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圓夢行動幫助240多萬農民工實現學歷與能力提升-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31 09:26:01
來源:人民日報

求學圓夢行動幫助240多萬農民工實現學歷與能力提升

字體:

  求學圓夢行動幫助240多萬農民工實現學歷與能力提升

  工友進課堂  求學共成長(大數據觀察)

數據來源:全國總工會 版式設計:汪哲平

  昔日學徒工,成長為企業管理者;曾經的快遞小哥,如今是管理百餘名員工的門店運營主管;學歷提升班上的學員,幾年後站上了講&……他們的成長故事,都有一個共同的關鍵詞——求學圓夢行動。這個由教育部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實施的農民工學歷與能力提升行動,從2016年啟動實施,到今年迎來升級。求學圓夢行動如何引入優質教學資源、賦能産業工人學習成長?記者進行了採訪。

  從學徒工到企業管理者

  “學歷提升讓我擁有了更大舞&”

  一上午,袁彩鳳的手機響個不停。準備組織招聘,如何設置崗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要創新,有什麼金點子?作為江蘇無錫高新人才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無錫高新區不少企業負責人都來找她“取經”。

  連袁彩鳳自己也沒有想到,初中畢業後就出來打工的自己,如今可以從事人力資源工作,還做得風生水起。

  從安徽滁州的小山村走出來,袁彩鳳選擇南下打工。2004年,她進入電裝天電子(無錫)有限公司,成為一名學徒工。“進了廠,我不滿足於‘打螺絲’。雖然知道提升學歷、提高技能很重要,卻因為工作繁忙、經濟條件有限,繼續求學看起來遙不可及。”袁彩鳳説。

  2017年,袁彩鳳關注到江蘇省求學圓夢行動——線上線下融合的學習方式,可以有效解決工學矛盾;無錫市總工會還設立了獎學金,為優秀學員提供學費補貼。心裏的石頭落了地,袁彩鳳馬上報名參加江南大學人力資源專業學習,曾經的“打工妹”跨進了大學校門。

  “可以説,這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袁彩鳳認真學習專業知識,視野更加開闊。“比如企業出現人員流失現象,一開始想當然認為是薪資不夠高。”袁彩鳳説,經過學習才發現,優化薪酬結構、完善激勵機制等才能有效提升員工積極性。

  完成學業後,憑藉優異的學習成績和豐富的工作經歷,袁彩鳳成功轉崗到現在的公司,負責市場招聘、企業培訓等工作,“學歷提升讓我擁有了更大舞&,有機會更好地發光發熱。”

  袁彩鳳的故事並非個例。她身邊的許多工友也參與了求學圓夢行動,有的成為項目領軍人才,有的成為單位技術骨幹。

  江蘇省從2017年起設立求學圓夢行動專項補助金,預算金額從起初的750萬元逐步增加到4000萬元。截至目前,江蘇省總工會本級累計發放補貼1.95億元,補助21萬人。全省各級工會共發放2.44億元補貼,幫助33萬名農民工和一線職工提升學歷層次和技能水平。

  “我們持續擴大求學圓夢行動的覆蓋人群,向農民工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人群傾斜。”江蘇省總工會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江蘇省總工會本級計劃補助參加求學圓夢行動的農民工和一線職工6萬人,補助金額6000萬元。

 從一線派件員到門店運營主管

  “上了大學,工作思路打開了”

  “包單瓶紅酒用充氣袋和卡槽,整箱得用珍珠拉伸棉套住,外面再來個紙箱。”下午3點多,浙江順豐杭州武林片區鳳起路營業店,門店運營主管何修傑正在給新人講解攬件要領。“以前帶徒弟喜歡大包大攬,新人成長慢、自己也累夠嗆。”何修傑説,“上了大學,工作思路打開了,明白了管理團隊時要抓要點、會放手。”

  從一線派件員,到如今的運營主管,38歲的何修傑在快遞這行摸爬滾打了12年。2018年,他通過考試進入浙江科技學院經濟信息管理專業,利用業餘時間上課,着重提升業務知識和管理思維,4年後順利專科畢業。

  “工會會根據學員的情況推薦學校和專業,還有學費補貼,4年下來也就花了2000多元。”何修傑説,學成後,自己進入了主管儲備名單,又跟着資深主管脫産學習了3個月。

  “我們搭建實訓&&,採取‘工學交替’培養體系,將崗位實踐與課程教學深度融合,貫通‘快遞員—站點經理—片區經理’的職業階梯,以及‘技能提升—能力認定—職稱評定’的發展路徑,形成學歷到崗位的銜接機制。”浙江順豐速運有限公司總經理馬鴻飛説。

  如今,何修傑所在的門店每天收發包裹1.4萬多件,店裏的快遞員有107人。員工關懷、隊伍建設、售後服務……在運營主管的新崗位上,何修傑把門店打理得井井有條,收入也比之前增加了不少。

  在浙江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像何修傑這樣利用業餘時間提升學歷的員工還有400多人,198人獲快遞員工高級技工認定,公司大專及以上學歷員工佔比持續提升,多名員工完成了從一線小哥到基層管理人員的職場蛻變。

  依託全國總工會開展的求學圓夢行動,浙江省總工會與順豐合作,在相關院校設立“小哥學院”,根據快遞小哥們的實際需求設置專業、聯合辦班,既有線上課程,也拓展出“線下教室”,助力新就業群體實現學歷技能雙提升。

  晚上9點回到家,何修傑又打開電腦,開始學習。去年9月,他報名參加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的專升本課程,準備繼續深造。成為片區負責人,是他的下一個目標。

  “未來,我們還將持續推動職工學歷技能雙提升行動,助力高素養勞動者隊伍建設,讓更多的新就業群體學歷有提升、技能有突破、發展有舞&。”浙江省總工會相關負責人&&。

 從巡檢員到工匠導師

  “把論文寫在崗位上,收穫實實在在”

  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教室內,工匠導師陳衝在向學員講解開關櫃結構和操作流程。這是全國總工會求學圓夢行動的一堂企業專家進課堂主題課程,陳衝是重慶市電力行業産教融合聯盟的首批工匠導師之一。

  就在幾年前,作為華電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奉節發電廠的集控運行巡檢員,陳衝在廠會議室第一次見到了大學老師。這是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與華電國際奉節發電廠合作組織的首屆學歷提升班,陳沖和40名來自燃料、運行、檢修崗位的企業職工積極報名,成了首批學員。

  在老師的指導下,陳衝參與解決了當時渝東北地區的電網因直流改造面臨孤島運行風險的難題,並以此為題目撰寫了畢業論文。憑藉這篇論文,陳衝被評為優秀學員,後被聘任為工匠導師,從講台下走到了講&上。“把論文寫在崗位上,收穫實實在在。”陳衝説,學員在實踐中需要什麼,就着重講什麼。

  2023年,重慶市電力行業産教融合聯盟正式成立。聯盟依託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通過“引企駐校、引校進企、校企一體”,為産業工人鋪就了學歷與技能雙提升的“高速路”。

  “我們探索出‘工匠導師+專職教師’雙師資模式,企業一線技術人員作為‘工匠導師’,學校專業老師作為‘專職教師’,讓科研與産業有機融合。”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有關負責人陳紹敏説。

  雙師共育機制下,聯盟推行畢業論文課題與現場技改項目相結合的方式,鼓勵學員把課堂學習內容與生産實際結合起來。兩年多來,聯盟創新攻關1269項,獲得專利505項,創新成果轉化348項;幫助800多名專科學歷工人實現學歷提升,超30萬人次在崗企業工人接受過培訓。

  “這項改革有成效,正逐步向重慶市其他行業輻射。”重慶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余季平説。今年,重慶市總工會已牽頭成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及智能製造、燃氣地質、化工醫藥等行業“産教融合聯盟”,推動川渝等地100所高校與1000家重點企業深度聯動。計劃在3年內,支持1萬名産業工人學歷提升、助力100萬名産業工人技能升級。(記者  白光迪  竇  皓  王欣悅)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