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是社會生活的藝術表現,許多詩歌作品之所以能夠廣泛為人傳誦,就是因為它們藝術化地記錄了社會生活的歷史經緯與現實面貌。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冶金作家協會副主席齊冬平的最新作品——《藍色的鋼鐵》齊冬平鋼鐵詩選正式出版發行。
當代著名詩歌評論家、詩人、北京大學文學博士、現任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主任譚五昌教授讚譽《藍色的鋼鐵》齊冬平鋼鐵詩選是對於鋼鐵形象的藝術想象與審美書寫。在序言中指出,詩人齊冬平的工業詩歌題材書寫游走於個人抒情與集體狂歡的話語縫隙,用較為傳統的詩歌方式演繹百年中國工業的傳奇故事,精心建構了一個廣闊的敘事時空,全景式展示和追溯鋼鐵工業發展的恢宏歷史。
“鋼鐵是現代社會的基礎,工業要發展,社會要前進,鋼鐵必先行!但是,你曾想過高爐裏熊熊燃燒的火焰,你曾想過爐前那黧黑的臉龐,你曾想過軋鋼機旁灑落的汗水嗎?”河北省民俗文化國學研究委員會顧問、河北省工藝美術研究中心名譽主任任寶亭先生認為,齊冬平將自己的文學生命與鋼鐵熔鑄在一起,他的詩作因鋼鐵而生,與鋼鐵同在。他的這本詩集——《藍色的鋼鐵》齊冬平鋼鐵詩選,就是一部鋼鐵史詩,是一曲從心底淌出的冶金讚歌,是一腔以冶金人為旋律的咏唱。
《藍色的鋼鐵》齊冬平鋼鐵詩選收錄了作者138篇詩作,由“鋼鐵的模樣”“火紅的年代”“新時代青春之歌”“溫度與激情”“把心境融化在藍天裏”“青春在旋律裏沸騰”“傾聽着勞動者的步伐”“青春和夢想如鋼花一樣綻放”“有一束光來”“借一縷清風走進秋天”“倚在秋風深處尋江南”11個小輯構成。首次提出了中國鋼鐵文化的核心要義“鑄”,其甲骨文形象匠人雙手持容器將熔融金屬倒入模具,開創性地以“元宇宙”的形態,講述了遠古孩童把玩孔雀石美麗且憂傷的童話……從黃帝開採首山銅,荊山鑄鼎,相伴中華文明,一幅幅中國冶煉史的更迭,到新時代新征程上中國鋼鐵生産與建設的美好畫卷。通過對冶鐵史的深入描繪,展現了中華文明的輝煌歷程和鋼鐵産業的蓬勃發展;通過對冶金事業的熱愛和使命初心的守望,傳遞了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
鋼鐵詩人齊冬平倡導把新時代詩歌和文學作品書寫在共和國鋼鐵大地上,創作出一大批深受廣大鋼鐵工人和冶金建設者喜愛並深情傳誦的詩歌作品。代表作有《西部 凝固的山口》《家山墻的故事》《沸騰》《中冶旗幟》《在大洋的那一邊》(組詩)《鋼鐵的生命》(組詩)《馬跡山之歌》(組詩)等。著作有:《藍色的鋼鐵——齊冬平鋼鐵詩選》《齊冬平新詩選》《齊冬平詩選》《未來港》等。《我在太湖等你》獲第三屆中國冶金文學獎散文類三等獎。組詩《把微笑放在年的流逝裏》獲第二屆昭明文學獎優秀獎。組詩《在大洋的那一邊》收錄到“學習強國”《拾掇70年的片段——我和我的祖國》選編,並獲得《詩刊》2020年“弘揚與傳承新時代愚公移山精神”詩歌全國大賽優秀獎。詩作《新時代鋼鐵家園》獲得《詩刊》2021年“光榮與夢想”詩歌全國大賽優秀獎。詩作《大美吉水》(外二首)獲得2022年第二屆楊萬里詩歌獎全國大賽優秀獎。報告文學《離島靈魂之問》獲得2023年“鋼鐵築夢——榮鋼杯中國冶金文學優秀作品‘最佳作品獎’”。中國作家協會2021年度“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先進個人。2022年度十佳華語詩人。2023年度華語詩歌傳播貢獻獎。
2024年5月,《彩色鋼鐵(長詩)·春夏秋冬》被中共中央宣傳部主管的《學習強國》&&《新時代·新青年》專輯收錄,並由國家金牌播音員張瑋誦讀。專輯《新時代·新青年——中冶品牌人物系列組詩》於2019年7月30日創建,以描寫冶金建設運營産業工人的原創詩歌為載體,以詩言志,以聲傳頌。該專輯受眾達77.3845萬。詩作《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收錄在《學習強國》&&《親情守候·等你花開》專輯,受眾27.4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