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建一局一公司承建的上海最高純鋼結構超高層住宅——上海黃浦區中海地産建國東路住宅項目超高層全面封頂,開啟決勝竣工的收官之戰。
項目位於上海市黃浦區,為上海市城市煥新計劃的重點項目,總建築面積27.96萬平方米,建設內容為39棟單體建築,包含2棟超高層鋼結構住宅、1棟高層鋼結構住宅、30余棟單體別墅及文物保護平移等工作。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古今對話”的歷史保護建築與現代新建築集群,延續上海歷史文脈,為下一個百年再塑經典,點亮上海新時代城市經典封面。
據悉,面對體量巨大、工期緊張、立體交叉等多項施工困難,中建一局一公司項目團隊精密策劃部署,研究施工動線及各工序穿插節點,為鋼結構全面、有序施工提供有力保障。特別是在鋼結構施工重要階段,項目部派發揚釘釘子精神,從鋼結構加工廠的駐場監督,到鋼結構吊裝旁站,建設全過程以安全質量為抓手,終於歷時370天完成7813余噸鋼結構施工。
據了解,上海黃浦區中海地産建國東路住宅項目為上海首個最高純鋼結構超高層住宅,施工難點遠遠高於普通房建項目。“我們採用窄扁柱-偏心支撐體系,結合黏滯阻尼器關鍵技術,增強結構的強度和延性,為鋼結構超高層住宅裝上‘安全氣囊’,這在國內是第一次,難度可想而知。”項目負責人王曉柱介紹。項目在15層設置20根轉換柱,利用小截面矩形鋼管內高強自密實混凝土澆築技術,滿足住宅對於使用空間的需要,提高得房率。
為提高項目建設質量、提升建設效率,項目團隊持續改進施工方案,採用新型智慧“黑科技”:智能提升系統的附着式提升腳手架,定制加高件適應複雜墻身提高施工現場的生産效率;公司自主研發的星璇項目管理系統,應用行業首創的創新型傳感網絡技術和定位技術為安全帽裝上智慧大腦,“智”力解決“用工”難題;智能鷹眼安全巡視、大型設備智能監控系統等智能手段,實現現場生産過程全面掌握。
從一紙藍圖到高樓拔地而起,各參建單位以工匠精神,細緻雕琢項目工程每一個細節,助力打造鋼結構超高層“新樣板”。下一步,中建一局一公司上海黃浦區中海地産建國東路住宅項目團隊將繼續以實打實的作風、硬碰硬的勁頭,全力以赴服務項目建設,抓住後續的施工黃金期,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基礎上搶抓進度,努力將項目打造成為精品工程、樣板工程,用實際行動踐行央企的使命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