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過戰略性人才職稱評審學校提名制度這一超常規方式,“95後”葉紫薇從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破格晉陞為教授。
4月2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專程來到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為葉紫薇送上聘書,鼓勵青年教師們繼續以學術科研為志業,奮力為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張東剛説,“葉老師,祝賀你破格晉陞為教授,希望你在學校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氛圍中,做好新文科、新農科、新工科有機融合的研究,始終做面向三農問題、面向農業強國的真科研,繼續傳承紅色基因、堅持立德樹人,早日成長為引導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
據了解,葉紫薇博士畢業於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主攻農業生物經濟方向,尤其關注生物育種技術的經濟、環境問題及相關政策研究。她用交叉學科思維破解農業政策難題,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將生物育种經濟研究寫進Science,取得中國農林經濟管理學科的歷史突破。
葉紫薇的研究不僅扎根中國現實,還以國家需求為導向探索世界前沿問題,“農林經濟管理學科具有鮮明的實踐和問題導向,需要在和政策聯動中推動學術成果落地,只有身處本土研究和現實發展大局,才能及時感知並解決國家的需求,運用專業知識服務社會發展。”
近年來,中國人民大學持續深化人事人才評價制度改革,充分發揮人才發展規劃的引領作用,加速構建具有中國人民大學特色和示範效應的高等教育人事人才工作體系。
“95後”葉紫薇破格晉陞教授,從啟動提名程序,到召開學院-學部-學校學術委員會,再到學校審議通過,堅持嚴格程序和標準。這是葉紫薇的故事,也是中國人民大學近年來開展人事人才評價體系改革的又一嶄新注腳——重視人才、渴求人才、激發人才,讓青年人才在創造期、成長期,持續不斷地得到更好的尊重、培養和發展。
據介紹,2023年,青年教師高昊宇在入職四年後破格晉陞教授,成為中國人民大學進入新世紀以來自評的最年輕教授、首位“90後”教授。其他3位破格晉陞教授人選分別為34周歲(2位)和35周歲,均係在各自學科脫穎而出、取得突出成果的優秀青年人才。
在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看來,“高校人才隊伍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良好的人才生態既是人才的‘孵化器’,也是大學的重要‘軟實力’。為構建一流的人才生態,必須聚焦於把好引進關、營造優良環境,並且深挖動力源泉,以此厚植一個群賢畢至、競相進步的肥沃土壤。”
重塑多層次、全鏈條的人才發展格局,構建涵蓋多種類型成果認定方式的人才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開闢多元化、可選擇的人才發展通道……中國人民大學開放各類晉陞通道,既鼓勵競爭又尊重貢獻,讓各類人才各行其道、互不干擾,使每一位教職工幹事有“勁頭”、拼搏有“盼頭”、事業有“奔頭”,真正實現人才“出得來”“接得上”“撐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