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經驗真的越多越好嗎? 線上實習你打了幾份工?-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1/13 08:34:07
來源:新華網

實習經驗真的越多越好嗎? 線上實習你打了幾份工?

字體:

  4年時間,一個人可以做多少事?95後女孩景梓欣用9份實習和兼職經歷交出了自己的答卷。課外輔導機構、酒店、廣告公司、慈善機構……多個行業、線上線下,都曾留下她奮鬥的身影。

  曾有一個月,即將研三的陳文梓十分忙碌。白天,她要去銀行坐班實習,晚上、周末以及其他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她都要查找資料,撰寫報告。如此緊湊的安排,並不是因為銀行的工作多麼繁重,也不是因為她的課業多麼緊張,而是由於除了銀行外,陳文梓還同時在某行業協會做線上實習生,力求將時間的價值調至最大化,快速了解多個行業。

  不同於求職季的就業準備,金融專業的劉蕊直接將實習提前至大二暑假。某券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學校研究所實習生、諮詢公司實習生……短短一個假期,劉蕊三重身份加身。

  和她們一樣,如今選擇多線並行實習模式的學生不在少數。這其中,有的人手忙腳亂,苦不堪言;有的人張弛有度,樂在其中。那麼,他們為什麼會選擇多線並行?多線並行之下,他們的生活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多份實習,加倍體驗

  起初,景梓欣實習的目的只有一個:搞錢。彼時的她,帶着年少特有的倔強,懷揣着對獨立強烈的渴望。她急切地想要大聲宣告:“我長大了,可以賺錢養活自己了!”隨着時間的推移和實習經歷的增加,景梓欣選擇實習的標準也慢慢發生改變。薪資漸漸退居二線,工作挑戰性和公司對實習生的培養逐漸拔得頭籌,以期為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助力。

  “焦慮”是陳文梓選擇實習的代名詞。研三正是即將畢業、走入社會的關鍵時期。未來之路,該何去何從?陳文梓茫然不知。她沒有與本專業相關的實習經歷,對很多職業充滿好奇。此外,考公結果未定,“如果之後想直接就業,只有一段專業相關實習,對找工作幫助不大”。最後,她決定多線並行。

  “實習對於金融專業的學生來説很重要,很多同學在大二甚至大一就開始實習了。”在劉蕊看來,線上實習的任務派發時間間隔較長,可支配時間較多。“閒下來的時候你真的會去看書嗎?可能也不會,而是進行一些娛樂活動。”她&&,既然如此,不如就多找一點活兒,把自己的時間填滿。

  為什麼有的學生會選擇多線並行的實習模式?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工商與人力資源管理系教師來半分認為,這和互聯網等行業的發展以及整體工作環境的變化有關。有些工作不需要面對面,在線上即可完成。而線上實習自由度較大,為學生在短時間內進行多重嘗試提供了可能。“很多人覺得實習越多,擇業時競爭優勢越大。”她&&,由於課業安排或未做好職業規劃等原因,有些人可能無法在理想的時間內獲得時間較長或高質量的實習,就會嘗試多線並行。

  多線並行的難點:尋找平衡點

  多份實習並行,説起來容易,實際操作並不簡單。從時間分配,溝通反饋,甚至再到實習結束後的簡歷撰寫等,考驗不斷,一不小心便會跌入深淵。

  因未及時辭職,意外度過一週多線並行實習期的學生小舟回憶,那段時間十分難熬。“我很害怕兩份工作都做不好,特別是當兩邊的帶教老師同時找我時,我就會手忙腳亂。”

  面對任務衝突,陳文梓顯得淡定許多。她的線上實習每週三上午10點都要開會,正好是她在銀行工作的時間。不忙時,陳文梓就會偷偷跑出去,參加線上會議。咖啡廳、廁所都是她的參會場所。如果正趕上有工作需要處理,陳文梓就會拜託團隊同事,幫忙回答會上的問題。

  雖然兩份工作偶有衝撞,但陳文梓始終沒有告知銀行同事,以免顯得對待工作不認真,但也因此發生了一次愉快的“烏龍”。她的兩份實習同屬於金融行業,線上實習以報告為主。一次,陳文梓打開報告做線上實習的工作,銀行領導路過,以為她在鑽研業務,對她深入學習的精神讚賞有加。

  同樣是被領導發現,景梓欣就沒這麼幸運了。那是她大四時在廣告公司實習期間,也是實習到轉正的考核關鍵期。領導發現她總是在做一些如編輯推文、排版等和實習無關的工作。“有一天,領導很正式地對我説,你應該把時間花在你現在的工作上。”景梓欣深以為然,立即結束了另一份實習。

  在多線並行過程中,如果幾方的任務或時間發生衝突,怎麼辦?來半分&&,學生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站位,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要在完成課業任務的基礎上,再進行實習。“實習的一個前提是,用人單位認為實習生的學歷過關,看重‘大學’的這一部分。如果你恰恰因為實習耽誤了學業,就是本末倒置。”來半分建議,學生可以利用寒暑假進行實習,既可以保證時間,也能避免衝突。

  來半分&&,對於大部分不了解職場的大學生來説,多線並行的實習模式確實是積累經驗、提升能力的一種途徑。但不易於合理分配時間,在學習與實習中尋找平衡也不是件輕鬆的事。“很多課並不是上完就結束了,課外還會有課程作業、小組討論等,這些都是需要花時間去準備的。”如果學生過多投入到實習之中,也許會對學業産生不利影響。

  此外,實習並不是豐富簡歷的唯一途徑,學生沒必要只把目光鎖定在實習上。一些高質量的校內活動,如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經濟案例分析大賽等,不僅可被提煉成項目經驗,還有助於鍛煉學生的團隊意識、溝通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

 事半功倍還是事倍功半

  回顧自己的實習經歷,陳文梓&&,在同樣的時間內能獲取到更多的信息,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景梓欣認為,多線並行可以讓人在短時間內有較大的成長,有利於鍛煉溝通能力和突發事件處理能力。不過,同時想很多事也意味着你無法將精力100%投入到一件事中,最終導致你只學到皮毛,“什麼都會,但什麼都不精”。最重要的是,她發現由於自己將過多的時間投入到工作中,忽視了對家人和朋友的陪伴和溝通。她的朋友説她那段時間十分高冷,頗有些“生人勿近”的意味,脾氣也不太好。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劉蕊&&自己會專注於第一份實習。“我會從第一個月開始就認真幹活兒,及時反饋,有不懂的就問,努力增長見識和鍛煉寫作能力。這樣,實習的收穫會更大。”

  學生尋找實習,受到實習內容、公司背景、學生當前的發展階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來半分認為,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説,由於學習的專業課不多,想要找到專業實習並不容易。“如果你想練練膽子,可以選擇去肯德基、星巴克等服務業工作。在那裏,你可以和人打交道,處理一些特殊事件,接觸社會,有助於提升你的抗壓能力。此外,你還可以通過參加學生活動,積累經驗。”

  至於高年級學生,來半分推薦他們去一些專業度更高的崗位和公司實習。“這裡的‘專業’不一定是你學的專業,也可能是你感興趣的領域或者方向。”通過實習,了解行業與自身的適配度。

  來半分不建議學生採取多線並行的實習模式,“我能理解大家的就業焦慮,但如果學生進入大學後,沒有好好享受特別的教育階段帶給大家的‘財富’,例如讀一些好書,聽一些高質量的講座,而是直接奔着就業去了,是很可惜的。”在她看來,比較好的模式是:學生先把課內的專業,或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學好,夯實基礎,再進行實習。來半分認為,實習可以適當開展,但不應佔用過多的學習時間。

  如果學生堅持在實習時多線並行,來半分建議首先要考慮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如果能夠同時兼顧,這是可行的。反之,則要有所取捨。“如果你無法準確評估自身能力,可以先嘗試多線實習一個月,如果覺得時間安排太緊張,就要馬上調整。”她説。

  如今,景梓欣已在廣告公司正式工作一年。她&&,正是從前的實習經歷,讓她意識到生活和工作平衡的重要性。雖然她現在還是會偶爾接兼職,但不會讓自己過分忙碌,她和家人、朋友的關係也得到了改善。(應採訪對象要求,陳文梓、劉蕊、景梓欣、小舟均為化名)(見習記者 李丹萍)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