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智偉:珍惜當下 余生用音樂填滿每一天-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3/29 08:52:30
來源:北京青年報

鄧智偉:珍惜當下 余生用音樂填滿每一天

字體:

創作了《呼吸有害》(莫文蔚)、《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楊宗緯)、《年少無邪》(陳立農)等歌曲,作曲家鄧智偉如今變身唱作人,推出單曲和個人專輯,巡演也即將開啟。

近日鄧智偉接受了北京青年報記者的專訪,講述了他起起落落的人生經歷

27歲成為TVB(香港無線電視)音樂總監,創作了超過300首歌曲和配樂,有着諸多頭銜——“金牌作曲家”“前TVB音樂總監”“大牌製作人”,與中國香港本土大部分歌手均有過合作,在主流音樂市場聲名遠揚。鄧智偉的前半生真可謂“開了挂”,盡享春風得意樣樣紅,也飽嘗年少輕狂帶來的傷。後來反復跌入谷底,卻沒能消磨他的意志,反而激發了他從幕後走到&前,從創作人變身唱作人。

從2020年定居北京開始,鄧智偉的人生重啟,在這裡有了全新的生活、全新的工作和更加平和的心態:不念過往,不懼將來,珍惜當下,用音樂填滿每一天。

闖蕩

在英國花光父母積蓄

TVB面試開啟新人生

從未接受過專業音樂訓練的鄧智偉,憑着在音樂上的天賦和對音樂的熱愛,十幾歲就在香港組建了一支樂隊,並小有名氣,出過唱片,開過演唱會。後來萌生了去海外發展的想法,於是樂隊一行人遠赴英國。然而此行最終失敗,在英國的三個月,除了沒有唱片公司對他們感興趣,鄧智偉身上的錢也都花光了,那也幾乎是他父母的所有積蓄,無奈只好返回香港。

“在英國每天只吃一頓飯,然後一家一家地敲唱片公司的門,請他們聽我們的音樂。但天不遂人願,只好回香港,當時就覺得要去賺錢,要還給爸媽了,於是我就去了電視台面試。”

鄧智偉所説的電視台,正是TVB,他面試的崗位是&裏最低職位的音樂編輯,但最終因為學歷、專業都不符合要求被拒絕。但鄧智偉執着誠懇的態度打動了面試官,最終被錄取還是因為他過硬的音樂水準和能力。

“我那個時候真的沒錢了,我就求他,我真的很需要這個工作,你可以給我一個機會嗎?我有一個天生的能力,看到畫面就能寫出音樂來。然後他説,我給你時間,你寫給我看。”鄧智偉抓住了這次機會,在短短30分鐘裏,一架鋼琴、一段錄像帶,他完成了一曲配樂,得到了認可,獲得了工作。

錄用之後,鄧智偉的工作就是為TVB的各個電視節目包括新聞報道、天氣預報、綜藝節目配樂。在當時,這樣的工作被很多大學生認為是無用的,不屑去做,只有為電視劇配樂才是有前途的,但鄧智偉珍惜這樣的工作機會,他勤懇、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得到了各部門領導的認可。那一年是2000年,新世紀的開始,也是他人生的新開端,彼時的他完全沒想到,4年以後,他一躍成為TVB音樂總監,並且是TVB史上最年輕的音樂總監。

為TVB改革作出貢獻

成為最年輕音樂總監

鄧智偉入職一年以後,TVB高層變動,新入職的高管做民調與鄧智偉談話時,鄧智偉的仗義執言令對方印象深刻。

“他訪問到我時,問我工作開不開心,我説不開心,我很心痛。因為我覺得TVB節目沒有自己的主題曲,沒有自己的創作團隊,而是在用日本人的音樂,為什麼這麼大的電視台沒有原創音樂?他説ok,你明天早上9點來我的辦公室,聊聊這件事。”那次的談話,鄧智偉提出為每套劇量身定制主題曲和配樂,得到認同和支持,他也開始着手創作他的第一部影視劇音樂作品——《天涯俠醫》主題曲《心呼吸》。

改革成效顯著,歌曲收穫好評,演唱者林峰憑藉這首歌獲獎無數,鄧智偉的人生也出現轉機,在TVB成為風雲人物,2004年他升任TVB音樂總監。那一年他27歲,是TVB史上最年輕的音樂總監。

在TVB工作的12年間,他創作了超過300首歌曲和配樂,參與了TVB出品的所有影視劇音樂創作,包括《法證先鋒》《銀樓金粉》《溏心風暴》《歲月風雲》《宮心計》《巾幗梟雄》《公主嫁到》等TVB經典劇集。他所主張的“一劇一曲”和“配樂定制”一改TVB陳舊的配樂形式。他與中國香港本土大部分歌手均有過合作,包括莫文蔚、容祖兒、林峰、譚咏麟、李克勤、楊千嬅、蔡卓妍、張智霖、謝天華、古巨基、陳慧琳、關菊英、黃宗澤、吳卓羲、胡杏兒、佘詩曼等,在主流音樂市場鄧智偉聲名遠揚。

起伏

年少輕狂從雲端到谷底

患抑鬱症酒精麻醉自己

當年的成功是把雙刃劍,年少有為是真,年少輕狂也有。現在回頭再看那段經歷,後悔、自責,或者不堪回首,他形容那是一種“迷失的狀態”。

“27歲走到那個高度,會有一些狂妄,我那個時候出去帶兩個助理,一個司機、一個秘書,我覺得自己很牛,誰説話我都不聽,沒有禮貌,我覺得很後悔,真的很後悔。”

因為不自知的驕傲自大,得罪了一些人,TVB裏出現了越來越多反對鄧智偉的聲音,媒體口碑也拉低,一段時間裏有關鄧智偉的新聞大多是負面的,等到他幡然悔悟,為時已晚。在這樣的時刻,清醒了代表着要為此前的迷失買單了,鄧智偉抑鬱了,從音樂才子到脾氣古怪,從趾高氣揚到不想見人,他真正嘗到了從雲端跌入谷底的滋味。

“人可能就是這樣,你經歷過痛苦、挫折之後才會長大。”在治療抑鬱症期間,為了緩解壓力,鄧智偉用酒精麻醉自己,甚至舉辦演唱會在上&前,他一邊吃抗抑鬱藥,一邊喝酒,他知道這樣做很危險,但不知是控制不住,還是根本就豁出去了,他也説不清。

音樂人轉做生意人

經商失敗抑鬱症復發

治好抑鬱症已經是兩年後,鄧智偉決定離開TVB,從頭再來。渾渾噩噩度過了一段時日,鄧智偉急需想要證明自己。

“當時有很多聲音説:你寫的歌沒有多厲害,別人都是在看劇的時候順便聽了你的音樂,你背靠着TVB,並不是你有多牛。所以我覺得是時候離開了,我應該去接受新的挑戰,證明自己。”

離開TVB之後,鄧智偉開了一個藝人公司,以為可以大幹一場,但最後還是失敗了。他忽略了一個事實:他是專業的音樂人,不是生意人。

“其實自己是完全不懂做生意,每天都為那些投資方投不投我的公司而去應酬、喝酒,我覺得那幾年是浪費了人生,然後我的抑鬱症就復發了。”那段時間,鄧智偉跌入了另一個低谷,十年間經歷過被利用、被陷害,飽嘗人情冷暖,導致抑鬱症復發。鄧智偉説,那是荒廢的十年,是人生最失敗的十年。

如果當年沒有離開TVB,就不會去開公司、做生意,也就不會有那些痛苦的經歷,但是人生沒有如果。鄧智偉説,離開TVB他從未後悔過,“如果我留在TVB,也不會進步,可能繼續過去的創作、繼續寫《溏心風暴》系列音樂,我覺得這個事對我來説是沒意義的。”

重啟

選擇最有挑戰的地方

破釜沉舟定居北京

2020年,鄧智偉做了一個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離開香港,定居北京。

契機是一個電影主題曲創作的邀約,進京之後需要防疫隔離,14天的時間,鄧智偉反思了自己的前半生。隔離結束後,鄧智偉決定:定居北京,不走了。然後就是找房子,請家人、朋友幫忙把行李和音樂設備寄到北京,“我不是在北京已經找到固定的工作才離開香港,那個時候只有一個小小的電影主題曲的工作,我就這樣決定留在北京,開始了新的人生,破釜沉舟、沒有後路。未來會怎樣不知道,可能我要去打工,也可能找不到工作、會居無定所。”

為什麼選擇北京?鄧智偉説,很小的時候去英國流浪,體會到那種寄人籬下的滋味,甚至因為黃皮膚被歧視、被拒絕,即便有才華,也不會被溫柔對待,所以他當時告訴自己:一定要把所有的音樂才華、最好的音樂作品奉獻給自己的祖國。所以選擇最有挑戰性的地方——祖國的首都北京,最優秀的音樂人集中的地方。

“有人説你是想來內地賺錢,我不是,其實我在香港可以賺很多錢;有人説你可以去廣州、去大灣區,你會發展得更好,在那裏有更多人認識你,但我就是要來北京,我要在這裡跟最頂尖的音樂人一起工作。你做一個音樂出來,其實還有一個目的,是希望更多人可以聽得到,就好像老師教學生一樣,你有好的音樂,你的聽眾聽了越來越多好的音樂,他的音樂品位也會越來越高。”

北京開啟嶄新人生

用音樂填滿每一天

從小生活在香港,鄧智偉從沒想過有一天會到北京生活,更沒想到他只用了一天時間就適應了北京,並且愛上北京的冬天。而北京帶給他的,不僅僅是新鮮的生活和工作,還有重啟的人生。這裡改變了他、療愈了他。

“來到北京之後,我整個人都變了,我在這裡就像是隱居了一樣,戒了酒,不需要應酬,不參加飯局,變得更平和了,每一天都很開心。我覺得我現在的狀態特別好,晚上11點睡覺,早上6點起來跑步,然後開始每天的工作。”

在北京,他有了更大的音樂創作空間,有了嶄新的生活。因為荒廢過十年的人生,鄧智偉更加珍惜現在的時光,也更加懂得,一生很短,要把握好當下,努力過好每一天,用音樂填滿每一天。

去年8月,鄧智偉正式簽約摩登天空旗下廠牌“WaterMade水形”,從作曲家蛻變為唱作人,陸續發行了兩首單曲《Fading Alone(獨自消逝)》《Fallin'(墜落)》,並且在另一個音樂&&上發表專輯《平行回憶》,同時也繼續為一些影視劇創作主題音樂,巡演也提上日程,第一場廣州4月2日,北京站5月18日。

“當年説我離開TVB什麼都不是的人,都閉嘴了,我現在做的電視劇音樂影響力都挺大的,所以特別開心,在45歲的時候還可以出自己的第一張專輯,然後還可以開自己的巡迴演唱會,真的是想不到。就感覺現在這個狀態是自己非常滿意的。”

【糾錯】 【責任編輯:楊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