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17歲的林宇翔,去年在全國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瓷磚貼面項目比賽中奪得冠軍,並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成為他的家鄉——景寧首位學生“全國技術能手”。如今,他還進入了世界技能大賽瓷磚貼面項目國家集訓隊,為參加世界技能大賽(7進1選拔)而集訓備戰。
從山區小縣的職教學生到全國冠軍,林宇翔的“冠軍誕生記”一路走來並不容易,這背後有他自己的勤懇努力,也有父母的悉心教導和默默支持。在陳知興夫婦的觀念裏,“成才的方式有無限種”,所以他們對孩子的教育總是有耐心,在孩子跌倒時做他的引導者,在孩子追夢時做他的支持者,用陪伴與理解,助其展翅高飛。
中考失利不氣餒,從孩子特長找突破口
林宇翔的父親陳知興和母親王麗紅,長年在外地工作維持生計,他和姐姐從小是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林宇翔一直成績平平,初一那年,父母為陪他求學,關閉了外地的小店。初二那年,林宇翔在父母的支持下開始提起畫筆學習美術,並且希望通過美術特招考上當地的普高。“讀一所普高,再考一所大學,接着找一份穩定體面的工作”是當地大多數家長對於子女的期望,也是林宇翔原本努力的方向。
雖然美術特招分數獲得了60多分的加分,但偏科嚴重的林宇翔並未拿到普高的入場券,這也成了擺在這個十幾歲少年面前的一道坎。“他那時候確實很失落,我們知道孩子心裏着急,就一直在查資料,幫他選學校選專業。”那一年,浙江建設技師學院在景寧創辦了民族分院,父母根據林宇翔自己的興趣、特長、未來職業規劃等因素綜合考慮,建議他填報該學校的“建築施工”專業,並對他説:“中考雖然失利了,但是你的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去學一門自己喜歡的技藝,一樣可以成為人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父母的鼓勵讓林宇翔走進了浙江建設技師學院景寧民族分院的校門,成為了該所學校第一屆“建築施工”專業的學生,林宇翔也開始了與抹泥刀、水泥、膠泥、磚塊相伴的學習生活。
全國冠軍不是終點,全力支持出戰世界大賽
林宇翔從小就有很強的動手能力,這與父親的親身示範和悉心教導密不可分。在家中,父親總擔任着“維修大師”的角色,家裏的大小家電一旦“罷工”,父親便會在網上找教程、購買工具,自己研究維修方法把家電修好。“現在網絡這麼發達,免費的學習資源又多,只要想學都會有辦法。”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父親的鑽研能力和動手能力都很強,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林宇翔小學起便喜愛動手“鼓搗”和研究,還在老師的指導下成功製作了一輛遙控車,這在小小的林宇翔心間種下了“雙手似乎有魔力,能夠創造奇蹟”的種子。
入讀浙江建設技師學院景寧民族分院前,父母曾鼓勵過林宇翔,説學院有不少學長在全國乃至世界級的比賽上取得過優異的成績,讓他可以朝着這個方向努力。入學後,林宇翔將學長崔兆舉視為自己的偶像,對於學長在第44屆世界職業技能大賽中獲得瓷磚貼面項目世界冠軍的成績,林宇翔更是欽佩不已。
“孩子説他也想得冠軍,我相信他可以。”母親王麗紅是林宇翔最好的朋友,她總是認真傾聽林宇翔分享自己的校園生活,對於林宇翔的冠軍夢也是全力支持,“我相信你可以”成為了一股力量,支撐着林宇翔挺過了無數個因體力不支、技術不熟、手掌受傷等原因想要放棄的瞬間。
“很會吃苦”是周邊的老師同學對林宇翔的評價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在瓷磚貼面項目中,身高165cm、體重108斤的林宇翔體力上並不佔優勢,他通過每天長跑、做俯臥撐來增強體能。在技術瓶頸期,他通過每天苦練10小時來精進技藝,甚至會因睡前復盤技術而半夜跑去實訓室鑽研到凌晨,以“笨鳥先飛”的堅持圓了自己的全國冠軍夢。
全國冠軍並不是終點,林宇翔希望自己能用專業知識和技能傳承工匠精神,能夠實現代表國家出戰世界大賽的願望,父母依然在其身後,以全力支持的姿態托舉着他朝更大的目標更遠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