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中國光大環境(集團)有限公司(257.HK)發布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簡稱“光大環境”)2024年上半年業績,並舉行媒體電話會。數據顯示,公司整體經營情況穩健,行業龍頭地位鞏固。
業績公告顯示,2024年上半年光大環境實現收益約156.12億港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EBITDA)約65.50億港幣,同比保持穩定;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約為24.54億港幣。總收益中,運營服務收益佔比上升到61%,收入結構進一步優化。
同時,公司宣派2024中期股息每股14.0港仙(2023年為每股14.0港仙),派息比率同比升4個百分點至35%。對此,光大環境財務副總監羅俊嶺&&,公司在EPS(每股收益)同比下降的情況下,維持了去年的派息數。這既考慮到公司目前的資金情況而制定了積極的派息政策,也反映了公司秉持的與股東分享經營成果的理念。
2024年上半年,光大環境運營現金流持續改善,自由現金流轉正,顯示公司近年來在控本增效、市場開拓、應收賬款管控、財務預算規劃等方面工作紮實、成效良好,公司財務靈活性持續增強。截至2024年6月30日,該集團手握現金港幣82.74億元,負債水平合理,資金充裕,整體財務狀況健康。
2024年上半年,光大環境圍繞固廢、泛水和清潔能源三大領域,鞏固優勢主業,強化産業鏈延伸,積極拓展協同業務,推動輕重資産業務平衡發展。該集團於上半年取得3個零碳園區建設項目和首個儲能項目,並且簽署首個廢棄鋰電池回收與再利用項目,拓展了在新業務領域的探索和布局。海外市場先後於馬來西亞、印度等地中標設備供貨類輕資産業務,持續輸出技術與裝備。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團總資産1,894.53億港幣,投資落實環保項目600個,其中垃圾發電項目191個,生活垃圾處理總設計規模達15.89萬噸/日。
據管理層介紹,光大環境於2024年上半年繼續緊抓“控本增效”工作,持續優化提升項目運營、財務、工程、招採等管理工作,採取有力措施深挖運營項目開源節流潛力,並實現資金、採購成本持續降低。光大環境上半年生活垃圾處理量達2,800萬噸,再創新高。通過處理生活垃圾、危固廢和農林廢棄物處提供的綠色電力約136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煤逾540萬噸,避免二氧化碳排放逾1,400萬噸。通過處理污水和垃圾發電廠滲濾液,減少化學需氧量排放近42萬噸。
工程建設方面,該集團上半年建成投運項目17個、建成完工項目1個;完工並交付的環境修復服務3項;新開工項目12個及新執行環境修復服務2項。旗下越南順化垃圾發電項目竣工儀式獲越南國家政府總理出席,顯示當地政府對該集團項目工程建設能力的充分認可。
國際化是光大環境應對當前市場情況的一個策略。“國外市場還存在很多機會。”光大環境執行董事兼總裁欒祖盛&&,公司國際化聚焦東南亞、中亞等一帶一路國家,以及香港等地區市場。
光大環境於2024年上半年深入開展技術研發探索,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其中,實現科技研發成果轉化13項,推進無人打焦機服務進入市場化運營階段並完成內外部打焦服務20余次;“200噸/日快裝式小型固廢處置成套裝備研發及産業化”攻關項目通過驗收,促進裝備産品迭代升級。
2024年上半年,光大環境連續第十三年位居“年度固廢十大影響力企業”榜首。旗下項目斬獲多個國家級、省級榮譽獎項,子公司光大水務連續第七年入選中國“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光大綠色環保第三次獲評《亞洲周刊》全球卓越ESG(環境、社會及管治)大獎。
管理層&&,光大環境下一步將立足主業優勢,加快新業務轉型與推廣,拓展海外市場,持續推進研發成果落地與科創産品市場化,並加大投入培養儲備國際性、創新性、綜合性人才,堅定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為股東和社會創造可持續的良好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