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偶劇如何更好地“見天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7/28 09:01:38
來源:文匯報

古偶劇如何更好地“見天下”

字體:

  《星漢燦爛》改編自網絡小説《星漢燦爛,幸甚至哉》。原著IP加上趙露思、吳磊兩位主演的粉絲號召力,使得該劇延續了《夢華錄》掀起的新一波“古偶”(古裝偶像劇)熱度。就最終呈現來看,創作者盡可能地綜合、貫徹了當前“古偶”的諸多流行趨勢,但也因此在其類型內部産生了一些分裂。

  在爆款前作的基礎上融入了近兩年網文、古偶的流行元素與社會熱點議題

  小説作者關心則亂上一部最受關注的作品,是被正午陽光改編為電視劇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以下簡稱《知否》),將四方宅院中複雜微妙的人際關係寫得真實而生動。《星漢燦爛》延續了作者擅長的宅鬥+言情題材,以將軍幼女程少商(趙露思飾)的視角展開故事,講述她在家宅中成長之後走出家宅見天下的歷程,以及與男主人公凌不疑(吳磊飾)共赴生死的真摯愛情。有同一個作者的爆款改編作品在前,為《星漢燦爛》在觀眾接受層面上打下了不錯的基礎。

  但《星漢燦爛》又不同於以《知否》為代表的最典型的宅鬥劇,而是融入了近兩年網文、古偶的流行元素與社會熱點議題:

  比如中國式母女關係。在《星漢燦爛》中,程少商與母親蕭元漪的矛盾不僅是前十集的故事主線,也是作品中寫得最精細、最容易引起觀眾共鳴的部分。程少商剛剛出生,蕭元漪就與丈夫奔赴戰場,帶走了程少商的雙胞胎哥哥,卻把少商留在家中。此後15年,程少商在惡毒嬸母的虐待下成長,變得謹慎警惕,又有許多睚眥必報的小聰明。蕭元漪得勝歸來,一眼看破少商那些不夠光明正大的小手段,於是一心想板正少商身上的小毛病,彌補這15年未能親身教養的愧疚遺憾。但蕭元漪過分的嚴厲、對少商嚴重的不信任都刺傷了少商年少而敏感的心,渴望父母親情的少商對蕭元漪越來越失望,再加上母親對於“別人家的孩子”姎姎處處偏袒關愛,更讓少商滿腹委屈,索性對母親關閉了心門。

  儘管劇中對程少商母女關係的着重呈現,嚴格來講並未提供新的敘事方式和敘事視角,但確實足夠細膩真實,造成了很強的情動效果,成為促使觀眾與程少商共情的第一個重要推力,體現出對受眾和市場偏好的敏銳把握,即在文化與觀念迅速更迭的當代社會,傳統的中國式家庭倫理與自由、平等的現代人格觀念在一個個小家庭之中不斷引發着代際摩擦。我們同樣可以在近年來的熱門網文和劇集中發現類似的元素:2020年底開始連載的網絡小説《十六與四十一》因為對中國式母女關係的貼切展現而引發了廣泛討論;古偶劇《傳聞中的陳芊芊》在身為花垣城主的母親與她的三個女兒之間設置了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矛盾,甚至可以説,“母親的偏心”成為這部作品中最大災難的源頭。

  又比如親情“團寵”的創作潮流。雖然嬸母葛氏折磨程少商長達15年,但這個過程在劇集中所佔比重很小,作為劇中唯一“反派”,葛氏在開篇沒多久就被休回了娘家。因此,除了與母親關係僵持、與祖母不親之外,程少商實際上已經成為程家的“團寵”,“宅鬥”變成了“宅逗”。

  若是為這一潮流溯源,2020年左右起,言情網絡小説中出現了一批主打親情或“團寵”的作品,前者如《影帝他妹三歲半》,後者如《反派們的團寵小師妹》,將女主人公得到闔家(或整個師門)寵愛的溫情喜劇視作整部作品的核心亮點,讓女主人公在親朋師友的情感“富養”中成長,而不單向強調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愛情關係,更不以家庭關係的惡劣、女主人公處境的孤絕反襯愛情的珍貴。相應地,改編自網絡小説的古裝劇也體現出了這樣的趨勢,如《慶餘年》《贅婿》都以喜劇化的溫柔筆調刻畫男主人公的家庭成員與家庭關係,讓各具性格但互為依靠的一家人成為男主人公最重要的底氣與支撐,《且試天下》同樣給了女主人公白風夕一個溫暖的家,父親與兄長給她自由又給她溫柔守護。

  相比於典型宅鬥故事中的舉世皆敵、無枝可依、如履薄冰,這樣的親情敘事更符合觀眾對於家庭關係的美好願望,特別是對於在現實生活中常常付出了更多情感價值的女性觀眾而言,在文藝作品中感受到被寵愛的價值回饋,是一種有效的心理撫慰。

  既然是“古偶”,愛情敘事自然是重中之重。元宵燈會一節,思慕少商的三位男子一起登場,樓垚熱誠單純,袁善見腹黑毒舌,男主人公凌不疑則武功高強又深不可測。這樣一女三男的配置倒有些早期言情作品的風味,但如今“一生一世一雙人”早已成為“古偶”標配,儘管樓垚和袁善見都先後做過程少商的未婚夫,但凌不疑才是真命天子,他與少商之間的愛情比前世註定還堅不可摧。因此,觀眾不必揪心猜測女主人公究竟選誰,樓、袁二人的主要作用不過是給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故事增加一點曲折波瀾,同時將對女主人公的“團寵”進行到底。至於少商與凌不疑的愛情,雖然仍脫不開英雄救美、歡喜冤家之類的常見套路,但無論是情節設計還是男女主人公的表演都做到了自然合理,有比較飽滿的情緒和戲劇張力。再加上女主人公既有“甜寵劇”的甜,又有“大女主”的聰慧、果敢與自立;男主人公則與《錦衣之下》中的陸繹、《夢華錄》中的顧千帆等有着比較相似的人設構成,這些都基本上是當下古偶劇的“標配”。

  缺乏厚度與實感,“家國天下”的敘事元素變成強行煽情

  無論是愛情、親情還是宅鬥、團寵,《星漢燦爛》在處理上都做到了整體清晰流暢、邏輯連貫、人物性格鮮明、情節緊湊,演員的外形與表演也基本貼合角色,能夠帶來舒適的追劇體驗,不會讓觀眾産生類型不清晰的觀感。

  該劇最大的問題,出現在對“家國情懷與天下大義”這一敘事元素的調用上。

  程少商第一次離家遠行,就遇到蜀中謀反的險局,既目睹了戰爭的慘烈,又感佩於守城死戰的程老縣令高義,開始理解母親的艱難不易,也開始跳脫出方圓宅院的局限。這是少商個人成長的第一個關鍵節點,也確實成功調動了觀眾的情感共鳴。同時,凌不疑身上背負的血汗深仇和他皇帝義子的身份,也註定了“家國”將是劇中一條重要的敘事線。然而,“古偶”的重心畢竟在於言情,《星漢燦爛》的宅鬥底色又讓家宅矛盾佔據了不少篇幅,留給家國天下的戲份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創作者的能力也不足以支撐作品在朝堂風雲與天下戰局中寫出厚度與實感,表現在劇中,就是與朝堂、戰事、軍械案相關的情節被處理得粗疏而懸浮。

  這也是今天的“古偶”普遍面臨的問題。自從《瑯琊榜》之後,家國敘事成為提升古裝劇品格的重要元素被頻頻徵用,急於從“只談愛情”的敘事套路中突圍而出的古偶劇也不例外。然而,“家國敘事”本不該止於情緒的調動,而應該提供理性的思考。《瑯琊榜》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它將原作中架空的歷史背景落到了實處“南梁大通年間”,塑造了一個足夠有真實感的國家。但是大部分古偶劇創作者並沒有這樣的能力,只能像《星漢燦爛》這樣東拼西湊一些社會制度和經濟民生塞到劇情中,造成的結果是,一方面反復以“家國情懷”調動觀眾情緒,另一方面卻無法為這種激情提供切實的邏輯基礎。從這個角度來説,古偶劇創作者們頻頻在作品中插入缺乏根基而強行煽情的“家國敘事”,恐怕不是一個良性趨勢。

  (作者王玉玊為文學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糾錯】 【責任編輯:何飛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