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原創歌手班傑明((Alec Benjamin))日前發布個人第二支中文單曲《成長》。在這首歌中,他用中文挑戰20秒唱126字,拿到“中文十級”認證,中國網友直呼:發音太標準了!
中文歌曲之外,2018年,一首原創作品《Let Me Down Slowly》的熱播,將班傑明從街頭帶入大眾視野。該單曲一舉獲得美國RIAA雙白金銷量認證,並登上25個國家的榜單。
母語是英語的班傑明是如何達到“中文十級”的?近日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時,班傑明告訴記者,因為作為醫生的父親對東方醫學有研究,耳濡目染下,他對中國文化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從小學習中國武術,14歲開始學習中文,看電影都是看中文配音版。
如今,班傑明的中文發音可以説非常標準了,然而學習中文的過程卻令他頭疼不已。而在他眼裏,那些四四方方、左右工整的漢字又是那麼吸引他,所以未來他將繼續寫中文歌、唱中文歌,“我想讓中國歌迷看出我的努力,希望今後能把更多的歌曲翻唱成中文。”
14歲開始學習中文
電影看中文配音版
班傑明1994年出生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現居洛杉磯。他對中國以及中國文化的關注和喜愛,來自他的家庭,尤其是熱愛中國文化的父親。
班傑明的父親是一位醫生,一直研究中醫和針灸。在父親的鼓勵和支持下,班傑明很小的時候去學習了中國武術。班傑明14歲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舉辦的夏令營時,選擇了學習中文。
“我決定學中文是因為中國文化吸引我,覺得漢字很漂亮。在我看來,尊重一個你所仰慕的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學習他們的語言。中文以及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這片土地上的每一段歷史都特別有意思,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也喜歡中國人的家庭觀,對中醫很感興趣。”
班傑明喜歡中文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覺得中文很有音樂性,但是真正投入學習時,難度出乎他的意料,“太難了!它和英語很不一樣。音調是最難的部分,尤其是四聲的聲調。”為了學習中文,班傑明平時看電影都是看中文配音版,“以便於我習慣聽説中文,我覺得我的中文越來越有進步了。”
《成長》秀“中文十級”
用中文挑戰20秒唱126字
班傑明回憶,小時候他就想用英文和中文做歌曲、創作中文歌,“我想,把我對語言的熱情和對音樂的熱愛結合起來會很有趣!”當他第一次用中文唱歌的時候,那種感覺又特別不一樣,“感覺挺嚇人的。”
在《成長》這首歌中,班傑明用中文歌詞一口氣唱出步入成年生活之際所遇到的日常煩惱,他用中文挑戰20秒唱126字,令網友驚嘆不已。
此前,班傑明還與趙露思合作,推出個人作品《Water Fountain》——《許願池》中文改編合唱視頻,引發中國網友關注;之後又推出首支正式中文單曲《你的目光》,“十級”中文水準唱出失戀思緒。
班傑明&&,其實他並不確定自己的發音是否真的準確,用中文演唱時,他會向精通中文的朋友請教自己的發音是否準確。
雖然自己學中文學了很久,但也只是“學了個大概”。當他真正嘗試唱中文歌時才知道,想要用另一種語言來作詩甚至唱歌有多難。每次演唱,他都會向精通中文的朋友請教自己的發音是否準確,並花大量的時間去反復糾正自己的讀音,反復地唱,仔細推敲每一個字的發音,直到唱好為止。
被歌迷稱為“講故事的人”
最期待和偶像周傑倫合作
受約翰·梅爾、傑森·瑪耶茲和保羅·西蒙等音樂前輩的 啟發,班傑明年少時就開始了自己的詞曲創作,並從2013年起開始發布原創音樂作品。他曾用了一年的時間,在肖恩·門德斯和特洛伊·西文這樣的藝術家巡迴演出場地之外的停車場做了100多場表演。班傑明坦言當時這麼做是因為沒有其他地方可以表演,而這樣的經歷也為他日後的音樂創作和現場演出奠定了基礎。
吉他不離手的班傑明每支單曲都保持原創,《時代周刊》曾評價他為“Pop Storyteller for the next generation”(新時代的流行樂講述者)。他的創作靈感源於生活點滴,質樸的歌詞搭配極具特色的純凈嗓音,令人入耳難忘,也因此他被歌迷稱為“講故事的人”。班傑明&&很喜歡這樣的稱呼,也會努力做到名副其實,“我認為傳達信息的最好方式是通過故事,秀出來比説出來更好。”
2019年夏天,班傑明第一次來到中國,在北京品嘗了很多期待已久的美食,“我覺得這裡的人們都非常友好,食物也非常美味。我最喜歡的中國菜是北京烤鴨。”他&&很期待再次來到中國,唱中文歌給中國歌迷聽。
提到最喜歡和最想合作的中國歌手,他脫口而出的是“周傑倫”,“我愛周傑倫,我覺得他真是太酷了。”周傑倫的很多經典曲目他都很熟悉,非常期待能有機會跟他有合作。
班傑明告訴北青報記者,未來他將繼續創作音樂並且用中文寫歌詞,“無論職業生涯怎樣發展,都會一如既往地創作個性的真實的音樂,用我的心去發聲。不管我多受歡迎,我的歌是不會變的。”(記者壽鵬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