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神話》:放誕歡愉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城市風情畫-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1 12/28 08:43:27
來源:文匯報

《愛情神話》:放誕歡愉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城市風情畫

字體:

 

  圖為《愛情神話》海報。

  《愛情神話》勾勒的上海輪廓,兼有騷動和警醒:它的風花雪月背負着柴米油鹽之重,它用柴米油鹽兌換了風花雪月的粧面。

  電影《愛情神話》片名的字面意思,並不是中年男人老白和他的相好李小姐之間“莫道桑榆晚”的童話,這是費裏尼一部電影的通俗譯名。電影末了,眾人為了紀念猝死的浪蕩子老烏,聚在一起看他在最後的晚餐時提到的電影《愛情神話》,結果這群人看得一頭霧水。

  費裏尼的《愛情神話》直譯叫《薩蒂裏孔》,原作小説成書於公元一世紀,作者佩特羅尼烏斯是荒唐皇帝尼祿的好朋友。費裏尼拍這部古羅馬的小説,主角既不是大徹大悟的恩科,也不是橫死的花花公子阿休圖,導演着迷於一個“零散不完整的世界”,“陌生風景在濃霧包裹下偶然的驚鴻一瞥”,是“迷失了的古代羅馬”“消逝的輪廓與真相”,“時間中浮沉的日常作息”。

  這樣看來,年輕女導演邵藝輝導演的《愛情神話》,確實是不動聲色地致敬了費裏尼那部不太為人熟知的作品。徐崢和周野芒扮演了一雙上海爺叔老白和老烏,在他們經歷的這段時光裏,主角不是他們,也不是和他們發生交集的女人們,到最後,一切是關於上海——梧桐區方圓兩公里的世情流水,鮮花着錦的熱鬧舞&上次第過場的鮮活印象,一則春夜裏微醺的當代神話。老烏落葬,眾人肅穆,唯有一向十三點兮兮的格洛麗亞仍然性情跳脫,拿出一瓶老酒倒在新墳,“再吃一杯”。酒要喝到位,因為神話和童話不屬於理性主義,它們是醉和夢的饋贈。

  要不是機緣巧合有了執導《愛情神話》的機會,編劇兼導演的邵藝輝這會兒也許已經轉行直播賣貨。這個年輕姑娘曾在一篇社交網絡刷屏文章裏記敘自己從電影學院畢業後賣電子煙營生的經歷,她離開北京,移居上海,無法進入電影行業的核心圈層,卻因此被捲入“上海生活”深處的秘密潛流。老白和老烏的原型,來自她的兩個本地朋友,一個是會畫畫、能打鼓、愛下廚、什麼都會一點的斜杠中年,另一個是飄來蕩去的老克勒,每天午後雷打不動去喝咖啡,在女孩子面前有講不完的真真假假的故事。聰明的姑娘仗着她積攢的二手經驗,寫出了她對陌生風景的驚鴻一瞥,這則圍繞着當代上海的“神話”,褪去浮華,超脫於現實,並不刻薄地調侃扎&型的面子,又終究溫柔地撓了撓過日子的裏子。

  女編劇為女性角色製造了許多喊出來砰砰響的金句,諸如“一個女人一生不造次反是不完整的”“我只是犯了男人都會犯的錯”,以及讓現實中的男導演徐崢在劇中沉痛説出“我代表男導演向你們道歉”。這些段子會讓女性創作者和女觀眾片刻暢快,但把口嗨當作女性主義的勝利,那麼太多女作者、女導演和她們創造的女性人物從前吃的苦、受的難、幹的架,可算是白費了。比起性別議題上的這些機靈調侃,《愛情神話》更大的價值,是用放誕歡愉的筆觸勾勒了當代上海的風情畫,這種“風情”,是讓外人想入非非的“梧桐區優渥生活”幻象和普通人家精打細算萬事經營之間的拉鋸。

  時光倒流40年,圍繞着上海生活的各種段子裏,深入人心的一則是上海男人就算棉毛衫褲打滿補丁,出門見人的西裝仍燙得筆挺。時間過去了這麼久,這個段子失去了讓它生動有力的語境,但是,人情、禮數和虛榮混雜着授受不親的市井魂魄,遠比時間更頑固。

  老白生活似散仙,住着獨門獨戶小洋房,閒來教街坊老頭老太、七大姑八大姨們涂幾筆油彩,因為燒一手好菜,獨門廚房經讓他成了方圓兩裏地的婦女之友……支撐起老白體面生活的經濟基礎是那棟洋房,那是他的外公留下的遺産,所以他摳摳索索,買啤酒買內褲斤斤計較,因為“坐吃山空”是懸在頭頂的達摩克裏斯之劍。老烏游戲人間,説是國門打開後最早一輩做貿易的,實則四海八荒的風流賬遠比存款壯觀,他是個有趣的人,也是個好人,只不過,可以吹噓的是情史,不可以説穿的是軟飯。李小姐人前“白骨精”,腳蹬恨天高的Jimmy Choo叱吒片場,把混血女兒送去頂流國際學校讀書,但這個樣樣掐尖要強的女子,與女兒寄身母親籬下,三代人擠在設施糟糕的老洋房裏,1萬6一雙的高跟鞋擱在燈光昏暗廚房角落。

  沉溺於上海風花雪月的想象有很多,白描上海柴米油鹽的記述也不少,而《愛情神話》勾勒的上海輪廓,兼有騷動和警醒:它的風花雪月背負着柴米油鹽之重,它用柴米油鹽兌換了風花雪月的粧面。流水一樣的琴聲從老洋房敞亮的廳堂裏傳到街頭,就在這片琴聲覆蓋的空間裏,有藝術家登堂入室,也有三代鞋匠毗鄰而居,沏着咖啡修鞋的老鞋匠火眼金睛看得出送來的鞋子是2萬元的正品還是200元的贗品。吃飯的餐廳可以辦畫展,破破爛爛的弄堂深處也藏着窗明几淨的私人圖書館。這片桐蔭覆蓋的小世界裏,煙火氣不是大俗和嗆俗,是俗和雅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便有時候“雅”是嘔心瀝血做出來的。

  周旋於經濟壓力經營體面生活,關起門來一地雞毛,吃足面子的苦頭;沒有行動力的人,誇誇其談的人,不上不下卡在階層夾縫裏的人……這些老生常談的主題要一本正經地透析起來,一不小心就成泯然眾人的乏味正劇。《愛情神話》身段靈巧地選擇了一條相對有趣的路徑,用浮誇的、漫畫式的喜劇,沖淡生存終究悲涼的底色,讓野貓似的女人,用半生走下坡路的女人,犯了男人都會犯的錯的女人,成為“剩飯”的男人……在笑和鬧的諧謔中,湊出一台市井的神話,借愛情的名義。

【糾錯】 【責任編輯:饒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