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華網高考情報局丨電子科技大學:“1校2碼3地,2升2增4穩” 培養高精尖缺 “新工科+”深度交叉融合培養-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6/22 10:00:00
來源:新華網

2025新華網高考情報局丨電子科技大學:“1校2碼3地,2升2增4穩” 培養高精尖缺 “新工科+”深度交叉融合培養

字體:

  新華網北京6月22日電 日前,電子科技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林鵬做客2025新華網高考情報局,為考生和家長介紹學校2025年本科招生與人才培養亮點。

  Q1:請您簡要介紹學校基本情況。

  電子科技大學坐落於成都,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所電子信息類高等學府。2017年進入國家建設“世界一流大學”A類高校行列,2022年入選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

  學校已成為一所以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為核心,以工為主,理、工、管、文、醫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學,成長為國內電子信息領域高新技術的源頭,創新人才的基地。

 Q2:學校目前有哪些優勢學科和特色專業?

  電子科技大學的優勢學科與特色專業主要集中在電子信息領域。

  學校有16個學科進入全球ESI的前1%,其中工程學、材料科學和化學進入全球前1‰行列,計算機科學更進入全球前萬分之一,位列全球第4位。

  在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學校“通信工程”位列全球第3位,“遙感技術”位列全球第4位,“計算機科學與工程”位列全球第14位,“儀器科學”位列全球第14位。

  在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中,我校15個專業獲評A+,23個專業獲評A。A+及A專業涉及36個本科招生專業,佔本科總招生專業數的85.71%。

 Q3: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有哪些創新舉措和培養項目?

  一、學校主動布局建設新工科專業生態圈,建設瞄準“卡脖子”技術的專業。建設“智能+”新興交叉融合專業。

  二、以“喚起好奇、激發潛能”為核心,全面實施工程教育改革一攬子計劃。核心是“喚起好奇、激發潛能”,實施“始於新生、貫通四年、逐級挑戰、覆蓋全體”。目前,學校認定“示範課程”191門,建成國家級一流課程69門。

  三、學校突破常規,實施科技、人才、教育一體化,推進科教融匯,産教融合,助力拔尖人才脫穎而出。

  四、面向國家戰略需求與産業需要,改革培養模式,用幾個關鍵詞來概括:

 1.人才培養“特區”:包括“成電英才ECE領軍計劃”“國家珠峰計劃”“雙A聯合學士學位計劃”以及“林為幹班”“壹係壹班”“雄鷹班”等不同層級、不同規模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致力於激發創新引領潛質,培育未來創新引領性人才。

  2.“高精尖缺”:集成電路“強芯鑄魂”特別行動計劃超常規培養能夠勝任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集成電路領域拔尖創新和領軍人才。

  3.交叉融合:“新工科+”深度交叉融合培養模式,這裡麵包括跨校的“工科+經濟學”“工學+藝術學”雙A聯合學士學位項目,四大學科交叉融合的“人工智能+”雙學位培養計劃,“管理-電子工程”複合培養實驗班等。

  對拔尖創新人才項目,為大家分享三個頂尖人才培養的實驗班及“人工智能+”雙學位培養計劃。

 一是“ECE領軍計劃”,招生專業名稱為“電子信息類(‘成電英才’電子與計算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計劃)”,在部分省份擇優錄取30人。該計劃聚焦電子和計算機優勢關鍵核心技術領域,跨學院、跨學科、跨專業深度交叉融合,“大團隊、大科研、大教授”全程深度參與,大科研引領項目式學習和科研實踐,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範式。並且學生可在包括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等18個優勢本科專業中任意自主選擇本科畢業專業。

 二是“珠峰計劃”,招生專業名稱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家‘珠峰計劃’拔尖人才實驗班)”,在部分省份擇優錄取13人。該計劃旨在培養計算機科學領域世界一流科學家。

  三是“雙A”實驗班,招生專業名稱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金融與區塊鏈金融‘雙A’聯合學位實驗班)”,這個實驗班在全國部分省份擇優錄取27人,培養具有跨界創新能力的創新型金融科技精英。

  此外,我校還打造了“人工智能+”複合型創新人才雙學位培養計劃,相關專業涉及全校8個學院,該計劃旨在培養工學、理學、文學、管理學相關的複合型精英人才,採用雙學位培養模式,畢業時達到相應條件可獲得兩個學士學位。

Q4:學校在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有什麼樣的特色和舉措?

  學校已與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余所大學、科研機構、企業建立友好合作關係,同一批國外知名高校簽署了學生交流及聯合培養協議。與英國牛津大學、美國加州大學等世界名校建立長期合作關係。40%的本科學生在校期間有海外學習經歷,學生長短期留學目的地覆蓋近50個國家和地區。學校與格拉斯哥大學、麥吉爾大學、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等建立了本碩博層次的多個合作辦學項目。

  Q5:學校今年的招生政策是怎樣的?

  2025年,學校招生政策可概括為“1校2碼3地,2升2增4穩”

  “1校2碼3地”:我校在2025年將以“電子科技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兩個名稱和代碼進行招生;兩個代碼下的招生專業沒有重復,學生享受到的教學資源和師資力量是相同的,畢業文憑沒有區別。對於教學培養地點,我校電子科技大學代碼和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格拉斯哥學院招生的學生將在清水河校區進行培養,信息與軟體工程學院招生的軟體工程相關專業以及醫學院的臨床醫學和護理學專業招收的學生將在沙河校區進行培養,格拉斯哥海南學院招收的學生將在海南陵水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進行培養。

  “2升2增4穩”:“2升”是指英才實驗學院的招生專業2025年進行了升級,將重點聚焦電子和計算機(ECE)關鍵核心技術領域,並以“電子信息類(‘成電英才’電子與計算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計劃)”的名稱在部分省份本科批進行招生。另外,2025年我校升級推出“人工智能+”複合型創新人才雙學位培養計劃,招生專業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7個專業,涉及工學、理學、管理學和文學4大學科。

  “2增”是指2025年我校招生專業和招生計劃均有增加。一方面,學校強基計劃新增“信息與計算科學”和“數理基礎科學”2個專業;同時,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新增“電子信息工程(科技與藝術聯合學位實驗班)”專業在本科批進行招生。

  另一方面,我校今年招生計劃有所增加,首先,我校2025年總體招生計劃有所增加,總體招生規模5150人,較2024年增加了100人;其次,我校2025年強基計劃招生人數也有所擴充,共招收80人;第三,我校在第五批高考改革落地省份以及其他部分省份的招生計劃有所增加;第四,我校格拉斯哥海南學院的招生計劃會增加至240人。

  “4穩”是指我校4項非常穩定的招生政策:

  第一,我校在平行志願批次招生政策維持穩定,進檔比例控制在105%以內。對實行平行志願的批次,進入調檔線的考生在政體合格,服從專業調劑的情況下,進檔不退;

  第二,轉專業政策維持穩定,我校為在校生提供兩次成功轉專業的機會,轉專業政策為“轉出無門檻,轉入有要求”;

  第三,大類招生維持穩定,我校持續穩定推進與實施大類招生;

  第四,“雙0政策”專業錄取政策維持穩定,即0專業級差,也就是不設專業級差,同時0冷門專業。

  此外,在各按專業組投檔的高考綜合改革省份中,我校2025年設置的專業組非常“乾淨”,組內專業除了臨床醫學和護理學外,其餘專業全部和電子信息領域強相關。同時,我校招生的專業可以説“強勢專業很熱門,熱門專業很強勢”。

  專業組設置方面,“電子科技大學”代碼的理工類專業除在四川設置3個物理類專業組,在河南、安徽、陜西設置2個物理類專業組外,其餘省份均為1個專業組;針對文史類專業,我校將只設置1個專業組。

  “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代碼將設置5個專業組,分別是軟體工程專業組,臨床醫學專業組、護理學專業組、格拉斯哥學院專業組、格拉斯哥海南學院專業組。

  在選科要求方面,我校理工類專業和醫學類專業選科要求為“物理+化學”,文史類專業選科要求為“僅歷史”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