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們愛上劇場-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6/02 08:48:08
來源:北京晚報

如何讓孩子們愛上劇場

字體:

  近年來,兒童劇創作日益繁榮,已成為演出市場熱門産品。但同時,兒童劇市場也存在着劇目水平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情況。一些演出機構急於搶佔市場,往往忽視了作品的質量和價值;或者低估了孩子的智商和感情,內容過於幼稚膚淺,題材往往局限在傳統童話故事或者暢銷IP改編,形式也只追求簡單熱鬧輕鬆的劇場效果。另外,當代孩子眼界開闊,信息獲取來源眾多,這種情況下,如何創作出更多讓當代孩子喜歡、並且對他們的成長有益的作品,是所有兒童戲劇工作者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嘗試孩子們喜歡的沉浸式演出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馮俐&&,作為兒童劇行業的“國家隊”,“為孩子創作”是幾代中國兒藝人的堅持和追求,創作者不僅要了解孩子們的接受能力,還要走進孩子們內心,跟他們共情。“比如我們即將推出的《貓神在故宮》,不是給孩子們介紹故宮的知識,而是打開孩子們對故宮旖旎的想象。只有打開了他們好奇心的窗口,才能讓他們有更多收穫。”馮俐透露,《貓神在故宮》不僅將打造成新空間沉浸式演出,還會推齣劇場版音樂劇,挖掘IP最大價值,形成演出矩陣,這也是國家藝術院團面對不斷發展的演出市場做出的新嘗試。

  北京兒藝近年來也摸索出了一條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藝術創作道路。副院長王炳燃介紹,北京兒藝突破了兒童劇市場流行的“童話加游戲”模式,開闢了一種全新的“兒童現實主義”藝術表現形式,用一種“浪漫主義風俗喜劇”的體裁,在現實生活和兒童心靈世界訴求之間搭起了一座橋梁。例如《想飛的孩子》《胡同.com》《北京童謠》《足球少年》以及改編自著名作家葉廣岑兒童文學三部曲的《耗子大爺起晚了》《花貓三丫上房了》《土狗老黑闖禍了》系列京味兒童劇。

  以引進國外精品兒童戲劇為主的“小不點大視界”,這幾年積極嘗試尋根中華文明起源、呈現傳統文化獨特魅力的原創作品,創作了與北京雜技團合作的《開天闢地》中國創世神話系列《鬥水》《涿鹿》等新雜技劇、通過現代舞演繹中華民族勇往直前的《刀會》、將國家級非遺白紙坊太獅搬上舞&的《獅王》,以及與北京皮影團合作的《企鵝,企鵝》等一系列新作。繁星戲劇村則將京劇元素融入兒童戲劇創作,推出了“童戲社”《臉譜戲三絕》。中國木偶劇院近年來也推出了以“雲南省亞洲象群北移南歸”新聞事件進行創作的大型紀實性史詩木偶劇《大象來了》、沉浸式科普文旅劇《狂歡野鴨湖》等題材和形式都很新穎的作品。

擺脫低幼打造闔家歡親子劇

  以往的兒童劇,受眾定位於兒童,內容和形式往往偏低幼化,演出現場也常常出現“孩子看戲,家長刷手機”的現象。但如今的演出市場出現了很多闔家歡兒童劇。這樣的作品不僅適合孩子觀看,而且對成人觀眾也有吸引力。連續推出《想變成人的貓》《素敵小魔女》《王子與乞丐》《天生一對》等家庭音樂劇的四季歡歌總經理王翔淺&&:“我們做戲的理念就是:戲劇帶來感動,感動改變人生。讓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接觸讓他們喜歡和感動的戲劇,對他們由此愛上戲劇、樹立人生觀,都很重要。”

  推出過很多成功作品的央華戲劇藝術總監王可然,親自導演了闔家歡音樂戲劇《少年的,莎士比亞奇旅》。“我給孩子們做戲劇,首先考慮這個作品成人要能看得下去,能愛看。”王可然認為,“每一個成年人內心都有一個童話種子的話,就會把對世界的想象力和善良傳遞給孩子。孩子如果能看到成年人都喜歡看的童話,也會對世界有更豐富的認識和理解。闔家歡戲劇應該歡樂喜慶,但要有藝術的深度,給更多人帶來戲劇的影響力。”

從“演給孩子們看”到“看孩子們演”

  “兒童劇是成人創作演出給孩子們看,兒童實驗戲劇則是由孩子們創作演出給孩子們和大人一起看。”每次QFUN兒童實驗劇團演出,創始人李浩天和王楠都會把這個理念傳遞給現場觀眾。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藝術教育和創作初衷,他們創作的“中國原創系列”劇目用當代孩子的視角重寫中國古典文學故事,映照與反思現今孩子們的生活。其中《山海經》關注親子關係中的“誤解與原諒”;中法合作的《鏡花緣》在旅行中探尋成長的議題;《本草綱目》關注全球化時代背景下孩子們的內心變化……

  同樣讓孩子們登上舞&的北京壹舞天真藝術教育機構,推出的兒童舞蹈劇場《我就是我》《逃跑的一滴墨》等作品,着重展現每個孩子的獨特性,鼓勵他們有勇氣表達自我。小演員們通過舞蹈、戲劇和觀眾對話,向觀眾傳達重要的信息:“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不需要去模仿別人或妥協自己的個性。”

  新世相創始人張偉看完《本草綱目》後由衷感嘆:“大人真應該來看看這個劇,它逼着我們學習自己已經不再擁有的東西。”中國兒藝創作部主任毛爾南觀看了壹舞天真的演出後&&:“對於兒童劇的發展來説,只有百花齊放,讓孩子們看到更多可能性,才能讓孩子們更加喜歡劇場、喜歡舞&、喜歡戲劇。”

【糾錯】 【責任編輯:唐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