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石化向民資放開成品油銷售,率先拉開了“油改”的下游大幕。24日晚,能源局《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試行)》的落地,則標誌着中游油氣管網從此進入第三方准入時代。由有關部門牽頭制定的原油和成品油流通體制改革方案,也有望近期&&,更多民營企業將獲得原油進口權,“油改”政策將向更深一層的原油進出口權演繹。儘管組合拳不斷,但業內人士呼籲,如不將最上游的油氣勘探開發逐步放開,僅僅從進口、運輸和銷售上做文章,“油改”將恐怕很難達到向增量要效益的深層次目標。

目前國家能源局關於電力體制改革的初步方案已經形成,從售電側的改革起步可能性較大,包括引入民營資本介入售電側,形成多元化售電市場。有消息人士進一步透露,兩會後,電改方案有望&&。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電力體制深化改革一直在緊鑼密鼓籌備中。國家能源局今年1月末公布的201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就指出,要“盡快&&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意見,積極支持在內蒙古、雲南等省區開展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同時,積極推進電能直接交易和售電側改革,並探索靈活電價機制,推進輸配電價改革。

煤炭行業長期低迷,市場對煤炭行業政策關注度大幅上升,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及主要産煤大省,“兩會”期間將就煤炭産能控制、煤炭資源稅費改革等熱點問題進行討論。一位接近煤炭工業協會的人士&&,今年兩會針對煤炭提案將集中在煤炭産能控制、煤炭清潔利用、資源稅費改革以及對進口煤的政策調整方面。中煤遠大企業戰略管理諮詢中心趙玉偉&&,煤炭企業對於控制産能和進口政策調整都很關注,稅費改革則能夠引起地方政府的共鳴,煤炭清潔利用更是全民關注的焦點。

籠罩140萬平方公里的霧霾、地下水大面積污染……高污染、高消耗的傳統發展方式再受拷問。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會進一步提出,下決心解決好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大氣、水、土壤等突出環境污染問題。與此同時,PM2.5監測指標也會再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與2013年“進一步淘汰落後産能”相比,儘管工業依然是節能的重點領域。但是“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是2014年的新措辭。其實,“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參與,這意味着我國工業節能的着力點將從“淘汰落後産能”,逐步過渡到龍頭企業的設備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