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8/12 10:54:07
來源:新華網

專訪《逐夢藍天》主演張博:為了演好航空英雄,落淚掉發都不叫事兒

字體:

“這是我淚點最多的一部戲,我自己看劇本看得翻不過去,不是因為忘詞,是因為我一張嘴就掉眼淚。”出道至今,張博出演過的影視劇作品有數十部,但《逐夢藍天》是他流過最多眼淚、掉過最多頭髮、付出最多辛苦的一部。張博説,拍攝《逐夢藍天》難度之大,打破了他的演戲紀錄。

剛拿到劇本時,張博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演,大到如何開戰鬥機,小到飛機的一個零件,張博都一無所知。由他飾演的飛機工程師秦天包含了很多歷史英雄人物原型,這要求他既要尊重史實,又要在細節上表現出飛機工程師的專業,對于張博而言確實是不小的考驗。

《逐夢藍天》劇情跨度70余年,張博也要從秦天20歲演到95歲,年齡跨度之大是拍攝這部作品的又一大難點。尤其是角色進入老年後,張博要在語言、形體、眼神的各個細節做到極致,讓觀眾對角色的年紀有信任感。

雖是科班出身,又有豐富的拍戲經驗,但《逐夢藍天》專業性極強的臺詞,還是差點難倒張博。“這部戲背詞背得也是掉頭髮。”張博回憶説,劇中阻尼器、大迎角等專業術語,需要劇組請來的航空專家反覆講解,“這其實就是靠背,沒有任何技巧。”

盡管有來自各方面的難度和壓力,張博依然覺得,只要能演好這些英雄,讓觀眾看到這些人的奮鬥,看到那些艱苦歲月,看到國産飛機的來之不易,“這些就都不叫事兒了”。張博説,希望觀眾能從《逐夢藍天》中感受到“國之重器,以命鑄之”的深意,希望追劇的年輕人能夠記住那些為了祖國、為了航空事業,不畏流血犧牲的英雄們,要把這些精神繼續發揚、傳承下去。

為了讓觀眾看到的更真實,我們都拼盡全力

新華網:秦天是航空英雄,出演專業性如此之強的電視劇,都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張博:這是一部反映中國航空工業70年發展的作品,出品方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料研究學習,當時我們看了一部非常好的紀錄片《龍騰東方》,進行了認真地研究學習,同時也翻閱了大量資料,去還原當時那個時代。

我的角色(秦天)其實包含了很多歷史英雄人物的原型,需要尊重史實,所以還是按照從紀錄片上了解的角度上來創作,通過這些人物的案例事件,把它們綜合起來呈現,這是我作為演員來説,做得最大的一個功課。

新華網:在你心中,秦天是怎樣的人物?

張博:以前我對航空沒有那麼了解,這個領域有著特別神秘的面紗。這次我看完劇本後,感觸非常深。這些人的流血犧牲,體現了我們這部戲8個字的中心思想,叫“國之重器,以命鑄之”。幾代人不畏艱辛,前赴後繼,把飛機從無到有,從0到1地造出來,然後從弱到強的飛速發展,一步一步實踐出屬于我們國家自己的飛機,承載了深厚的歷史意義,我希望觀眾們看到這些人的奮鬥和那些艱苦歲月,包括國産飛機的來之不易。

新華網:從飛行英雄到飛機設計師,這個角色涉及到許多跟飛機相關的知識和操作,駕馭起來是否有難度?

張博:非常有難度。看過劇本後,我們都不知道怎麼演,因為這個飛機一開始我們是見不到的,包括專業性的一些領域。也是摸索著,在模型裏體驗,用想像力去輔助表演。為了呈現出來讓觀眾看到的更真實一些,我們都盡力了。

新華網:由于這部劇的專業性極強,是如何克服臺詞挑戰的?

張博:這部戲臺詞背得也是掉頭髮,但我們有航空專家、有導師,也會給我們講解。臺詞的挑戰就是背,一遍一遍説著,把它融入自己的日常語言,自然地形成人物的日常語言,其實就是靠背,沒有任何技巧。

新華網:這部作品時間跨度大,如何把握人物在不同階段的不同狀態?

張博:我曾經演過一部劇《大秦帝國》,是從20歲左右一直演到人物去世76歲,古裝戲的造型是能幫助你的。但是《逐夢藍天》是個現代劇,我們從1949年演到2020年,所以現代劇裏不同階段的年齡感是最不好演的,因為很容易演假了,觀眾會覺得不真實。

這部戲對我最大的挑戰是老年。老年的特效粧我一共有86場,從85歲一直到95歲,這在身臺形表上的難度是特別大的,語言的刻畫,形體的刻畫,都要傳神地表演,這些應該是打破了我演戲的紀錄了。從人物上,從劇情上,從表演難度上,對我來説都是挑戰。不過沒有挑戰就沒有動力,這部戲突破了我以往扮演的角色,突破了極限年齡的難度,我認為我盡力完成了,好與不好,還是要讓觀眾去打分。

把“航空精神”繼續傳承下去,砥礪前行

新華網:回顧拍攝過程,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事?

張博:這部戲很多外景都是無遮無攔的,從最熱的四十多度拍到最冷的時候零下十幾度,劇組給我們準備了一個休息的地方。在這裏建立了4個月以來我們主創間的情感,這個休息區是一個紐帶,我們在這裏悲喜交加,發生了很多好玩的故事,一起背詞、一起探討表演,這是我們這些演員一個很強的記憶點,也是靈魂所在地,因為那是我們生活和拼搏過的地方。

對于戲來説,這是我淚點最多的一部戲,我自己看劇本,看得翻不過去,包括我説不出臺詞不是因為忘詞,是我一張嘴就掉眼淚。

這個題材太厚重了,不斷地在犧牲,不斷地和戰友、兄弟、姐妹等告別,最後秦天把他最好的戰友都送走,只剩自己一個人,去回憶他們一起走過的不平凡的一生。

新華網:對于跳躍式的拍攝手法有何感受?

張博:我們是有跳躍的部分,導演當時解釋過這個問題,尤其是從我60歲到80歲,是根據一場夢,夢境一樣地帶入到了80多歲,一下就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有一些不一樣的表現手法,但我覺得這更多的是導演(李雲亮)的功勞,他以寫意的形式讓觀眾觀賞的時候覺得是流暢的、生動的、真實的,這是導演的功力,也是他非常厲害的一點。

新華網:這部作品講述了航空人的“奉獻精神”,你希望年輕觀眾能夠從這部劇中感悟到什麼?

張博:《逐夢藍天》的中心思想就是“國之重器,以命鑄之”,這也就是我們想傳達給年輕人看到的,為了我們祖國的事業,為了航空事業,不畏流血犧牲。(希望他們)把這些精神繼續發揚、傳承下去,砥礪前行。(文/楊光)

【糾錯】 【責任編輯:張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