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護理業似乎成了女性的專利。在我國,儘管20世紀70年代護校已開始招收男學生,但一直到十年前,男護士仍然是“珍稀保護動物”。
陳萍説,半年前,放假回重慶的女兒突然嚷着要到醫院來,一連來了好幾次,每次來,她啥也不做,就靜靜地觀察着媽媽。離開時,她説要給媽媽一份驚喜。“現在,我才知道她是特地來醫院觀察我的,把我的日常畫成了漂亮的漫畫。”
不少海歸在回國創業過程中,面臨創業初期人脈資源不足的情況。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人脈資源不足成為掣肘海歸創業的一個因素。那麼,海歸如何才能在國內建立自己的人脈資源呢?
無論是校園還是職場,團隊合作越來越多地成為一種學習或工作的模式。但有人發現,團隊合作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效率有時還趕不上“單槍匹馬”。
經濟快速發展,生活日新月異,一批新興職業也相伴而生。旅游體驗師、寵物美容師、農場經理人、網絡直播……越來越多新興工種服務着不斷升級的市場需求,也成就人們多元的職業選擇。互聯網蓬勃發展、新舊動能轉換,老手藝“風水”輪轉,中國人正擁抱精彩紛呈的新職業。
“台州人才新政30條”公布。按照新政,創業項目啟動階段的資金補助額,個人項目最高2000萬元,團隊項目最高1億元。“不是簡單地比拼創業啟動資金扶持力度,更重要的是致力於打造創業生態系統,打造全周期的人才服務鏈。”台州市委組織部部長呂志良説。
目前,根據各校登錄“重慶就業網”求職補貼系統實名註冊、網上填寫申請材料的申請人統計,以及經市就業局、市民政局、市殘聯等共同審查後,我市共有約2.3萬名高校畢業生符合領取求職創業補貼的條件。補貼預計將於5、6月份發放到申請人銀行卡上。
9日,國家公務員局公布了2017年國考補錄的面試人員名單,1.2萬餘人通過招錄機關資格審查,進入面試環節。根據官方發布的補錄公告,參加本次國考補錄,前提條件必須要在本次國考招錄中,筆試成績達到原報考職位最低合格分數線。
在單位,她是業務精湛的崗位能手;在家裏,她是兩個孩子的“超人”媽媽——二寶出生以來,樓曉立幾乎每天都要在職業女性和兩孩媽媽之間進行角色切換。下班時間已到,活還沒有幹完,是立刻回家陪娃還是加班幹完活再走?樓曉立陷入糾結。
隨着生育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職場女性開始考慮或者實施二胎計劃,而産假後可能面臨單位的不公平待遇,讓很多準媽媽望而卻步。日前,房山法院的法官以案説法,告訴準媽媽們産假後如果被調崗降薪被辭退,你可以挺直腰桿向單位説“不”。
內江的一位90後女孩顯得比較特別,她因為喜歡易烊千璽而苦練畫技,最後成立了一個以易烊千璽生日為名的畫室。最近,一個30秒手繪易烊千璽臉部肌肉圖的視頻讓這個女孩進入了大家的視線。
長期以來,受薪酬、體力、觀念等因素的影響,一些職業被人們認為更適合男性或女性,也就形成了某一職業中性別單一或比例懸殊的“性別隔離”現象。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6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8.1%的受訪者&&一些職業存在“性別隔離”。
在村裏,她被不會講漢語的苗族奶奶攔下。老人拍拍自己滾圓的肚子,又指指她癟癟的胃,給她炒了6個土鴨蛋。跟着阿姨上山挖野菜,她們叫得出每種植物的名字,像女俠一樣披荊斬棘,在土地耕耘,也在土地收穫。她覺得自己像一顆莊稼,開始咂摸出鄉土的滋味。
“下次辦案前你先噴點香水嘛。”後來,有朋友和楊發英開玩笑。她笑着回答:“等我不做法醫了,再噴香水。”從選擇當法醫那天起,13年來,楊發英沒有化過粧,也沒用過香水。因為任何氣味,都有可能影響現場的勘查和屍體的檢驗。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1915年《新青年》發刊詞中的這句話,走過一個多世紀仍被傳頌。
日前,國家公務員局發布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17年度補充錄用公務員公告。據悉,參加2017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招考,且公共科目筆試成績達到原報考職位最低合格分數線的考生,有資格參加調劑。
近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參加教育部新聞辦公室組織的媒體系列採訪活動,來到湖南省,採訪了一群90後鄉村教師。在不少村小中,一個班裏至少有一半學生是留守兒童,這讓不少年輕教師遇上了大難題。
今起,2017年國考補錄進入報名階段,符合條件的考生可在今日8時至5日18時之間提交調劑申請。根據官方發布的補錄公告,參加本次國考補錄,前提條件必須要在本次國考招錄中,筆試成績達到原報考職位最低合格分數線。
這個“五一”,江漢大學設計學院平面設計專業大四男生韓藝毅沒有出去旅游,他忙着設計新字體。記者昨看到韓藝毅已經設計成型的5000多個字,密密麻麻挂了一整面墻,字體的轉折處做圓角處理,顯得柔和圓潤。
如果要算工齡,敦煌研究院年輕的壁畫修復師李曉洋可以從學齡前算起。出生於1989年的他,沒上學就跟着修了一輩子壁畫的爺爺李雲鶴到處跑。只不過那時候,爺爺修着,他看著。現在,85歲的李雲鶴還堅持在一線,年輕人也成長起來了。
“今天在巴黎玩,上傳了一個自拍小視頻,一會兒工夫播放量就達到上千次了,還有不少人點讚”,在某短視頻&&做兼職主播的南京美女小鑫興奮地在朋友圈曬成果。“短視頻積累的人氣有時也會影響到本職工作,有很多客戶是我短視頻的粉絲,他們很願意請我去拍攝,現在,我每天接到的工作邀約也是應接不暇。
已過不惑之年的田誠正在創業,合夥人是他的一名90後學生。他們認為自己找到了一個風口:2歲到12歲兒童的身體素質練習。目前已經有好幾個幼兒園與他們簽訂了戰略協議。一筆數量可觀的風投資金也正在協商中。
2012年,王澍成為中國第一位獲得普利茲克獎的建築師,此前華人只有貝聿銘拿過這個有“建築界諾貝爾”之稱的獎項。獲獎對王澍最大的影響是,他不再敢來中國美院象山校園了——這個他創造的園林裏,總是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等着見他,“好尷尬啊”。
高水平技術工人是實體經濟發展的關鍵支撐力量,更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李守鎮透露,由於産業工人整體素質和技能水平不高,我國勞動生産率水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相當於美國的7.4%。
大學生選擇做“快遞小哥”一事被媒體披露後,一時間引發了不同方面的熱議,認同者有之,譏諷者有之,困惑者有之。他們各執一詞,各抒己見,有的基於生活閱歷,有的囿於固有偏見,還有的在於認知缺失。
從留學到就業,從“軟背景”到“硬實力”,職業規劃越早越受用。在這個過程中,從留學到就業,從“軟背景”到“硬實力”,職業規劃越早越受用。對於就讀所謂“非名校”的留學生來説,完全可以依靠科學的職業規劃和腳踏實地的努力,在短短數年的留學期間實現“彎道超車”。
對於雙職工家庭來説,幼兒園、小學放學早,家長沒法停下手頭的工作去接孩子;寒暑假期間,孩子天天在家與電子産品作伴,家長又無暇顧及。從一定程度上而言,孩子的晚托和假期託管問題,已經成為雙職工家庭的一塊“心病”。
當下,隨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孩子生了沒人帶”的問題,正日益成為不少80後、90後年輕父母的一大“痛點”。比起劉娟,心內科的秦勝梅大夫情況要更“慘”:家裏沒有老人帶,老公常年駐國外工作,帶孩子全靠自己。
你是“空巢青年”嗎?你怎麼看“空巢青年”?據説,目前有2000萬青年過着“一個人的生活”,他們孤單、有壓力、有苦悶,也有奮鬥。面對諸多現實難題,“空巢青年”應該怎麼辦,社會又該給予他們怎樣的理解與支持?
5年前,還在讀大二的闞逸龍因創業而耽誤了學業,考試挂了六科。無奈之下他向母校南京工程學院提出了留級申請,幸運的是國家推出了“休學創業”政策。
武漢科技大學學術性社團——ACM俱樂部的QQ群炸開了鍋,大家紛紛祝賀社團成員汪浩考上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的專業碩士生。汪浩以優異的考研成績輕鬆通過中科院初試,但復試刷人厲害,因為計算機所一位導師基本只招一名學生。
在南京讀大四的學生小林最近找到了一份自己很滿意的網站維護的工作,而令他意外的是自己曾在學校做過網絡主播的經驗令其在眾多競聘者中脫穎而出
今年中國就業實現了良好開局,未來就業政策也將更加積極,將進一步順應當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需要。
做婚慶行業時,楊森是與人“同樂”。當了入殮師,就變成與人“同悲”。工作中,楊森會尤其注意不能跟家屬説“您好”和“再見”。
我國在法規政策層面確立了“性別平等”理念,相關部委、機構&&了許多促進女性科技人才發展的政策措施。
(記者吳為)昨日,北京市人社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2017年上半年北京市人力資源市場供求形勢分析”情況。在薪酬方面,宋曄介紹,根據對企業用人薪酬的預期做的調查,2017年上半年全市企業預計平均薪酬為稅後6628元/月,比2016年下半年實際平均薪酬6291元/月增加了337元。
市消防局近日通報,為加強本市多種形式消防力量建設,消防部門公開向社會招聘801名政府專職消防員,初入職年薪不低於10萬元。
4月2日到3日期間,如果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的,可以選擇給勞動者安排補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資。
項頌秋擅長疊字印。事實上,項頌秋並非家族中刻章的第一代,他的叔公和父親都在廣州刻章界知名,其中叔公更是被譽為清末著名金石篆刻家。
除了大家熟悉的商務、貿易、旅游等專業領域,中澳兩國的緊密友好合作給中國留澳學生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家屬在極大的打擊和疲憊的接待之下,很難應對周全,於是殯葬管家就72小時全程陪伴、幫助他們。
她在店內櫃&上設了一個捐款箱,客人到店吃一碗抄手,她便捐出一塊錢放入捐款箱,籌集資金為長江師範學院設立助學金。
醫院裏沒有畫板,老人就找來一摞厚厚的診療單代替,用一截不足兩寸的鉛筆頭,一邊輸液、一邊畫畫……
雙選會現場不少女同學&&,找工作時有遇到男生比女生更容易的情況。“專業同等條件都是先簽男生,和男生競爭沒有優勢!”
今天,我真被心內科的陸靜醫生感動了!醫務人員真的太辛苦了,媽媽想念女兒,借掛號開藥的形式,看女兒一眼,陸醫生也沒跟她媽説上幾句話,就忙着看病人了。
“我爸沒死,他只是睡着了。”告別儀式上,家屬們類似的話語,會給楊薇薇和她的同事們莫大的鼓勵。
“幹這行,更不能忙亂。”魏童説,家屬遇到這種事本就傷心,很容易手忙腳亂。這個時候,殯儀館每個環節的工作人員,都要成為他們的主心骨。
當身邊大多數同齡人,一個接一個地尋找或大或小的房子安頓自己的生活時,29歲的杭州人否否的家,還沒有落在地上。
聲音甜美、身材姣好的女主播她們是怎樣一夜之間成為“網紅”?吸引她們的到底是金錢還是對“出鏡”的渴望?
近日,南京工程學院舉辦了一場特殊的招聘會。” 南京妙藝唯新廣告裝飾公司的老闆,是南工程建築學大三學生楊旻,一年前,他的“校園文化衍生品設計”獲得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