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小學有了AI課-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4 09:08:51
來源:半月談網

鄉鎮小學有了AI課

字體:

  與AI一起創作一首歌曲,讓AI繪製出想象中的生日賀卡……這個學期,江西省蘆溪縣不少學校新設了AI課程,在與AI親密互動的過程中,孩子們認識了AI,喜歡上AI。

蘆溪鎮中心學校的學生們正在上人工智能通識課程 崔璐 攝

  “這門課程讓我認識了AI”

  “我家有一隻小狗,它每天都會汪汪叫……”教室裏傳出稚嫩的童音,原以為是學生們正在上音樂課,走進才發現,這是一節人工智能課的課堂,歌唱者是多媒體大屏裏的AI同學。“同學們,AI好玩麼?”老師問。“好玩。”學生們齊聲回。

  這一幕來自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蘆溪鎮中心學校三年級三班。據蘆溪鎮中心學校校長劉曉琴介紹,今年春季學期,學校為三、四年級學生引進了飛象人工智能通識課,採用項目式的教學模式,由線上名師與線下老師合作完成。學校本部及所轄的兩個村小共24個班級900多名學生每週都會上一節人工智能課。

  不少學生認為,人工智能課程的內容趣味性強,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知道了什麼是AI,以及AI技術的廣泛應用。

  “我很喜歡最近上的一節‘驚喜生日會’,AI不僅可以把我想象中的生日賀卡製作出來,還可以根據每個人的特點策劃個性化的生日會,我覺得很有趣。”四年級學生嚴悠悠説。

  三年級學生彭萣銓説:“這門課讓我認識了AI,它就像一個人,可以和我們對話,可以自動駕駛、人臉識別,還可以把我們的想象變成現實呈現給我們。”

  老師們對孩子們的變化也頗為欣喜。老師鄒琪説:“學生一開始覺得這門課特別‘高大上’,上完幾節課之後,他們覺得AI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一些學生課後會主動下載AI軟體設計圖片或表情包跟同學們分享。”老師倪江説,有些孩子和AI對話的時候,提出很多天馬行空的問題,甚至難住了AI。

 “數字公民”培養要從娃娃抓起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面對新形勢,如何把握契機,培養能夠駕馭這一新技術的“數字公民”,成為當下教育改革的重要課題。

  2024年11月,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要求探索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實施路徑,並明確了中小學加強人工智能教育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以培育具有創新潛質的青少年群體。

  作為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的蘆溪縣積極落實文件精神,經過統一部署,今年春季學期在全縣小學三、四年級全面試行開設人工智能課程。蘆溪縣目前共有13所學校引進飛象人工智能通識課,覆蓋學生4000余名,蘆溪縣教育局統籌資金統一購買課程。

  課程開設以來,師生反饋良好。但探索之初,當地也面臨一些難題。

  “作為學校而言,我們最大的擔憂來自師資。這是一門新興課程,有些年輕老師願意承擔這門課程的教學,但也擔心自己專業性不夠,拿不準課程標準的核心。”劉曉琴坦言。

  為解決師資水平不足的問題,蘆溪縣教育局牽頭,組織教師參加培訓。各學校在購買課程資源後,也與飛象團隊積極對接,幫助教師掌握教學內容。

  蘆溪鎮中心學校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吳楓柳介紹:“我們選擇與飛象星球科技公司進行合作,他們的課程採取的是雙師模式,即線上老師和線下老師合作,專業性知識主要由線上老師傳授,線下老師配合線上老師組織學生活動的同時,也能提升自身專業能力,這為我們大大減輕了師資水平不足的壓力。”

  AI教育普及還需多方協同

  “2030年前在中小學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關於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明確提出。

  近年來,江西一些中小學積極營造人工智能教育環境。如,撫州市臨川區第五實驗學校開設科技小課堂,通過倣生四足機器人表演、模擬操作等活動激發學生興;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建設人工智能教育實踐基地,面向全縣中小學生及教師開放。

  一些地方將進一步推進人工智能教育實踐。蘆溪縣教育局局長羅谷蘭&&,下一步將人工智能課程的開設範圍由小學三、四年級向其他年級拓展,繼續提升授課老師的專業水平。

  受訪者認為,在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的過程中,專業師資和課程內容是教育薄弱地區面臨的共性卡點,宜構建多方協同機制,加強相關師資隊伍建設、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蘆溪縣教育局班子成員成文輝呼籲,加大對人工智能授課老師的身份認同。人工智能課程是一門新學科,不少學校目前這門課程的任課老師是由其他專業學科背景的老師轉崗培育而來。為提升這部分老師的工作積極性,宜在職稱評定、教學評價等方面將其在人工智能教學領域取得的成效作為依據。

  北京飛象星球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當前人工智能技術迭代日新月異,公司課程體系將緊密追蹤技術前沿,動態更新知識內容。該負責人建議:深化校企協同育人機制,聯合開發體系化的人工智能通識教育課程;深化校際共享,確保優質教育資源能夠覆蓋更多學校和學生群體。(半月談記者 崔璐)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