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各地春季招聘大幕陸續開啟。人頭攢動的求職人群中,缺乏社會經驗、防範意識薄弱的大學生群體成為一些騙子的目標,他們打着“招工”“介紹工作”的名義對大學生群體實施詐騙。
為幫助大學生朋友們順利從校園步入職場,新華網大學生就業創業公益律師團通過設立公益諮詢郵箱(gongyilvshi@news.cn)、開放新華英才公眾號諮詢入口等方式,為大學生在就業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各類法律問題提供公益援助。
北京市中友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新華網大學生就業創業公益律師團發起人之一夏孫明律師依據實習、兼職、求職、就職、創業等不同的場景中,總結了畢業生朋友們在求職過程中的可能遇到的常見問題,並提供了應對措施:
1、切忌因求職心切被不法分子詐騙錢物。
【溫馨提示:抵押身份證、學歷證,收取任何押金或風險金,或者以服裝費、體檢費、培訓費的名義收取任何費用都是違法的!
應對措施:碰到類似異常情況,應謹慎應對,可廣泛諮詢導師、前輩或者諮詢新華網大學生就業創業公益律師團(gongyilvshi@news.cn)以獲取幫助,還可以撥打12333諮詢。】
2、任何對學歷、性別、籍貫、身高、長相的要求,都是就業歧視。
【溫馨提示:教育部發文要求做好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在各類校園招聘活動中,不得設置違反國家規定的有關歧視性條款和限制性條件。
應對措施:如果遭遇就業歧視,一定保留相應的證據,如聊天記錄截圖、通知郵件等,可以通過人社部門、勞動監察部門舉報,也可以&&新華網大學生就業創業公益律師團的公益律師幫您維護自身平等就業的權利。】
3、沒有經過求職者同意就隨意撤消已發出的OFFER、解除三方協議的做法屬於違約行為,應當賠償求職者的損失。
【溫馨提示:發了OFFER後取消,或者簽了三方協議之後毀約的行為,不僅會給畢業生的求職及心理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甚至會給應屆畢業生帶來其他不必要的損失。
應對措施:投遞簡歷面試、簽訂三方協議之前,多通過網絡搜索應聘單位,關注其歷來的招聘情況,如果該企業經常出現跟畢業生簽了三方協議後毀約的行為,建議慎重考慮。法律上索賠的損失完全無法彌補失去其他工作帶來的潛在風險。】
4、求職者應充分了解自己簽定的勞動合同、勞務合同、實習協議所對應的權益,尤其是要關注自勞動合同上簽定的入職之日起,企業應依法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
【溫馨提示:履行勞動合同期間,不存在試用期不繳納社保和住房公積金的説法。如果不簽訂勞動合同,員工就無法核對自己的崗位、薪資、福利待遇。如遇其合法權益被企業侵害也拿不出相應憑證。所以,法律規定,如果企業超過一個月未與員工簽勞動合同,應當按照員工工資支付雙倍工資的補償。
應對措施:企業應於員工入職當月就為其繳納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如果公司惡意不繳納,可以向公司所在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向包括:勞動監察大隊、社保中心、公積金中心等相關部門投訴,人社部門會很快要求公司整改補繳,否則會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
5、入職後,不存在試用期隨時解除勞動合同的説法。
【溫馨提示: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必須證明員工不符合該崗位錄用條件,如果企業無法提供崗位錄用條件,或者隨意在員工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都是違法、無效的。
應對措施:一旦發生類似合法權益受侵害的情況,及時&&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也可以&&新華網大學生就業創業公益律師團的公益律師。】
大學生富有想象力和激情,是創新創業的有生力量,無論就業還是創業,都是學以致用、回饋社會、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夏孫明&&:“通過進入優質的企業&&獲取相關行業經驗,積累技術與認知後再創業,我覺得是大部分學生‘畢業到創業’更穩妥的路徑。真正的熱愛、對自身技能深深的自信和對這個世界深遠的認知對於創業而言至關重要。”
新華網大學生就業創業公益律師團:
新華網大學生就業創業公益律師團由新華網攜手國內多家知名律師事務所於2022年7月15日在京正式成立,成員遍佈全國主要大中型城市。
新華網大學生就業創業公益律師團通過設立公益諮詢郵箱、定期進行普法活動、開展公益法律援助等方式,幫助大學生規避就業過程中的法律風險,保護合法就業權益,同時,為創業中的大學生提供股權設置、商業模式、商業合同、知識産權、法律法規等援助服務,共同為畢業生就業創業營造良好氛圍。
廣大學子可以通過新華英才微信公眾號,進入“中國就業力”新華英才公益律師團隊頁面,直接&&公益律師團隊諮詢相關問題。&&上線的避坑指南、職場乾貨等優質知識普及視頻,供廣大用戶免費觀看,全方位提升自身維權能力。
新華網大學生就業創業公益律師團公益諮詢郵箱:gongyilvshi@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