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21日電 近日,北京理工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王浩宇做客新華網2023高考情報局,圍繞學校招生政策、優勢專業等展開介紹。
Q1:請您簡單介紹學校的基本情況和科研優勢。
王浩宇:北京理工大學創辦於1940年,是中國共産黨創建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也是新中國第一所國防工業院校。學校首批進入“211工程”,首批進入“985工程”,首批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現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
建校80餘年來,學校一直秉承“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為國家輸送了30余萬名高層次人才,有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的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彭士祿先生,被譽為“中國預警機之父”、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小謨,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謝光選,“中國槍王”、中國工程院院士朵英賢等眾多傑出人才。80餘年的育人實踐充分證明,北理工培養了一代又一代愛國、立志、求真、力行的領軍領導人才。
可以説,北京理工大學目前正處於歷史發展最快的幾個時期之一,學校各項事業均取得顯著成效,科研、人才、學科等各項辦學指標顯著提升,發展勢頭迅猛,未來潛力巨大。2022年,學校人均科研經費超過200萬,全國高校第一,國家重點領域多個專項項目數、經費數,全國高校第一;國家重點領域基礎加強重點項目累積數,全國高校第一;2022年牽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批經費、國家社科基金獲批重大項目數均位列工信部屬高校第一,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Q2:請您介紹一下學校的師資情況和學科情況。
王浩宇:師資方面,學校深入推進人才強校戰略,堅持全球視野匯聚英才,高層次人才隊伍規模穩步擴大,質量顯著提升,結構持續優化。現有兩院院士39人,“十三五”以來,新增選兩院院士6位,國家級學術領軍人才實現翻番、優秀青年人才增長16倍,高層次人才佔比提升到20%,一流師資量質齊升,高端人才薈萃“集結號”初顯成效。
在學科方面,北理工始終瞄準“高精尖缺”,實施學科優化戰略,努力打造學科“珠峰”,經過多年發展和積累,已經形成了理工並重、理工融合,“工理管文醫”協同發展,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學科布局,並堅持實施“頂尖工科、優質理科、精品文科、新興醫工”的學科建設方針。
Q3: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有什麼特色舉措可以關注?
王浩宇:2023年學校繼續穩步推行大類招生,學生入校後,按照“厚基礎、寬口徑”的培養模式,在加強基礎和通識教育的同時,進一步增強他們對專業的認識和了解,一年之後再根據學生興趣和專業要求,在大類專業所覆蓋範圍內,採取志願優先、參照大一學習成績的方式進行專業確認。
1.新增協和醫班、李澤湘班
(1)協和醫班:北理工依託徐特立學院和醫學技術學院成立“協和醫班”,將從新生中選拔本科生,由北理工和協和醫學院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共同選配導師進行聯合培養。對於符合培養要求的畢業生,按照4(本科)+4(直博)方式進入協和醫學院學習,分別在醫學、公共衞生、生物醫學工程等六個方向進行深造。
(2)李澤湘班:北京理工大學依託徐特立學院和自動化學院(機器人工程專業)成立“徐特立英才班之李澤湘班”,將從新生中選拔本科生,由國際機器人與自動化領域專家李澤湘教授指導,協同北京理工大學多學科專家團隊,匯集學術界、工業界、創投界先進育人資源,着力鍛造學生創新意識與科創能力。對符合培養要求的本科畢業生,按照4(本科)+3(碩士)方式本碩打通,培養能駕馭“硬核”科技與産業發展雙向需求的卓越工程師與行業創新創業領軍人才。
2.打造9類入校選拔特色班
學校設有徐特立特色班、數學基礎學科拔尖班、全英文班、聯合學位班等9類入校選拔特色班,為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打造多元培養&&。
3.建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特區
近年來,學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成果顯著,打造人才培養特區,成立的徐特立學院,是國內最早建立的榮譽學院之一。特色是本碩博貫通培養、專業任選、小班化、導師制。
為響應國家號召,學校於2021年成立了以“精工”命名的未來技術學院,由我校黨委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軍親自擔任院長,培養能夠有效解決“卡脖子”技術問題的“智能無人+”戰略領域領軍領導人才,打造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戰略高地。特色是全院士導師、本碩博貫通培養、頂尖優勢資源。
4.推行書院制育人
學校推行“書院制”育人,將價值引導貫穿知識能力培育全過程,實現專業教育和素質教育有效結合,實現“育才”向“育人”的提升。北理工注重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為學生配備六類導師,營造出“與大師為伍,與學生為伴”的學習成長氛圍。
5.建立延河聯盟育人共同體
2019年,北理工牽頭九所誕生於延安的知名大學,建立了“延河聯盟”,共同打造協同育人機制,實現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同學們將有更多的機會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6.增加雙學位項目
用雙學位項目提升複合型人才的培養能力,集中打造“X+雙碳”、“X+AI”、微納材料和製造等新方向。
在原有工商管理、法學、經濟學、人工智能4個輔修專業的基礎上,學校近年新獲批了11個雙學位項目,主要為“理+工”和“理+工商管理”,在“理學與材料菁英班”大類中招生,同學們可以在大一結束專業分流的時候直接分流進雙學位,為學有餘力的學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培養&&。
Q4:學校今年是否有新增專業?請您介紹下相關情況。
王浩宇:我校近年來新增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製造工程、網絡空間安全、智能無人系統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智能感知工程、密碼科學與技術、機器人工程、金融科技、量子信息科學11個新專業。
這些專業都依託學校優勢學科,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站在世界前沿科技領域高度上全新打造的,無論是學術科研背景,還是未來發展前景,都屬於國家重點建設和熱門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Q5:今年學校的招生政策是否有變化?
王浩宇:北理工的招生政策一向是非常人性化的,我們以學生為本,為了讓考生能夠進入到心儀的專業,今年我們也將繼續實施“你的高考專業志願你做主”的招生政策,對於大部分省份的高分考生直接滿足第一專業志願,對於提檔的考生保證滿足前幾個專業志願之一,具體可以與我們各地招生組詳細諮詢。
Q6:學校的就業情況怎麼樣?
王浩宇:北京理工大學畢業生競爭優勢明顯,職業生涯發展前景廣闊。畢業生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就業為主,學校為航天、航空、兵器、電子、信息通信、裝備製造、互聯網等行業輸送畢業生數量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據統計,32%的畢業生去到了科研機構(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中電科等),25%的畢業生去到了互聯網和通信企業(華為、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百度),13%去到了高校和教育行業,10%去到了金融商務行業。
學校的本科生深造率超過了66%,保研率也位居全國前列。學生國內深造比例約56%,其中超過90%的學生去往清華、北大等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繼續深造。
Q7:高考志願填報是學生和家長共同關注的關鍵點,對於志願填報,有哪些建議給到學生和家長們?
王浩宇:考生在進行志願填報時,要對照院校專業組的科目要求,同時結合本人興趣、愛好及國家未來發展需求選擇專業方向,並適當參考往年的高校錄取位次及其優勢專業進行院校選擇。
選考科目方面,今年有一點變化,希望考生們注意一下。對於所有“3+1+2”模式的新高考改革省份,學校的“理學與材料菁英班”專業大類的選考要求由以往的“物理+化學”變更為“物理+不限”,這樣也就擴大了招生覆蓋範圍,給同學們提供了更多的可選擇性,對該專業大類感興趣的考生可自主填報。
北京理工大學經過八十多年風雨積澱,能保留到現在的都是精品優勢專業,我們的每一個專業大類都有非常強大的專業背景和學科實力,北理工所有的專業都不會讓你失望。歡迎各位考生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