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主要製造企業各類挖掘機出口28643&,同比增長13.3%——

四月十二日,湖南省永州市湖南德力重工有限公司內,工人在檢驗微型挖掘機。
鐘偉鋒攝(人民視覺)

江蘇省連雲港市路友重工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工人正在裝配挖掘機。
王健民攝(人民視覺)

一列裝載挖掘機、銑刨機等大型機械設備的中歐班列從河南南陽站發車,駛向俄羅斯車裏雅賓斯克。
王 瑋攝(人民視覺)
在外貿領域,挖掘機出口是觀察工程機械行業乃至製造業表現的一個風向標。今年以來,中國挖掘機出口持續升溫,成為世界經濟艱難復蘇進程中的一抹亮色。
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對挖掘機主要製造企業的統計,今年1—3月,主要製造企業各類挖掘機出口28643&,同比增長13.3%,部分行業龍頭企業産品實現出口翻番,且訂單還在增加。
國産挖掘機在海外為何如此“俏”?記者進行了採訪。
主要工程機械,中國産量全球第一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顯示,中國目前已形成22大類工程機械産品,是産品類別和品種最齊全的國家之一,其中挖掘機、起重機、裝載機等主要産品産量居全球第一。國産挖掘機出口快速增長的背後,是製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身影。
高質量,體現在産品本身——
據中聯重科土方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元峰介紹,今年一季度中聯重科主力型號挖掘機産品出口銷量同比增長超過200%。這個成績,與企業在産品研發和生産工藝上的大力投入密不可分。
“近年來,我們在長沙打造了行業內第一家全流程智能製造挖掘機生産基地,實現了兼容性更強的柔性生産。與傳統生産線相比,新基地挖掘機平均産能提升近70%、生産周期縮短65%。憑藉在作業力量、施工效率、節省燃料以及應對複雜工況等方面的表現,中聯重科的中大挖産品獲得了海外客戶高度認可。”吳元峰對本報記者説。
吳元峰説,拓展海外市場,中聯重科將第一時間把新技術應用於出口産品中,瞄準歐美高端市場,提升産品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同時積極開展新興國家市場“工況適應性”調研。
高質量,還體現在配套服務——
柳工今年一季度挖掘機整體出口同比增長16%,其中30噸位以上的大型挖掘機産品同比增速超過80%。談及海外銷售的喜人態勢,柳工挖掘機國際業務總監林深才難掩興奮。
他告訴本報記者,歐美及東南亞地區近年來不斷加大基建投資和礦産開發力度,給中國挖掘機帶來了市場機遇。“我們的挖掘機平均無故障時間超過1700小時,還有平地機、推土機、裝載機等土石方系列産品以及遍佈全球的售後服務網絡對客戶提供全方位支撐。”林深才説,柳工在服務端的投入成為獲取海外客戶青睞的重要法寶。
目前,柳工挖掘機在全球102個國家設立了7個銷售大區,每個區域內都有自建的銷售渠道和售後服務體系,提供“7×24小時”的服務。林深才舉例説,客戶在施工中遇到各種問題可以第一時間向柳工反饋。憑藉全球各區域經銷商和網點充足的配件儲備,柳工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為客戶提供保養和維修服務。
微型挖掘機出口成為新亮點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周民良&&,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北美、歐洲、東南亞、中東等地經濟體通過在基礎設施建設、礦山開採等領域加大投資來穩定經濟增長,這是挖掘機等工程機械産品海外需求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此時,中國企業憑藉多年積累的技術實力、産品口碑、服務體系,積極搶抓海外市場訂單,實現了國産挖掘機等工程機械産品出口的增長。
今年以來,國産挖掘機“走出去”的一大亮點,是中小企業異軍突起,得到海外市場的認可。
山東濟寧小夥兒姜朝相大學畢業後曾經做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挖掘機貿易。時間一長,他發現濟寧周邊挖掘機産業鏈十分完整,已經形成規模優勢。“何不自己做專供海外市場的挖掘機?”2021年,姜朝相邁出關鍵一步,創辦了山東海拓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的生産製造車間。
“一方面,在歐美地區,很多家庭在打理花園和農場時經常需要用到操作方便、小巧靈活的微型挖掘機。另一方面,與中大型挖掘機需要專業人員操作相比,微型挖掘機不需要太多培訓,使用門檻較低。”姜朝相告訴本報記者,經過努力,海拓機械生産的機重3.5噸以下微型挖掘機出口銷路漸漸打開。“今年一季度,出口量同比增長超過70%。特別是3月份産銷700多&,比去年同期翻了近1倍,真有點出乎意料!”
小企業闖出大天地,原因何在?姜朝相認為,國産挖掘機性價比高、跨境電商打通銷售渠道是兩個主要原因。“在美國市場,卡特彼勒也生産微型挖掘機。雖然其工藝確實比我們好一些,但産品售價是我們的3倍。我們借助阿里巴巴國際站提供的直播電商等服務實現‘借船出海’,‘Hightop’牌微挖正獲得越來越多客戶的認可。”姜朝相説。
阿里巴巴國際站高級行業運營專家王曉冬説,挖掘機已成為代表中國製造實力的典型産品之一。“相比大型企業,中小企業的挖掘機産品主要是微挖、中小挖,具有産品豐富、應用領域廣、價格競爭力強等特點。跨境電商&&可以為這些産品擴大出口提供有力支撐。”王曉冬對本報記者説,阿里巴巴國際站針對不同國家的海外買家推廣不同種類的挖掘機商品,以滿足其多樣化需求。
着眼於全球市場進行布局
挖掘機暢銷海外,對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不小。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4月中旬,全國存續在冊企業中經營範圍含“挖掘機”的超3.8萬家。從地域分佈來看,山東、安徽、浙江、河北、江蘇挖掘機相關企業數量較多,在全國佔比分別為15.68%、10.06%、9.42%、7.93%、6.12%。從成立時間分佈來看,51.6%的企業成立時間在1至5年之間,行業發展速度之快可見一斑。
面對海外市場機遇,企業都鉚足了勁兒。
國機重工集團國際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明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公司挖掘機銷售主要出口市場遍佈阿根廷、厄瓜多爾、菲律賓、印尼及中東地區。出口主力産品是20噸及以上大噸位挖掘機,可用於礦山開採、道路建設、農田水利等領域。今年一季度,公司挖掘機出口業務取得“開門紅”。
“挖掘機作為工程機械的代表性産品,質量可靠性始終是第一位的。近年來,國産高端零部件供應體系的成熟,確保了我們挖掘機的品質。如今,我們每款挖掘機新品都要經過3000小時以上的‘實戰檢驗’才會推向市場。”王傳明説,公司還針對不同國家客戶的使用習慣,積極增強本地化服務,新增多名常駐工程師並逐步培養了當地一批服務人員,確保SINOMACH整機售後服務水平。
山河智能國際市場發展中心總經理肖智海説:“在微小挖上,我們專門針對歐美客戶體型和操作習慣開展挖掘機設計。在中大挖上,我們的産品集多功能性、高效性、靈活性、舒適性為一體,通過高精度控制系統提升操作的靈敏性。這些挖掘機在全球各地的市政工程、礦山鑿岩、工程基建等領域都能大顯身手。”
肖智海説,山河智能一直堅持自主研發、自主創新。優異的産品性能疊加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在國外市場收穫了不少“忠實粉絲”。
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研究員萬喆認為,中國挖掘機暢銷海外,本質上是中國製造業實力和水平獲得世界認可的體現。萬喆説,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前提。十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在沿線國家乃至更廣範圍內引發了巨大的共鳴。各項合作的走深走實,為國産挖掘機出海創造了重要的外部環境。“未來,相關企業要積累出海經驗,進一步提升挖掘機産品的數字化、電氣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獲得更強的競爭力。”她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