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財經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構建商學教育新生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5 10:57:32
來源: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

上海財經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構建商學教育新生態

字體:

  作為中國商學教育的百年實踐者,上財商學院MBA/EMBA始終以“培養具有深厚財經素養的商界精英”為培養目標,依託學校百年“財經+商學”雙基因底蘊,創新教學模式,將“數智賦能”與“産教融合”深度融合,貫穿人才培養全周期。從“數智商學、價值財經”的培養理念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到“商鏈共生、産教融合”賦能校企高質量發展,項目持續突破傳統商科教育邊界,逐步構建起“管理理論-商業實踐-産業賦能”協同發展的商科教育新生態。

  上海財經大學於1991年,學校成為全國首批九所MBA試辦院校之一,開啟工商管理人才系統化培養之路;2002年,又成為全國首批開辦EMBA的高校之一,進一步聚焦高層管理者戰略能力與財經視野的雙重提升。三十余載深耕不輟,項目已累計培養逾萬名兼具經濟管理智慧與創新實踐能力的高端管理人才,足跡遍佈各行各業關鍵領域,為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上財力量”。

  如今,學院已發展成為涵蓋“工商管理”“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三個一級學科,通過中國高質量MBA教育認證(CAMEA)、AACSB、EQUIS、AMBA國際認證的國內領先商學院。

  學院副院長孫琦&&:“‘十五五’時期,新質生産力加快形成對專業學位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近年來,學院通過深化産教融合,以教學場景變革、實踐項目創新、&&生態賦能三位一體模式,探索一條專業學位人才培養的新路徑,為破解學用脫節難題提供了新思路。”面對數智時代的産業變革與商業機遇,項目以“向深、向廣、向新”為導向,圍繞“數智商學、價值財經”核心理念完成培養體系全面升級,實現商學教育與時代需求、國家戰略的精準對接。

  項目依託學校新型舉院體制與責任教授制度,構建覆蓋“財經智慧-産業未來-數智尖端-全球視野”的培養矩陣:四大班型精準適配不同職業階段需求,全日制全球MBA聚焦國際化人才培養,非全日制綜合精英MBA面向多元産業管理者,非全日制創投MBA服務創新創業群體,非全日制金融EMBA則深耕高端金融投資精英的培養;七大專業方向涵蓋“全球視野下的管理與實踐”“數智管理與商業分析”“産業趨勢與商業戰略”“數字金融與智能財務”“中國式現代化與企業管理”“數智創新創業與創投”“全球宏觀經濟與金融投資”,將數智技術與財經專業深度融合,全方位塑造學員駕馭未來的商業核心能力。

  在課程與師資建設上,項目充分激活“商學+財經+實踐”特色優勢:150余位核心師資中,80%以上擁有企業實戰經驗,近半數曾任職於上市公司、金融機構或國家級經濟研究機構,既能講授宏觀經濟規律,又能拆解企業管理、産業投融資等實戰案例;同時聘請200余位行業領軍專家、15位國際頂尖學者參與教學,既保障理論教學的深度,又強化實踐教學的針對性,同步拓寬學生國際化視野,全方位激活培養質量。

  為讓課堂真正“活”起來,項目於2015年在全國商科教育領域開創性推出“雙師同堂”模式——這並非簡單的嘉賓分享,而是貫穿課程設計的深度協同:在《領導力開發和組織行為學》課堂,任課教師先以《大器晚成:上海振華創業者管彤賢》為案例,引導學員從管理理論視角分析企業家特質與企業戰略的關聯;隨後邀請管彤賢先生本人走進課堂,結合振華重工海外工程的匯率風險管控、自主創新的資金布局等實戰經歷,講述“以國家視野定企業格局”的思考,讓學員既懂領導力理論,更觸摸到中國企業家的精神內核。經過十年實踐,“雙師同堂”已累計開展近600場,覆蓋120余門課程,受益學員超2.8萬人次,成為上財商科教育的“專屬名片”,更在兄弟院校中形成示範效應,成為商科教育對接中國商業實踐的創新範式。

  百年商學底蘊與創新實踐積澱,孕育了項目獨有的“FLAGSHIP(旗艦)”特色體系。項目以此為核心重構商科教育價值鏈,從七大維度(Faculty名師領航、Learning in Action知行合一、Alumni校友力量、Global Gateway走遍全球、Standards of Excellence認證與排名、High-Powered Ecosystem高聚能生態、Integrated Platform終身成長&&)全面提升學科建設、師資發展、培養質量與産教融合水平,積極構建育人新生態。

  依託這一特色體系,項目創新推出“商鏈共生”實踐育人模式,將博雅教育、國際交流、産業調研等融入培養全流程:學院啟動“走百城、訪千企、讀中國”千企調查項目,深入泛長三角地區開展定點調研,為中國企業梳理數智轉型、綠色發展的機遇與路徑;項目已開展十屆“整合實踐”項目,更是“商鏈共生”的重要載體之一——1000余名師生足跡遍佈全國二十多個省市,為70余家企業提供精準智力支持,從“新零售”的運營優化到“國潮煥新”的品牌規劃,從“數智創新”的技術落地到“ESG”的可持續發展方案,始終緊扣産業痛點。

  此外,學院設有專業的職業發展辦公室與合作發展辦公室,二者協同構建“個體賦能+資源鏈結”的全周期支持體系:職業發展辦公室聚焦學生職場競爭力提升,通過職業測評、個性化規劃指導、求職技能培訓等,引導學生明確職業興趣與目標,最終實現人崗高度匹配的可持續職業發展;合作發展辦公室則深度激活逾萬校友資源,通過校友、行業交流活動促成經驗共享與資源對接,同時深化校企合作,精準匹配企業需求與學生發展訴求。這一協同設計,既是“FLAGSHIP”體系中“終身成長&&”的具體體現,更是“以學生為中心”育人理念的紮實落地。

  未來,上財商學院MBA/EMBA將以“數智商學、價值財經”為核心培養理念,以“FLAGSHIP”旗艦特色為堅實支撐,深化特色實踐教學模式。依託學校百年“財經+商學”底蘊,項目將始終秉持開放與變革精神,在優化教育教學體系中兼顧“扎根中國商業實踐”與“對標國際商科教育前沿”,持續培養兼具全球視野、創新精神與實戰能力,且深度適配中國式現代化需求的商業領袖,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輸送更多“懂中國、通世界、善創新、能實幹”的商業力量,持續書寫中國商科教育的新答卷。

  在國家深入推進金融制度型開放與高質量發展的宏大背景下,上海財經大學立足服務國家戰略,成立滴水湖高級金融學院,並於2024年正式啟動MBA項目。項目以“扎根中國、融通世界、賦能産業”為內核,致力於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産業洞見與創新精神的複合型領軍人才。

  上海財經大學滴水湖高級金融學院MBA項目根植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這片制度創新的熱土。作為國家金融開放的“壓力測試區”,臨港新片區承載着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使命。項目將整個臨港乃至長三角地區豐富的産業生態,轉化為最生動的教學現場。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高端製造——這些臨港支柱産業不僅是課程案例的來源,更是學生深度參與的實踐&&。課程內容與區域內快速發展的前沿産業實現無縫對接。

  這種"學術理論-産業實踐-制度創新"三維課程體系,打破了傳統課堂的邊界。學生不僅能夠系統掌握新興金融理論,更能通過課程實踐、行業論壇和智庫研究,深入理解金融政策如何影響産業發展,以及金融工具如何在真實的産業場景中推動科技創新與綠色轉型。

  依託學校“財經”特色學科優勢,滴水湖高金MBA在全球範圍內組建起百餘人的頂尖師資團隊,形成“學術-行業”雙軌引領的教學機制。

  區別於西方商學院,滴水湖高金更強調將中國文化基因融入商業教育。比如,在企業參訪後,師生共赴中山陵,在“天下為公”的匾額前理解ESG的東方精神根基。

  當ESG從理念走向商業主流,當綠色金融、科技金融重塑産業格局,當臨港新片區成為中國金融開放的新地標,商學教育必須率先變革,為産業輸送適應新時代的複合型人才。

  上財滴水湖高金MBA的探索,正是對這一命題的回應。將學院建在國家戰略的關鍵節點上,將課堂延伸到産業變革的最前線,將培養目標錨定在時代最迫切的需求上——這不是口號,而是這所年輕商學院的行動綱領。

  未來,學院將繼續秉持"扎根中國、融通世界"的辦學理念,持續深化産教融合、拓展國際合作,構建更加開放、融合、創新的金融人才培養體系。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