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煉化航母”啟航!——中國石油廣東石化項目全面投入商業運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5/31 11:50:43
來源:新華網

“超級煉化航母”啟航!——中國石油廣東石化項目全面投入商業運營

字體:

  中國石油宣布,5月30日起,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以下簡稱廣東石化項目)全面投入商業運營,這是中國石油煉化産業轉型升級新的里程碑。該項目是中國石油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打造國企種子隊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體行動;是堅決貫徹國家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助力廣東省實現“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戰略和提高區域發展平衡性及協調性的重點工程。

  作為國內一次性建設規模最大的世界級項目,廣東石化項目於2023年2月27日全面投産,4月份生産經營實現賬面盈利,經營狀況趨穩趨好,社會效益加快顯現。該項目全面投入商業運營,標誌着中國石油煉化新材料業務邁上了一個新的&階,對於我國煉化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

  廣東石化項目的建成投運,是改變海上絲路能源保供格局的擔當之舉;是推動國內煉化行業轉型升級的創新之舉;是足以影響華東、撬動全國化工市場的務實之舉;是踐行國家“雙碳”目標的綠色之舉。

  履行央企責任,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戰略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能源安全關係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最重要的安全之一。

  當前,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已超過70%,年原油進口量高達5億噸,同時世界石油資源劣質化程度增加,進口高硫原油比例不斷增加,拓寬原油進口渠道、實現資源多元化的任務緊迫、意義重大。

  中國石油作為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和國內最大的油氣生産供應企業,確保國家能源安全,既是重大經濟責任,更是重大政治責任。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戴厚良&&,廣東石化這一重大項目的建成投運,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光輝指引下,中國石油全面履行骨幹央企責任使命,落實“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裏”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

  廣東石化項目是中國石油一次性投資規模最大的煉化項目,項目規模為2000萬噸/年煉油+260萬噸/年芳烴+120萬噸/年乙烯,配套建設30萬噸原油碼頭和10萬噸産品碼頭,佔地953公頃,工藝裝置41套,設計加工高密度、高含硫、高氮、高殘炭、高金屬、高酸值“六高”特性的超重劣質原油,形成了煉化業務獨具特色的重質劣質原油深加工路線,實現了“宜油則油、宜芳則芳、宜烯則烯”。

  作為我國可以全部加工高硫重質原油的煉化基地,廣東石化在中國石油絕大多數煉油企業長期以來只能加工低硫輕質原油的情況下,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來自供應端的能源安全隱憂,充分利用“兩種資源”、面向“兩個市場”, 推動原油進口渠道拓寬豐富,形成石化産品和油氣資源國內外聯動的嶄新局面,推動資源格局多元化,助力實現開放條件下的國家能源安全。

  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煉油大國,正加快奔向石化強國。廣東石化項目投産進一步優化了國家煉化一體化産能布局,有力支撐了我國乙烯産能快速增長,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乙烯需要大量進口、高端化工原料長期依賴進口的問題。廣東石化項目投産將推動我國石化産業鏈加快升級,向中高端邁進,對提升我國石化産業鏈供應鏈的安全和穩定具有積極意義。

  廣東石化項目順利投産後,正值全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重要階段,也是我國經濟運行持續鞏固恢復向好態勢的關鍵時期。廣東石化項目的全面商業運營,是中國石油深入開展主題教育,用黨的創新理論堅定理想、錘煉黨性、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築牢政治忠誠,增強能力本領,提升形象作風,推動企業發展取得的重要成果。中國石油黨組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不斷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汲取智慧力量,把主題教育所學所悟轉化成為幹事創業、建功立業的生動實踐和顯著成效。年初以來,中國石油統籌推進生産經營、提質增效、改革創新和綠色轉型,實現高質量開局,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36.24億元,同比增長12.1%,實現了高質量開局,廣東石化全面投入商業運營是其中一道亮麗風景。


圖説:綠色智能效益型世界級煉化基地橫空出世

 創新驅動發展,矢志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典範之作

  2023年4月,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強調,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區域創新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上取得更大進展。

  建設世界級石化基地,創新是關鍵。廣東石化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建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能源與化工創新高地上邁出了新步伐。

  廣東石化項目不僅擁有全球單套最大芳烴聯合裝置、全球單線能力最大聚丙烯和全球單套最大苯乙烯裝置,以及國內最大常減壓電脫鹽、國內最大氣分“五項第一”,而且其原料適應性、高附加值産品、能耗水平等均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安全、應急體系配置更加完善,園區“三廢”處置高效,是世界一流的綠色、智能、效益型石化基地。

  從可研設計階段起,該項目就運用了大量自有技術,國産裝備超過90%,核心控制系統完全實現國産化,智能工廠實現了“五統一”管理,為精益化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特別是120萬噸/年乙烯裝置由中國石油自行設計建造,是目前國內自主技術規模最大國産化乙烯裝置,所運用的“乙烯裂解爐高效節能技術”,使超高壓蒸汽産量增加了20%、裂解爐熱效率達到95%。

  在項目建設及運營過程中催生了我國煉化技術的自主創新。廣東石化加工的原料,包含世界上最難加工的劣質重油,項目煉油區裝置均應用了先進成熟的技術,可滿足裝置的長周期穩定運行要求。中國石油石化院自主開發的烷基化裝置新型高抗雜質、低成本非貴金屬合金選擇性加氫催化劑,不僅保障了裝置如期開工,還解決了催化劑“卡脖子”問題,成本降低80%;自主研發的PHG汽油選擇性加氫脫硫技術,印證了中國石油汽油加氫自主技術的成熟度和先進性。

  打造煉化一體化全流程智能工廠樣板工程,是廣東石化奮進的目標。廣東石化智能化項目建成了中國石油首家完整的集煉化數據共享與數據治理於一體的企業綜合數據管理&&;建立中國石油煉化企業首家企業級雲&&;建成中國石油規模最大的公網專網融合、4G和5G兼容的工廠無線網絡;建成煉化企業融合系統最多的音視頻互聯互通&&。

  廣東石化這座世界級的煉化基地,是中國石油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生動實踐,也是中國科技發展的一個縮影。

 龍頭效應凸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

  作為廣東省“十四五”時期重點支持項目,廣東石化項目是助力廣東省實現“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戰略、有效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非凡實踐。

  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要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廣東石化項目正是中國石油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生動實踐。

  廣東石化項目地處粵東腹地,緊鄰大灣區,置身市場競爭激烈的華南地區。華南地區是世界級製造業基地,國內化工産品的主要消費地區。截至2021年末,該地區高密度聚乙烯、線性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ABS塑料樹脂等化工産品原料供應缺口近900萬噸/年。

  廣東石化項目全面投運後,可生産20多種清潔油品和200多種化工産品,將與工業區其他企業實現原料隔墻互供、上下游産業配套支持,進一步提升華南地區石化産品産業鏈供應鏈的國産化率。目前,中國石油以廣東石化項目為核心,在工業園區配套了商儲庫、ABS等項目,形成了配套的項目群,總投資800多億元。預計全年可實現稅金120億元,有力拉動地方約5600億元規模的中下游産業,帶動當地經濟和就業,有效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2023年2月27日,廣東石化項目全面投産,4月份生産經營實現賬面盈利。截至目前,累計加工原油535萬噸、生産乙烯27.6萬噸,向華南地區配送煉油産品198萬噸、銷售化工産品102萬噸;實現營業收入254億元,盈利2億元。廣東石化項目的引擎效應將會帶動粵東地區石化産業鏈的完善,加快當地萬億級綠色石化産業基地的形成,進一步提升廣東省內區域協調發展水平。

  2023年,中國石油廣東石化計劃實現産品總量1254萬噸,其中合成樹脂産品(含ABS)近65%供應珠三角地區,不僅可以替代進口産品,還能夠實現潮汕地區周邊的樹脂企業低成本發展,擴大規模。項目的高標號汽油、航空煤油、低硫船燃等優勢産品可滿足華南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等國內市場以及新加坡等海外市場對清潔能源需求,為我國做強做大國際油品貿易、優化全球資源配置、構建能源高效供給格局貢獻力量。

  堅持生態優先,踐行國家“雙碳”目標的綠色之舉

  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廣東石化項目從源頭設計到建設管理,從清潔生産到産品性能,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在項目建設階段,環保投資佔總投資的11%以上,高於國內同類型項目。項目在滿足國家和廣東省特別排放限值要求的基礎上,從“生産工藝清潔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産品結構最優化、節能減排最大化、污染防治系統化、環境監管智能化”六個方面入手,顯著提升項目污染防治、環境監控、節能降耗和清潔生産水平。

  為強化污染物總量控制,該項目在廢氣、廢水、廢渣和噪聲及地下水污染治理方面,參考京津冀、珠三角地區特別排放限值要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氨氮等污染物排放系數均低於同規模項目。通過引進先進成熟的環保技術,實現超低排放,項目污水回用率達到70%以上,固體廢物100%合規處理。

  廣東石化項目主打綠色環保産品,所産汽柴油産品全部達到國Ⅵ標準,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綠色的能源保障。未來,廣東石化將積極與地方政府對接,利用廣東地區充足的太陽能和風能實現清潔能源利用與石化行業的融合發展。利用廣東石化充足的氫氣資源,部署高純氫提純項目,發展氫能産業鏈。公司石油焦制氫聯合裝置是中國石油首套100%石油焦制氫裝置,目前摻焦比例達到83.3%,可年産氫氣16 億標準立方米,富餘氫氣可為周邊石化中下游企業的生産,提供綠色新能源支持。

  在保證自産蒸汽和餘熱合理有效利用的前提下,中國石油還將逐步推進電力替代,提高電氣化率,增加綠電消納能力,用綠色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優化重油加工流程,減少成品油産量,同時加強與研究單位合作,開發高端化差異化低成本聚烯烴産品,做足“減油增化”文章,實現高質量發展。

  千年潮未落,風起再揚帆。下一步,中國石油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繼續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煉化業務轉型升級發展,加快建設基業長青的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石油力量。

  圖説:中國石油寰球工程公司承建的乙烯裂解汽油加氫單元8003模塊整體預製後船運至廣東石化項目現場

【糾錯】 【責任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