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華網高考情報局丨四川農業大學:生物農業特色鮮明 科研就業雙軌並進-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6/15 08:05:00
來源:新華網

2025新華網高考情報局丨四川農業大學:生物農業特色鮮明 科研就業雙軌並進

字體:

  新華網北京6月15日電 日前,四川農業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廖鵬做客2025新華網高考情報局,為廣大考生和家長介紹四川農業大學2025年本科招生與人才培養亮點。

  Q1:請簡要介紹學校的基本情況。

  四川農業大學是一所擁有119年辦學歷史的“雙一流”建設高校,以生物科技為特色、農業科技為優勢,多學科協調發展。學校現有雅安、成都(溫江)、都江堰 3 個校區,按學科專業劃分,除專業不同外無其他區別,畢業證和學位證完全相同。

 Q2:學校的優勢學科和特色專業有哪些?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特色鮮明。學校現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和共建的全國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學科2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0個。截至目前,學校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個、二級學科6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0個、二級學科95個。2005年學校被確定為全國援疆學科建設計劃40所重點高校之一。作物學為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5個學科和1個學科分別入選四川省“雙一流”建設貢嘎計劃建設學科和培育學科。

  重點學科及專業名單:

  國家級特色專業(10個):農學、動物科學、動物醫學、林學、園藝、農業資源與環境、草業科學、農林經濟管理、茶學、園林。

  國家級重點學科(含培育學科)(4個):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作物遺傳育種、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預防獸醫學。

 國家級一流專業(23個):農學、動物科學、動物醫學、林學、食品科學與工程、植物保護等。

  省級一流專業(25個):茶學、土木工程、藥學、木材科學與工程、經濟學、農村區域發展、化學生物學、食品質量與安全等。

  學校74個招生專業涵蓋了10大學科門類,且實現了所有本科招生專業碩士點全覆蓋。

  Q3:今年學校招生政策有哪些亮點和新變化?

  招生計劃:總計劃9460人,較去年增加130人。

  體檢要求: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明確不予錄取情況並寫入招生章程。

  Q4:如果考生對錄取專業不滿意,進入學校後是否可以轉專業?

  可以,學校為學生提供轉專業和輔修學士學位的機會。

  2025級新生轉專業政策調整如下:

  轉出不受限,轉入有要求。可申請轉入符合高考選考科目要求的三校區任何專業。藝術、體育、中外合作辦學類專業僅限同類專業內互轉。各專業接收轉入學生實行總量控制。

  兩次轉專業機會。每年春季學期(第二或第四學期)統一開展轉專業工作,學生可申請填報兩個專業志願。

 Q5:請介紹下畢業生的就業以及升學情況如何?學校有哪些具體舉措?

  學校近年來畢業生就業質量穩步提升:部分畢業生成功升學,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雙一流”高校錄取;一批同學通過選調生、公務員考試或進入事業單位、國企及金融系統;另一批進入世界500強、行業領軍企業及上市公司。

  學校始終堅持“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理念,以服務畢業生充分高質量就業為目標。

  一是構建協同聯動機制:校內推進校、院、班三級聯動,發揮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專業教師、就業秘書、班主任作用,多級協同,持續建強“三全育人”的高質量就業服務工作體系。

  二是做實分類指導服務:全面開展就業情況動態跟蹤調查,建立一對一動態幫扶&賬,按照“一人一檔”“一人一策”精準開展就業幫扶,學校連續多年編寫《畢業生選錄指南》,針對不同就業意向的畢業生群體分類精準開展生涯起航等就業指導活動,進一步提升畢業生就業能力。

  三是持續強化校內外聯動:充分利用合作企業和優秀校友等資源,定期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拓寬就業服務渠道,為同學們提供更多更高質量的就業崗位,真正實現讓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的目標。

 Q6:四川農業大學的學風校風如何?

  川農大學風以務實、嚴謹、創新為核心,秉承“愛國敬業、艱苦奮鬥、團結拼搏、求實創新”的川農大精神,注重實踐實操。學校構建濃厚科研育人生態,實施科研導師制,國家級/省級實驗室全面開放,每年超40%本科生參與科研訓練,近年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挑戰杯”等賽事中屢獲金獎。

 Q7:考生報考時需要注意什麼,您對考生填報志願有什麼建議?

  六個關注:關注招生政策、招生計劃、近三年錄取分數(位次)變化、特殊類型招生、國際合作辦學、畢業生畢業去向。

 三個了解:了解高校辦學層次、辦學性質、辦學實力和水平;了解高校學科專業設置情況;了解平行志願的填報方法和技巧。

  考生填報志願需遵循“三匹配”原則:一是學科特長匹配,需結合中學優勢學科選擇專業主幹課程,如生物特長者可優選生物技術、動物醫學等生物類特色專業;二是興趣導向匹配,建議通過想報考學校的官網了解專業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避免家長代辦或盲目跟風;三是性格特質匹配,需考量專業與性格適配度,如內向考生慎選市場營銷等人際密集型專業,感性特質者需斟酌法學等理性要求高的專業。

  填報建議:其一,院校層次優先,高分段優先衝擊更高層次院校,同層次院校側重選擇該校特色專業或個人興趣專業;其二,志願填報需用足每個專業志願,建議勾選"服從專業調配"以增加錄取概率,降低退檔風險。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