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21日電 清華大學於6月5日成立秀鐘書院,並將於今年開始招生。據悉,秀鐘書院取名來自清華校歌“水木清華眾秀鐘”,蘊含“匯聚各方資源,培育致力於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卓越人才”之意。書院將在全校範圍內聘請由院士名師領銜、知名教授組成的頂尖學者擔任學生導師。近日,清華大學秀鐘書院院長胡洪營做客新華網2023高考情報局,圍繞書院人才培養特色、育人模式、核心課程設置等進行了介紹。
Q1:清華大學秀鐘書院成立的初衷是什麼?
胡洪營:秀鐘書院的成立是落實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重要舉措;是致力於引領全球綠色發展,為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貢獻清華力量的重要舉措。
書院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造就全球綠色發展的引領者為使命,致力於培養深植人類命運共同體情懷、深入理解社會與自然的相互關係、掌握解決全球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的跨學科知識、系統思維能力強、科技創新能力突出的複合型拔尖創新人才。
Q2:秀鐘書院的人才培養有什麼特色?
胡洪營:“通專融合、工管融通,基礎寬厚、多元勝任”是秀鐘書院的培養特色。書院的學生將掌握寬厚的數學、物理、化學、生態、人文、社會、信息與大數據、資源、能源、環境等學科的基礎理論和紮實的工程學、管理學與經濟學等多學科交叉融通的專業知識,具有成為科技創新領導者、綠色産業開拓者和全球治理推動者應具備的多元素質。
Q3:為了實現秀鐘的人才培養目標,書院將採取怎樣的培養模式?
胡洪營:秀鐘書院將在全校範圍內聘請由院士名師領銜、知名教授組成的頂尖學者擔任學生導師。
學院設置能源與氣候變化、資源利用與循環、生態環境與健康、可持續城市與設施、綠色經濟與全球治理等5個多學科深度交叉融通的培養方向。
秀鐘書院着力打造“沉浸式指導、共游式成長,場景式教學、探索式學習,多文化浸潤、國際化培養”等特色鮮明的培養模式,鼓勵學生個性化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Q4:秀鐘書院的課程設置有什麼特色?
胡洪營:課程方面,除了數理化生等基礎理論課程、工程學課程之外,書院將《邏輯與思維》《社會學原理》《經濟學原理》《管理學原理》《生態學原理》等作為學生必修課,體現理工、人文社科交叉融通,特別強調工程學與經濟學、管理學的實質性交叉。
Q5:秀鐘書院的畢業生未來發展有哪些方向?
胡洪營:書院將探索本研貫通式培養,為學生提供寬廣的碩士博士升學機會。
畢業生可持續發展涉及學科多、領域廣,就業圖譜寬、發展空間大。學生可以通過多元化就業,實現多元化的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
畢業生可以在大學和科研院所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創新綠色科技,引領社會綠色發展理念;可以到領軍企業就業,推動傳統行業綠色化轉型、開拓綠色産業;可以到政府部門、國際組織等就職,推動可持續發展和社會治理政策的制定實施和全球綠色發展合作等。
Q6:想要報考咱們秀鐘書院的考生,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胡洪營:招收理科生,高考改革省份,需要選考物理和化學。
Q7:對即將首批入學的學生,您有什麼話想對他們説?您希望他們在未來如何發展?
胡洪營:希望學生們志存高遠,關心、思考未來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並為應對這些挑戰付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