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小學召開了以《多元啟迪智慧 閱讀潤澤人生》為主題的課題現場會。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楊念魯,海淀教科院黨委書記、院長吳穎惠,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雜誌社社長雷玲,北京教科院課程中心李群、趙艷平,字節跳動潭水源教師公益&&負責人高勤麗,海淀區花園路學區焦彤主任、關金英老師等領導和專家參加本次課題研究研討活動,同時參加本次現場會的還有昌平區、海淀區部分學校,山西中陽陽坡塔學校的領導和老師,以及來自全國各地區近50多位校長共同參與了現場會,此次活動通過字節跳動進行了全國公開直播。
會上,李蘭瑛校長做了專題報告《基於現實問題的多元閱讀課程的新探索》,重點從探尋多元閱讀的實施路徑、提煉多元閱讀的策略方法、打開多元閱讀的特色窗口、構建多元閱讀的評價體系等層面進行了深入的解讀。她&&,通過打造適合學生的、全學科參與的基於現實問題的多元閱讀特色課程,期待學生以現實問題為導向、以信息加工為核心,充分閱讀、深度滋養,在書香中陶養智慧和心靈,努力爭做勇於探索、不懼未來的硬核“小航家”。
隨後,北航附小范穎傑老師與六年級五班的同學共同呈現了題為《金字塔有多高》的多元閱讀現場課。范老師從六年級數學教材的閱讀材料入手,引發學生對金字塔高度測量的思考,從學生現有的學習經驗和真實問題出發,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閱讀中,明晰“高”的概念,通過多種方法測量金字塔模型的實踐活動,解決求“金字塔有多高”的真實問題,通過進一步反思課本閱讀材料和實踐嘗試中遇到的問題,進而思考數學的學習與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的&&,從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課堂教學結束後,北航附小的“小航家”們展示了他們在“多元閱讀”活動中的收穫。耿成卓逸、賈翌雯、黃楷薇三位同學在文學作品閱讀中,從興趣出發,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學素養,在閱讀的同時,還嘗試創作不同風格的文學作品,他們的詩歌、小説(片段)得到了與會專家和老師的肯定和讚賞。張月亮和梁瀟兩位同學為大家呈現了在多元閱讀科技創新活動中《探索月球農場的水循環系統》的故事。在探索“月球水循環系統”中,她們通過多元閱讀的方式,了解最新科學研究成果,在設計模型、動手實踐中,不斷完善設計方案,最終實現月球農場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他們設計的“吳剛號月球農場”最終獲得了全國青少年航天創新大賽選拔賽北京賽區一等獎。
現場會最後,與會領導和專家對學校開展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中國教育學會楊念魯副會長:這是一場別具一格的學術交流活動,閱讀能力是一種獲取信息的能力。北航附小通過多元閱讀活動把孩子放在具體的情境當中,培養他們獲取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建議把多元閱讀和項目式學習相結合,進行更深入的跨學科綜合研究。
海淀教科院吳穎惠院長:閱讀並不只存在於語文學科中,通過開展全學科的閱讀孩子們才能夠養成閱讀習慣,提升閱讀素養,“對文字的熱愛是精神豐盈的標誌”,北航附小開展的多閱讀活動,豐富了孩子們的內心,增長了孩子的自信,從容靈動、真實自然的表達,顯示出孩子們已經形成的閱讀習慣和科學精神,這是學生成長的重要支撐,對這方面的研究要進一步堅持並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