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住、三化、三鏈”建設“好房子” 書寫城市更新時代樣本-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5/06 15:44:38
來源:新華網

以“三住、三化、三鏈”建設“好房子” 書寫城市更新時代樣本

字體:

“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要,完善標準規範,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加快建設推廣“好房子”,是社會進步與需求的變遷,是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的需要。中國二十二冶將建設“好房子”化作一磚一瓦的現實圖景——從京津冀的百年廠區到江南水鄉的千年古鎮,從華北平原的棚戶區到雲貴高原的移民新村,以國資央企的擔當為城市更新擘畫藍圖、明確標準,為“好房子”賦予了超越建築本身的民生重量。

民生為本·三住並舉

中國二十二冶一直走在城市更新的前列,堅持品質為先,迭代産品、升級服務,先後在數十個城市,承建了上百項舊城改造工程,讓“老房子”變“好房子”,助力逾1.5萬戶家庭點亮生活質感、實現“安居夢”,呈現人居環境改善、城市空間煥新的新樣本。

住有安居:民生工程裏的生態智慧

“在陜西西安雁塔區,當77棟老樓的外立面披上米黃、雅白、棕灰的三色新裝時,設計師特意保留了墻角那棵老槐樹的枝椏——這抹綠色,恰似中國二十二冶城市更新理念的最佳注腳。”西安市雁塔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主要是對軍幹所社區、五十三中家屬院、民生居安(太白小區西區)等14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3073家住戶。項目在廣泛徵集民意和結構計算的基礎上確定施工方案,建築外墻採用燃燒性能達到B1級的EPS聚苯板,每樓層設置300毫米寬燃燒性能達到A級的水泥發泡板的混合外墻保溫系統。針對施工範圍廣的難點,合理選擇物料堆放場地,提前根據施工進度安排相應數量的材料進場,保證順利施工。位於唐山市海港經濟開發區的海港小區改造項目施工一個多月來,做到了小區改造項目十個標段進度最快,配合業主方辦理施工許可證資料最快,連續兩月評比排名第一,得到業主高度讚揚,對項目部的各項工作&&肯定和表揚。目前,該項目已投入使用,極大地改善了周邊居民的居住環境,提高居民幸福感。

住有優居:從“蝸居”到“優居”的中國速度

2022年,央視綜合頻道CCTV-13《新聞直播間》報道邢&&呂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展示中國二十二冶建好民生工程,拉動上下游産業鏈,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良好形象。改造後的小區戶型好、質量好,各種設施配套齊全,交通方便快捷,新增社區文化站溫暖民心,項目建設極大地改善了1254戶村民的居住條件。項目自2018年9月開工以來,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全力以赴與時間賽跑,施工進度屢創新高,30天完成土方開挖外運,103天完成首棟樓主體封頂,平均5天完成單體樓樁基施工和單層標準層施工,平均3天完成單層二次結構施工以及單層室內粗裝,最終歷經463個日夜,提前半個月完成計劃封頂目標,贏得業主和政府的高度認可和讚賞。唐山市李官屯城中村棚戶區改造項目致力於打造高標準棚改樣板示範項目,根據城市功能定位的設計要求,打造站西片區“城市門戶”的新形象。項目屬於唐山市站西人居環境整治建設工程中功能性配套建設之一,是全市“一港雙城”(城鎮化)戰略決策部署中重要一環,解決了站西片區戰略部署拆遷人員的安置問題。中國二十二冶已將“好房子”理念深植於心,持續將“硬體提升”與“軟體優化”並重,使“好房子”就地升級,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住有宜居:城鄉共生的綠色實踐樣本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發展的必答題,更是關乎群眾幸福感的民生題。從一紙藍圖到幸福實景,保定城中村改造項目成為城市踐行新型城鎮化的生動實踐。這個曾經房屋低矮、道路狹窄的村落,如今已成為現代化社區。項目建設住宅樓21棟,容納村民716戶,提升了村容村貌,真正讓居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打造極具當地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項目深入應用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在規劃設計階段建立各專業BIM模型,運用管綜碰撞功能精準定位並解決各類管線與結構間的衝突,通過凈高分析確保空間布局合理,滿足功能與審美需求。施工過程中構建4D模擬施工模型,直觀呈現施工工序流程與時間安排,有效解決現場實際問題,保證現場複雜節點施工質量及施工進度。作為鄭州市城中村改造重點民生項目之一,鞏義安置房項目是鄭州市委市政府把原農民聚居村落建設成為現代化城市社區在重大惠民舉措,大幅提升並完善鞏義城市功能,改進了城區發展面貌。項目共建28棟住宅樓,將昔日低矮擁擠的村落蛻變為山水相融的宜居新城。項目深度融入城市更新脈絡,生態綠廊與社區花園相映,智慧配套與民生保障共融。改造過程中依託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在規劃設計階段構建建築、結構、機電等多專業三維模型;借助管線碰撞檢測技術提前消除97%的施工衝突同時分析優化空間布局;施工階段創新應用4D進度模擬技術,對地下室複雜節點、鋁模安裝等工序進行動態推演,使施工效率提升40%,關鍵節點一次成型合格率達98.6%,有效解決現場實際問題,嚴把工程質量關,加快項目施工進度,確保重點項目建設如期完工並投入使用。

科創引擎·三化賦能

中國二十二冶堅持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順應城市發展規律,為城市更新、安置搬遷提供了“二十二冶方案”,在全國各地打造了諸多標杆民生工程,不斷改善人民群眾的住房條件和生活環境,助力城市更新發展。

十年涅槃:爛尾樓的重生密碼

沿着建設路,駛入唐山市的城區,位於長寧道與建設路的交叉口處的唐山市聯合樓建築節能改造工程如同這座城市的一道“傷口”,由於多種原因,此項目於2017年9月全面停工,面對困難的“重啟”形勢、龐大的資源需求,關鍵時刻,中國二十二冶挺身而出,接下重任,停了10年的爛尾項目於2022年7月開始啟動續建。項目涉及回遷安置261戶、房屋293套。由於項目停工時間較長,導致鋼結構、混凝土均出現了質量問題,為此建設團隊積極對接設計,出具了可行的除銹方案。同時對全部鋼梁鋼柱進行檢測,對不合格鋼柱鋼梁進行力學計算並加固;在混凝土風化、開裂等問題上,對混凝土進行專業檢測並出具報告,對不合格位置出具專項加固方案,現場進行施工,進行剔鑿、加固、植筋、注漿,達到修復的目的。對水電原主體預留線管進行疏通,為後期順利穿線做保障。如今,被“中冶藍”企業標識包裹着的樓體正在一層層重新拔節生長,煥發新的生機。

2023年11月,“停擺”數年的唐山聯合樓項目終於順利迎來交付,承載着261戶業主多年的期盼,見證着唐山聯合樓從困境到新生的華麗轉變。收房現場,業主們難掩激動之情,讓自己“收房夢”終於圓了。

未來社區:山水安置新範式

2024年8月,唐山北站片區安置房項目舉行專題企業開放日活動,以此為標誌,浭陽馨苑小區即將交付,803戶居民喜領新居鑰匙。“這兒距離學校商場都很近,幹啥都方便;屋子都是南北通透的,布局也很好,感覺小區特別上檔次!”參加開放日看房的居民説。在企業舉行開放日當天,浭陽馨苑小區面向業主全面開放,300余名即將返遷的居民在項目負責人的帶領下進行參觀。大面積的綠地、完備的公共設施、布局合理的戶型,令居民眼前一亮。浭陽馨苑從小區選址、規劃方案到建築各專業設計都充分體現了其時代感和超前性,是一個遠超常規“安置房”基本屬性的現代化社區,不僅使居民生活更加舒適便利,更充分體現了二十二冶對安置房改造工作的嶄新思路。合肥潭衝河安置房項目作為合肥市重要民生工程項目持續優化當地“三區一帶”空間布局,切實提升居民幸福指數築牢安居“暖心屋”。項目重點梳理履約痛點、難點、堵點,對於單體分佈密集、塔吊數量多等問題運用防碰撞與可視化智慧裝置實時監控運行,及時調整塔吊作業路徑,確保安全和效率雙管齊下。針對場內存在110KV高壓線塔,深基坑支護與開挖穿插施工,存在泥土流失與地下室主體斷開等問題,項目部多措並舉,科學部署,實現高效挖土、流水作業施工。

雙城實踐:詩畫江南與紅色聖地的綠色交響

城鄉建設是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載體。中國二十二冶在美麗鄉村、未來社區等領域不斷發力,承建的柯城區石梁鎮美麗城鎮建設項目包括公寓式安置房和遷建安置房,項目是推進浙江省政府“八八戰略”再深化,努力把美麗城鎮打造成鑲嵌在詩畫風光帶上一顆“耀眼明珠”,建設意義重大。以綠色施工建設山水田園工程為宗旨,共同努力攻克難關,使工程展示出獨特的風采。工程經理多次組織項目人員研究施工方案,解決施工難題,通過項目領導班子與各部門認真對接,形成了全員交叉管理、全員負責制的工作方式,周密組織和嚴格控制,在施工過程中對所有工序工程進行精心操作,最終打造優良內在品質和精緻細膩外觀效果兼顧的優良工程。西柏坡地區作為“新中國從這裡走來”的革命聖地,其鄉村振興項目建設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與現實價值。西柏坡鄉村振興項目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西柏坡鎮夾峪村三隊。項目在正式開工前對環境保護及綠色施工方面做了詳細策劃,從時間和空間上優化了施工現場佈置,確保項目建設有序推進。為保證工程高效履約,項目制定了周密的進度計劃並嚴格實施,確保人員和機械的投入數量。針對單體多的實際情況,項目制定流水施工方案,合理規劃工序流程,確保進場人員及設備流暢作業。

智造築成·三鏈破界

從“低矮潮濕的棚改樓”到“小高層、電梯房,城鄉廣廈千萬間”,城市生活不斷提檔升級,居民的住房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升。中國二十二冶以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為動力,創新突破相關核心技術,涵蓋科研、設計、生産加工、施工裝配、運營等全産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産業體系,以“好房子 中冶造”的強大使命,推動裝配式建築向着“像造智能汽車一樣造房子”不斷發展,為城市更新提供了除“拆除新建”以外的新思路。

首開先河:唐山浭陽錦園打造裝配式建築標杆

2017年3月,中國二十二冶承建的首個裝配式混凝土與裝配式鋼結構技術綜合應用的民建住宅小區浭陽錦園開工建設。浭陽錦園項目是河北省裝配式住宅重點項目,也是唐山市首個裝配式+精裝修住宅小區。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7萬平方米,應用由中國二十二冶獨立研發的混凝土裝配式住宅和鋼結構裝配式住宅技術,所有樓棟樓板、樓梯等水平構件均採用預製。

規劃設計過程中在樓棟布局、園林謀劃、地下統籌等方面下功夫,充分利用規劃條件,設計品質上乘的園林配套,清澈潺潺的水系、錯落有致的綠植、曲徑通幽的步道,優美的園區環境讓人賞心悅目。在重點部位、隱蔽工程施工過程中堅持樣板引路,並全程旁站監督,確保施工質量。特別是精裝修施工過程中,在嚴把裝修材料“進場關”的同時,對裝修施工質量進行近乎嚴苛的管理。項目的住宅産品得到中央電視台的關注,“厲害了我的國”欄目專題報道了項目建設亮點,先後榮獲“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課題示範項目”“國家科技示範工程”“國家裝配式建築科技示範工程”等多項榮譽。

全鏈突破:梧桐大道五期樹立全裝配式住宅典範

唐山市全裝配式住宅項目——梧桐大道五期項目是中國二十二冶梧桐大道項目的收官之作,也是唐山全裝配式住宅項目。在規劃設計過程中,裝配式建築的特性得到了充分考量,由於構件在工廠預製,精度更高,這使得建築布局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同時,能更好地實現設計的精準度。在樓棟布局上,利用裝配式構件的標準化生産,讓建築的間距、朝向等規劃更加科學合理,充分保障每一戶的採光和通風。裝配式建築的“四節一環保”優勢得以體現,施工過程中減少現場濕作業,降低對周邊環境的污染,為打造優美的園林景觀創造了良好條件。

智造賦能:江北華昌項目刷新城市建設新速度

江北華昌項目裝配率達到50%以上,自開工以來,項目部提前做好項目綜合運營,通過對圖紙線、合約線、施工線的綜合監控,把控節點和進度,與勞務制定“六天制”工期,即6天完成砼澆築,再6天完成拆模。並採用全混凝土外墻,一次成形,使用最新工藝外墻一體板,降低外墻滲漏風險,內隔墻將ALC與陶粒板結合,嚴把質量關。土方開挖見底後僅用3天,趕工高峰時單日有180輛土方車施工,5天就出土4萬方;首開區配備7&汽車吊解決垂直運輸問題,一刻不停吊運磚塊、鋼筋、木料和砂漿。該項目成為南京江北區域又一代表性建築群,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生活品質,顯著提升城市整體形象和商業物流環境,推動當地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從破舊棚戶到智慧高樓,從“憂居”到“優居”,中國二十二冶以“好房子 中冶造”的使命擔當,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的城市更新畫卷。從唐山浭陽錦園的裝配式技術革新,到梧桐大道五期的全産業鏈突破;從江北華昌的“六天奇蹟”建設速度,到保定城中村的“富春山居”詩意棲居;從十年爛尾樓的涅槃重生,到柯城石梁古鎮的綠色蝶變……每一個項目都是對“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的生動詮釋,每一處煥新都鐫刻着國企的責任溫度。面向未來,中國二十二冶將繼續深耕城市更新沃土,以數字化賦能智能建造,以低碳化引領綠色發展,以人性化塑造理想空間。從“有沒有”到“好不好”,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這場永不停歇的更新之旅,必將讓城市更美好,讓人民更幸福,為中國式現代化築牢“安居之本”,譜寫新時代“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壯麗詩篇!

【糾錯】 【責任編輯:石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