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項國家教育教學成果獎能走多遠——從“小學語文主題教學論——理論重塑與實踐創新”研討會説開去-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1/04 17:30:04
來源:新華網

十年,一項國家教育教學成果獎能走多遠——從“小學語文主題教學論——理論重塑與實踐創新”研討會説開去

字體:

  新華網北京11月4日電 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單篇經典《書戴嵩畫牛》,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識字教學《葡萄溝》,整本書閱讀《西游記》……11月1日上午,走進清華大學附屬小學雙清苑校區的教室,一堂堂生動活潑的語文教學課,引人駐足。

  這些經典課例是正在這裡舉辦的“小學語文主題教學論——理論重塑與實踐創新”研討會的展示內容,詮釋了清華附小躬耕十年收穫的語文教學成果。

  2014年,由清華附小竇桂梅校長領銜的小學語文主題教學,榮獲首屆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十年來,清華附小依託這一成果,不僅為第九次課程改革提供典型經驗,培養起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團隊,還將優質教學資源與教育成果輻射到全國多地。

  主題教學的團隊代表、海淀區未來名師胡蘭通過博士研究生的學習,推動了主題教學中“工具撬動”校本特色的形成。她的專業成長反映了基礎教育在課堂育人中與時俱進的探索實踐,讓眾多聆聽者深受 啟發。

  “從主題教學中來,又將主題教學的接力棒一棒一棒往下傳遞。一位位未來名師,就在教學創新的沃土中成長起來。”海淀區教工委副書記吳謹説。

  “語文立人,讓兒童站立語文教育的正中央是這套教學成果行穩致遠的核心理念。”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翟博指出,這一成果之所以能夠摘取國家獎,是因為其立足學科,把教育研究昇華到生存方式、生命教育的高度,沉澱富有民族性、本土性、獨特性和創新性的理論與經驗。用幾十節典型性課例、上百篇文章與多次專題研討,形成了基礎教育領域“扎根中國大地、引領教學變革”的當代中國語文教學範式,為落實新課標理念提供了“行動方案”,也為廣大一線教師創生了轉化與深化新課標的“普適經驗”。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教育學會、海淀區教育委員會、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海淀區上地學區管理中心主辦。

  會上發布了竇桂梅的主題教學著作《小學語文主題教學論——理論重塑與實踐創新》和《小學語文主題教學發展綱要(2025—2035年)》。竇桂梅&&將持續推進、不斷拓展主題教學成果推廣,實現輻射範圍進一步覆蓋新疆、青海、雲南、吉林等地區的邊遠學校。

  來自北京郊區縣、河北石家莊、河南濮陽、內蒙古包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清華附小國家教育成果應用推廣區的800多名中小學校長、教師和教研員參加會議。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