目,芭蕾舞劇《旗幟》在精修細磨、攀登高峰的路上,先後榮獲了第四屆全國青少年文化精品優秀作品、第十三屆全國舞蹈展演優秀劇目、廣東省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等多項榮譽。2023年,該劇被列入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接下來《旗幟》將繼續出發,陸續前往眉山、成都、鄭州、晉城等地開啟巡演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