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小時2700公里 雲南咖啡“出滇記”背後的物流變革
進入4月,雲南普洱市2024至2025産季的咖啡鮮果採摘工作已經結束。山路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大貨車一輛接着一輛,將從産地採摘後初加工的咖啡豆源源不斷地運往全國各地。數字貨運&&運滿滿數據顯示,2024年,雲南往省外運輸咖啡超10萬噸,運輸量同比上漲137.7%。其中普洱市咖啡豆發貨量排名第一。
數字貨運&&運滿滿助力雲南咖啡運輸
雙向奔赴 從産地到消地架起“直通車”
位於普洱市思茅區南屏鎮南島河村的雲南耘達咖啡有限公司,在當地建設了一個佔地7畝的國內領先的現代化標準廠房,據公司負責人史斌介紹,這條耗資近七百萬元打造的自動化咖啡生豆初加工生産線及精選生産線,日加工咖啡豆可達150噸。
耘達咖啡自動化生産線
據了解,正在作業的是為蘇州金貓咖啡有限公司生産的一級咖啡豆,從咖農手中收購的鮮果經過沖洗、晾曬後,被送往這裡,在這裡經過去殼、篩選,分裝後交由貨車司機運往蘇州。此時,在廠房外,史斌從運滿滿&&上預約了一輛17.5米的大卡車已經提前到達,正在排隊等候裝車。貨車司機楊師傅是一名85後,進入貨運行業已經有20多個年頭,常年往返於雲南和長三角之間。
2022年,楊師傅通過運滿滿&&認識了貨主史斌,因其貨運經驗豐富、服務態度好,每當抵達雲南,史斌如有運輸需求,便會通過運滿滿&&指派訂單功能,將訂單指定給楊師傅承運。兩人合作已接近4年。
4月2日傍晚,楊師傅開着滿載咖啡豆的貨車,從耘達咖啡出發,出雲南入廣西,途徑湖南江西,最後從浙江德清進入江蘇蘇州,4月5日下午抵達金貓咖啡倉庫,全程2700多公里,72小時內如約送達。隨後,遠在雲南的貨主史斌也收到了運滿滿APP推送的交易完成提醒。
楊師傅&&,這一次是今年第四次從普洱運輸咖啡豆,2024年全年,他七次往返,將雲南的咖啡豆運往長三角地區。運滿滿&&數據顯示,雲南咖啡出滇的熱門運輸線路排名第一的是普洱到蘇州。
從出山困難到交易省心 雲南咖啡數字化升級
2022年,為了更接近咖啡源産地,史斌將昆明的咖啡貿易公司搬遷至普洱,成立耘達咖啡,主要從事咖啡初加工及精選、咖啡生豆進出口貿易。在當地投産首屈一指的自動化生産設備,讓年銷售規模達到1500噸。
史斌介紹,咖啡豆初加工實現了自動化取代人工,在物流運輸方面,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雲南地區山高路遠、交通不便,以往傳統物流模式下,咖啡豆運輸需多次中轉,導致運輸時間長、易受潮或損壞,制約着咖啡豆的銷售。
據史斌回憶,20多年前,物流運輸資源非常稀缺,很多地區都是使用拖機機運輸咖啡豆。當時的交易量一次才兩三噸,需要等待物流公司車輛上門提貨,諸多不確定性,時效還慢。
2015年,通過同行介紹,史斌開始使用運滿滿&&找車發貨,剛開始也擔心線上交易會存在風險,隨着一筆筆訂單的按時交付,史斌感受到了運滿滿&&的“靠譜”。
“一車豆子價值近200萬,從普洱運往蘇州,相比較傳統物流公司一趟成本大概能省3000元左右,除了減少成本之外,在運滿滿上從找車、下單到交付,全程可追溯,能保障貨物的安全,同時還能滿足我開票的需求,非常省心。”
楊師傅&&,咖啡豆的運輸要格外細心,雨布必須包裹嚴實,確保咖啡豆避雨防污。楊師傅一般每隔三個月就得換一次新雨布,近兩年來,已經換過10多塊雨布。
雙向賦能 讓貨主省錢司機賺錢的平衡術
雲南省農業農村廳公開信息顯示,雲南咖啡豆核心産區主要是普洱、保山、臨滄、德宏、西雙版納等地。隨着咖啡産業的崛起,雲南咖啡豆知名度與品質雙提升。
數據顯示,2024年,普洱咖啡種植面積達到67.9萬畝,産量為5.8萬噸。去年,耘達咖啡銷售規模近5000噸,今年有望突破6000噸。隨之而來的,咖啡豆從産地到銷地的整車物流運輸需求量增大。
像史斌一樣越來越多的咖啡商選擇使用運滿滿APP,減少中轉,將咖啡豆從種植基地直接運往全國各地。運滿滿&&數據顯示,雲南的咖啡豆主要運往江蘇、廣西、上海、廣東、福建等地,從咖啡豆産地來看,普洱種植的咖啡豆,主要運往蘇州、南通、上海、廣州、漳州等地。保山的咖啡豆則主要運往上海、蘇州、欽州、保定、煙&等地。
另據運滿滿的數據顯示,全國咖啡消費大省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其中江蘇、上海、福建、廣東是當之無愧的咖啡消費大省。雲南咖啡豆從源産地到全國乃至全球各地消費者杯中,背後是一套龐大的物流體系支撐。運滿滿通過下沉源産地,破解物流運輸“最初一公里”,為咖農、收購商、加工廠等構建高效匹配的優質司機運力池,直達消費地,暢通供應鏈全鏈路。
此外,運滿滿還通過數據智能和網絡協同,不斷升級産品功能、服務標準,構建司機成長體系和貨主信用體系,構築一道堅固的信任護城河。“幫貨主省錢,讓司機賺錢”。越來越多的貨主和司機切實體會到使用運滿滿&&降本增效的實際效果。楊師傅&&,從普洱到蘇州,除去過路費、油費等各項開支,一趟還能賺4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