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校學子面臨畢業季,如何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職業舞&?金華職業技術大學(下稱“金職大”)以産教融合育匠心、精準服務助就業,交出了一份職業教育賦能學子成長的實踐答卷。
産教融合育匠心 “一專多能”培育複合型人才
走進金職大校園,智能化精密製造産教園內,學生們正全神貫注地調試智能電控系統;金職航空等“校中廠”裏,學員們依託數字化&&,深入鑽研航空器設備的組裝與運維;而在校內“倣真醫院”中,師生們結合真實病例,熟練操作各類醫療設備……
面對産業變革浪潮,學校在人才培養中堅持“一專多能”理念,以“主賽道夯實基礎、輔助賽道拓展可能”為路徑,依託“産教融合共同體”,為學生搭建“專業學習+跨界成長”的成長矩陣。以2025屆畢業生王偉民為例,他在主修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同時,依託學校航空維修中心資源,參與民航維修技術執照培訓,在“雙技能”加持下,他成功入職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北京科榮達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這樣的成長路徑並非個例。學校以産業需求為導向,一方面升級課程體系、引入前沿技術設備,讓學生在校就能對接産業最新發展;另一方面提供多元化教學資源,雙管齊下為學生就業築牢基礎。
精準服務助就業 “一人三師”護航高質量就業
學校自主研發的“金色年華”智慧&&,成為就業工作精準幫扶的“智慧大腦”。該&&通過全時段記錄學生學習生活數據,形成動態成長檔案,借助大數據分析開展定制化訓練營,並引入AI簡歷診斷、面試膠囊等智能工具,實現“一人一策”的精準滴灌,有效補齊學生技能短板。
在畢業生求職關鍵階段,學校建立校-院-班三級聯動響應機制,並聯動教務、學工、心理、安保多部門和二級學院共同編制畢業生工作&賬,形成“三清單”(現狀清單、需求清單、責任清單)管理模式,通過日更新、速響應機制,確保幫扶無遺漏,全力保障畢業生就業。
以部分專升本失利、又錯過最佳校招窗口期的學生為例,“金色年華”智慧&&與畢業生工作&賬聯動,精準捕捉到他們的求職難題,並安排“三導師”協同幫扶:生涯導師分析崗位匹配方向、精修求職簡歷;專業導師梳理行業發展趨勢、明晰職業定位;企業導師開展針對性模擬面試、提升應試能力。“老師們不只是幫我找到一份工作,更幫我看清了自身優勢,找準了職業方向。”該校學前教育專業2025屆畢業生林舒祺感慨道。
就業質量顯成效 “金職工匠”激活區域發展動能
學校每年向社會輸送畢業生7000餘人,一大批“金職工匠”已在各領域嶄露頭角,成為區域産業升級的重要力量,更涌現出全國模範教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等眾多傑出校友。
從校園裏的“學徒”到崗位上的“匠人”,金職大以産教融合築牢根基、以精準服務點亮就業路,切實推動學生“就業有質量、成長有力量”。未來,學校將繼續深化育人模式改革,為更多青年搭建“材有所用”的舞&,培養更多適應時代需求的大國小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