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何更需要青年突擊隊?-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1/09 15:04:37
來源:新華網

今天為何更需要青年突擊隊?

字體:

  歷史的畫卷,在砥礪前行中鋪展;時代的華章,在接續奮鬥裏書寫。

  2024年是青年突擊隊建隊70周年。青年突擊隊這一富有優良傳統的光榮旗幟,承載着一代代優秀青年熱愛祖國、勇於擔當、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青春價值,承載着共青團“黨旗所指就是團旗所向”的生力軍氣質,激勵鼓舞着一代代青年。

  精神力量與企業發展,總在相互影響、彼此賦能。站在歷史節點,我們需要從突擊隊精神中汲取繼續前行的力量。

  (一)

  1954年,我國第一支青年突擊隊由18名團員青年在北京建築工地發起成立。青年突擊隊為急難險重而生,在帶頭克服困難、學習先進經驗、推動開展競賽、提高勞動生産率等方面發揮了大作用,成功經驗開始在全國推廣。

  同為建築行業,中國建築的老一輩青年,也成立了一批批青年突擊隊,責無旁貸參加了一重、一汽等156個國家重點項目及大慶油田、燕山石化等一大批國家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又在“大三線”建設一大批重要國防軍工項目和國家重點工程,始終衝鋒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為祖國社會主義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隨着企業高速發展,建設任務越來越重,“哪有困難,哪就有共青團員;哪需要,哪就有青年突擊隊”在中國建築成為一種風尚。

  在時為華夏第一高樓——深圳國貿大廈建設中,青年突擊隊員頂住巨大壓力,歷經三次失敗,成功開創了滑模施工技術,將大廈建造速度從7天一層樓,提升到3天一層樓,標誌着我國超高層建築工藝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從此,“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成為改革開放代名詞,載入了特區建設、中國建設的史冊。

  為了建設祖國的夢想,中國建築先後組建萬餘支青年突擊隊,圍繞“創實”“創新”“創效”“創優”,奮鬥在生産經營、工程建設、科技創新的主戰場。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高質量完成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工程,加速我國載人飛船的發射進程;在G20杭州峰會會場和敦煌文博會主場館建設中,創造施工奇蹟,服務大國主場外交;在海拔4300米的雀兒山隧道施工中,用時5年打通“川藏公路第一險”;為慶祝黨的百年華誕,圓滿完成“偉大征程”舞&搭建、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館建設、北大紅樓修繕等重大工程;在埃及新首都CBD項目,建設“非洲第一高樓”,創造“沙漠起新城”的建築奇蹟。

  北京冬奧會前夕,90後中建青年霍文震牽頭成立冬奧場館“冰立方”項目青年突擊隊,鼓勵和帶動項目員工奔波於加工廠和試驗場地,提前3個月完成架體搭設。

  空中造樓機、循環運行施工電梯、萬噸級多功能實驗系統、智能裝配造橋機、零海拔屋、裝配式智慧建造&&、機器人自動化智能生産線,與霍文震奮戰在工程一線不同,越來越多的青年突擊隊投身科技創新,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助力建築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為人民群眾拓展更多幸福空間。

  青年突擊隊以愛國精神、主人翁精神、奉獻精神、團隊精神、科學精神、創業精神、創新精神、拼搏精神、務實精神、改革精神、嚴謹精神、進取精神創出了空前的生産效率,也熔鑄為推動企業發展的磅礡力量。

(二)

  每個時代都有年輕人,每個時代都有站出來的可靠的年輕人,在為這個時代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3年5月,共青團中央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青年突擊隊工作的意見》,要組織青年突擊隊在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急難險重新”任務中積極發揮作用,鍛造一批勇於擔當、衝鋒在前,甘於奉獻、吃苦在前,勤於創新、拼搏在前,善於團結、奮鬥在前的青年突擊隊。

  這是行動的號角,也是戰鬥的誓言。中國建築青年突擊隊作用越來越廣泛,不僅僅在日常生産建設、創新攻關前沿,在脫貧攻堅、搶險救災、鄉村振興一線,處處都有突擊隊員的身影。

  風高浪急方顯砥柱中流,急難險重更見青年擔當。2023年京津冀遭遇洪災,中國建築成立數百支青年突擊隊,投入1.2萬多人次,參與150多項抗洪救災任務;甘肅地震,中國建築青年突擊隊與3000余名建設者第一時間奔赴震區,開展物資運送、房屋鑒定和災後重建工作,助力受災群眾渡過難關。

  一次次緊急任務,一次次冒險突擊,一次次愛心接力,都靠的是“忠誠擔當、使命必達”的中建精神。這股精神,蘊藏在27.8萬名中建青年心中,尋常時候看得見,關鍵時刻挺得住,是急難險重任務中堅不可摧的的支柱,也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密鑰”之一。

  (三)

  在慶祝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5000多年源遠流長的文明歷史中,中華民族始終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傳統,始終有着“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情懷,始終有着“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的信念,始終有着“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的期待。

  青年突擊隊産生於青年和歷史的選擇,並隨着時代不斷進步、完善。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青年突擊隊也被賦予了更重的責任和使命。

  以青春之我,擔時代之責。青年突擊隊重點在於青年這個群體。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沈飛“羅陽青年突擊隊”隊員們的回信中指出,要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貢獻。中國建築超過70%都是青年員工,在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漫漫征途上,在科技創新、生産經營、工程建設、安全生産等各領域,都需要有想法、有闖勁、有能力的青年站出來、頂上去。

  承前人之志,書奮鬥華章。青年突擊隊要落腳在突擊這一使命上。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時代的考題已經列出,除了奮鬥,別無他途。中國建築啟動實施了“新時代中建青年突擊隊”建設,建立“號手崗隊”協同機制,號召青年突擊隊聚焦專業化比學趕超,輻射帶動青年不服輸不退縮,以更高的質量、更高的效率完成攻堅任務。在重大項目最前沿、自主創新第一線、鄉村振興主戰場、“一帶一路”大舞&、應急救援關鍵時,所有艱苦努力、所有頑強拼搏、所有不懈奮鬥,都是青年突擊隊書寫的筆跡;一切為國家、為民族、為人民創造的實績,都是青年突擊隊志在交出的答卷。

  合眾人之力,辦眾人之事。青年突擊隊要聚焦“隊”這個集體作用,發揮組織化團結奮鬥。再大的困難,除以27.8萬,就會變得微不足道;再小的個體,乘以27.8萬,也會變得磅礡有力。中國建築的事業是集體的事業,每一項工程的背後都需要整個團隊的付出,萬億企業從來不是靠某個人單打獨鬥完成的。每個青年突擊隊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拼搏、團結奮鬥,將個人理想熔鑄到集體使命之中,努力便有了方向,就沒有攻不下的婁山關、沒有過不去的臘子口。

  “無限的過去都以現在為歸宿,無限的未來都以現在為淵源。”敢想、敢闖、敢幹、敢拼的新時代中國建築青年突擊隊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讓青年突擊隊這面光榮旗幟在新時代煥發更加絢麗的青春光彩。(陳朝陽)

【糾錯】 【責任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