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偉回來了!在2016年憑借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榮膺金馬獎最佳男主角之後,他開始放緩節奏,鮮少再看到他在大銀幕作品中獨挑大梁。
直到即將在本周上映的、根據海岩小説《長安盜》改編的電影《長安道》中,范偉再次回歸大眾視線。
採訪中的范偉話不多,沒有什麼妙語連珠,似乎光環與著名演員的身份與其無關,他反而更享受平和的生活狀態。
角 色
“所謂的真相,就是你認為的真相,你們認為的真相,我認為的真相。結論是,這個世界沒有真相!”
在電影《長安道》片尾,范偉站在空蕩蕩的演播廳裏演繹了一段歇斯底裏的獨角戲,不同于以往的小人物形象,這一次范偉飾演的萬正綱是一名歷史學教授、電視臺《唐史講壇》節目的主講人,一個實實在在的知識分子。
“我也曾懷疑過他”
海岩所著的《長安盜》講述的是女刑警趙紅雨與其父親萬正綱在卷入貞順皇後敬陵失竊案後發生的一係列錯綜復雜的事件。導演李駿想來想去,覺得范偉是最適合扮演萬正綱的。
但在剛剛接到這個角色時,范偉心裏也不免懷疑:“我當時懷疑這個人,他的行為很反常,為了所謂的名利面子間接把女兒害了,怎麼能做出這種事情呢?”而打動范偉的,也正是這個角色身上的多面性。
“自私、極端是根”
在李駿看來萬正綱就是一個極端自私、特別注重自己形象和學術地位的人,這也讓范偉找到了角色的邏輯,到了現場就只用解決拍攝的技術問題,整部戲越演越順:“他一極端就好辦了,我能找到他所作所為的根,他總想站在學術舞臺的中央去控制別人,就像是在兩個三維空間遊走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管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但他有他的無奈和身不由己。”
片中,萬正綱與女兒趙紅雨的關係非常特殊,女兒恨父親拋下自己和母親,重逢後不惜惡語相向。而父親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補償女兒,但為了捍衛名利,也需要去隱藏很多事情。
父 女 情
“有人能理解有人會恨他”
對范偉來説,這是他表演生涯中的一個新挑戰,有多場戲需要情緒爆發,在體力和心理上都是極大的考驗:“上映後,這個角色肯定會引起爭議,這是好事,經歷過的人能理解,沒經歷過的人就會痛恨,見仁見智,反正我把他演好了。”
和焦俊艷首次演父女,范偉説,倆人沒有經過長時間的接觸,就每天對劇本,相處時間也比較少,偶爾互相送點小吃。“角色上來説,我們都不是扁平的,像最後那場對手戲,她的目光、淚光全都到位了,也有對父親的愛和挽回”。
●慣例
盡管這次的角色很復雜,但范偉也沒有去看原著,這是他一直以來的習慣:“我面對的是電影劇本,是電影中的人物,我怕看了原著後塑造的人物會受想象幹擾,我敢肯定劇本會把好的東西改編過來,該刪的、該加的,這是導演和編劇的事兒,作為演員老老實實把人物演得淋漓盡致就好。”
●破例
不過,在籌備《長安道》期間,范偉也算是破了一次例,“我這人平時挺不願意跟人交流的,想著盡量別打擾別人。但在這個階段變得特別迂腐,那會兒導演在西安勘景,我在北京看劇本、捋邏輯,也不管別人在忙與否就直勾勾地一個微信過去,一兩個月下來我們對話裏全是60秒一串的微信語音(笑)。”
■ 新鮮問答
演戲像挖井
新京報:這兩年你的拍片節奏放緩了,是刻意在調整節奏,還是選片沒特別滿意的?
范偉:都有,選片的話一般太重復就不會演了,但類似于瘋魔類的角色只要不一樣還是很吸引我的。我現在特別希望演大喜大悲的角色,像《美麗人生》那種,用一個喜劇的方式來演一個殘酷的故事。
新京報:很多人評價你的表演是“骨灰級的”“專業的”,你怎麼看?
范偉:你説我算專業,我真不是(笑)。其實我對每個行當都是一腳門裏一腳門外,演小品時演電視劇,演電視劇時演電影,沒什麼專業性。只是覺得既然接了這個角色,就死磕到底。表演就像挖井,挖得越深水越甜、結果越好。這是個很笨的辦法。
新京報:這幾年,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在市場上很吃香,你期待觀眾看到《長安道》後會有怎樣的反饋?
范偉:我很忐忑,已經做好這個人物會引起爭議的心理準備了。
採寫/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