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2024年度業績穩健 派息分紅水平創上市新高-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4/21 19:04:51
來源:新華網

中國建築2024年度業績穩健 派息分紅水平創上市新高

字體:

4月15日晚間,中國建築(601668.SH)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2024年全年,公司實現新簽合同額4.5萬億元;實現營業收入2.19萬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61.9億元;2024全年實現基本每股收益1.11元。公司2024年度擬向全體普通股股東每 10 股派送現金紅利人民幣2.715元(含稅)。中國建築第19次獲得國務院國資委年度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級,位居2024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第14位併入選中國ESG影響力榜,位列Brand Finance“2024年度中國品牌價值500強”榜單第13位、蟬聯全球行業首位,持續入選中證50、上證50、富時中國A50、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等重要指數,保持全球建築行業最高信用評級。

中國建築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充分發揮全産業鏈布局優勢,深入服務國家戰略。公司積極推進業務結構優化升級,降本增效取得顯著成效,經營性現金流持續改善;同時,公司不斷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主營業務穩健發展

具體來看,公司房建業務結構持續優化,堅持“兩優兩重”的市場策略,合同質量穩步提升。報告期內,公司房建業務新簽合同額26,516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3,218億元。其中,工業廠房、科教文衛體設施等公共建築領域新簽合同額合計佔比提升至65.6%,助推房屋建築業務保持增長韌性。工業廠房新簽合同額7,216億元,同比增長16.0%,合同額佔比提升至27.2%,躍居房建業務細分領域規模首位。

同時,基建業務市場再獲突破。報告期內,新簽合同額14,149億元,同比增長21.1%;實現營業收入5,509億元。此成績得益於公司在能源工程、水務及環保、水利水運等領域持續突破,新簽合同額合計佔比提升至53.7%,基建領域展現出強大競爭力和市場拓展力。能源工程新簽合同額5,008億元,同比增長85.6%,合同額佔比提升至35.4%,躍升至基建業務細分領域規模首位。

地産業務依然保持行業領先水平。2024年,公司地産業務合約銷售額4,219億元,優於行業降幅10.6個百分點;合約銷售面積1,461萬平方米;實現營業收入3,062億元。中國建築深入研判房地産市場形勢和政策變化,精準把握投資方向,聚焦核心城市和核心區域進行布局。全年新購置土地75宗,新增土地儲備882萬平方米,總購地金額1,385億元。新增土地儲備全部位於一線、強二線及省會城市,土地儲備結構進一步優化。公司旗下中海地産權益銷售額位居行業第一,中建壹品、中建智地、中建東孚、中建信和、中建玖合等品牌保持中國房地産企業銷售業績排名百強。

服務國家重大戰略

公司集中優勢資源,發揮全産業鏈優勢,深度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在上述區域新簽合同額佔比達83.1%、完成投資額佔比為92.4%。積極投身“兩重”“兩新”“三大工程”等國家重點領域投資建設,中標江西弋陽至南豐高速公路新建工程、大連長海大橋等一批重大工程,助力製造強國、交通強國、美麗中國的建設。高質量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實施海外高質量發展戰略,推進埃及阿拉曼新城超高綜合體、阿爾及利亞住房部新辦公大樓、中泰高鐵4-3標段、新加坡大士供水回收廠C3A項目等境外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建設,助力當地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聚焦主責主業發展

公司制定“兩優兩重”的市場策略,聚焦優質客戶、優質項目、重點區域、重點領域,搶抓高科技工業廠房、能源工程、水利、鐵路等細分業務領域發展機遇,業務結構持續調整,合同質量穩步提升。致力於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的創新實踐,打造“新建好房子”和“舊改好房子”綜合解決方案,並在北京市西城區樺皮廠胡同8號樓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等項目應用。進一步完善供應鏈管理體系,以“強基強鏈、共創共贏”主題召開首屆供應鏈管理大會暨合作夥伴發展大會,優化供應鏈各環節協同機制,保障産品品質與供應鏈穩定性。制定布局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指導性文件,明確新能源工程施工、分佈式新能源、節能建築、環保工程、工廠化建造和現場工業化六大賽道的發展重點,制定契合企業實際的“千億級賽道、百億級産業、十億級産品”的發展模式,形成以産品提升産業、産業賦能賽道的發展格局,探索推進戰略性新興産業和傳統主業協同發力。報告期內,公司戰略性新興産業實現營業收入2,241.8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10.25%。

加快科技創新步伐

公司重大科技成果實現新突破,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等15個項目榮獲詹天佑大獎。4家子企業獲評第六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2家子企業入選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研攻關任務,“模塊集成建築建造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等 “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有序推進。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自主研發形成5G智能塔機遠程駕駛裝備、新一代輕型智能“造塔機”、單塔多籠循環運行施工電梯、星璇智能安全帽等一系列新裝備、新技術。數字化建設穩步推進,將數字技術與生産經營的深度融合,建造一體化&&在子企業試點應用,大幅提升業務流程效率。成功舉辦中國建築科技展,涵蓋宜居城市、韌性城市、智慧城市、綠色低碳、“好房子”、智能建造、大國建造7大領域,系統性展示167項新成果、新技術和新應用,促進科技成果市場轉化和行業科技交流。

推進改革深化提升

公司紮實推進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在總部層面累計完成227項改革舉措、子企業層面累計完成4,217項改革舉措,連續3年獲得中央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重點任務考核A級。推動建設科學、理性、高效董事會,保障獨立董事制度發揮作用。深化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建立二級子企業經理層成員關鍵崗位經營業績考核指標庫,切實提高全員績效考核科學精準性。完善“法人管項目”體制機制,實施項目全過程精益管控,推動“一手冊、一方案”在每個項目上落實落地,提升履約效率和品質。全面推進降本增效,開展低效機構治理,不斷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大力夯實財務基礎管理,加快推進財務數智化轉型,開展收款攻堅專項行動,着力改善經營性現金流。大力度部署存量資産盤活工作,引入外部金融資源,持續拓展盤活渠道,不斷提升資産效率效益。健全風險防控體系,完善風險等級及識別要素庫,建立風險監測預警指標體系。推進審計改革創新,首次引入審計審理、復盤和後評估機制,進一步提升審計工作成效。

主動踐行社會責任

公司持續推進ESG理念與經營管理深度融合,制定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工作方案,持續完善 ESG關鍵指標體系,探索應用 ESG數字化&&,重點推動環境、供應鏈、安全等ESG關鍵議題的管理提升。探索綠色低碳發展新模式,大力發展裝配式、智能化等新型建築工業化建造方式,推廣綠色低碳技術應用,打造中建濱湖設計總部項目、中建四局科創大廈等一批近零能耗、零碳建築示範項目,引領行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有序實施碳達峰“個十百千萬”工程,開展節能降碳專項行動,完成在建項目碳排查工作。助力鄉村振興,聚焦“五大振興”,深入開展産業升級“三大行動”,打造了康樂花兒民宿、卓尼文化商業街、康縣青龍山景區、卓尼三姊妹山泉水等一批惠民項目。組織人員和機械設備,全力投入廣東、廣西、安徽等地的抗洪搶險,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深入開展各類公益活動,組織全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活動、“春蕾行動”等關愛活動115場次,開展“建證未來”青年志願服務活動超1萬次,在10個國家啟動“魯班工匠計劃”。

高度重視資本市場

公司擬向全體普通股股東每10股派送現金紅利人民幣2.715元,本年度公司現金分紅佔合併報表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比例為24.29%,現金分紅派息比例創上市以來新高,以實實在在的投資收益和股票分紅回報股東信任。同時,公司近期接續發布“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估值提升計劃,連續五年自願性主動發布投資者保護工作報告,推動控股股東連續增持,回應投資者期待。公司正通過“366”戰略市值管理模式,致力於提升公司的發展質量和投資價值。該模式涵蓋了戰略市值管理的三個價值(成長性價值、回報性價值、確定性價值)和六個管理路徑(價值診斷、價值創造、價值經營、價值重塑、價值傳遞、價值實現),以及六個支撐要素(理念、目標、組織、制度、資源、績效)。中國建築通過這一模式,不僅助力提高公司的投資價值,也有效增強股東回報。

未來展望

公司指出,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市場挑戰和機遇並存,國家在投資、化債、穩樓市、“兩新”“兩重”等領域&&的政策持續顯效,建築業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房地産發展新模式正在加快構建,推動企業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公司將與廣大股東、投資者一道,圍繞堅持融入和服務國家戰略、堅持做強做優主責主業、堅持夯實基礎管理根基、堅持走創新發展之路、堅持用經營效益回報投資者、堅持做好常態化市值管理等方面,塑強“科技中建”“價值中建”“幸福中建”的品牌,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力爭2025年實現新簽合同額超過4.6萬億元,營業收入超過2.28萬億元,繼續創造更多更好的發展業績,奮力穿越行業發展周期,不負廣大股東、投資者和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

【糾錯】 【責任編輯:張昊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