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22日電(肖寒)人工智能是開啟智能時代的新動能,其發展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能力的飛躍。3月21日,由新華網主辦的“人工智能應用生態合作夥伴共創會暨AI創新與社會治理思客會”在京召開。會上,新華網發布“人工智能産業創新賦能底座2025首批生態共創産品”,並與多家領軍企業及機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築AI創新生態,賦能千行百業數智轉型。
人工智能應用生態合作夥伴共創會暨AI創新與社會治理思客會現場
多元産品齊發,賦能千行百業智能化升級
近年來,“人工智能+”在與千行百業的深度融合中,不斷拓展能力邊界,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産生深遠影響。今年兩會期間,“人工智能+”被再次提出,並首次以獨立章節形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篇幅明顯增加,部署也更為細化。報告指出,要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本次大會,新華網發布人工智能産業創新賦能底座,通過數據要素、智算統籌、應用使能、安全治理四大核心架構,為政企用戶提供從數據到應用的全鏈路賦能。
新華網副總裁張芮寧發布新華網人工智能産業創新賦能底座
新華網副總裁張芮寧介紹了“新華網人工智能産業創新賦能底座”四大核心能力:“數據要素底座”借助可信數據空間、可信知識聯邦,保障數據主權零風險流轉,實現跨領域跨組織知識對齊,協同推理提升全産業鏈數智化效能;“智算統籌底座”高性能彈性算力包模式,為客戶提供隨需所用的普惠算力;國産開源模型訓推一體化雲服務,一鍵開啟AI業務賦能;“應用使能底座”提供面向場景的一站式模型及智能體開發&&,助力企業快速搭建場景化應用,並依託新華網信創智算一體機實現安全可信交付;“安全治理底座”踐行“以AI守護AI,用大模型對抗大模型”理念,從非公開語料資源版權運營、AIGC內容版權規範治理、大模型內容安全與模型安全管理三方面,提供跨模態語料數據價值觀對齊,代碼智能審核、模型對抗訓練、模型防禦蒸餾,提示詞防攻擊、輸出內容安全審核。守護人工智能産業發展行穩致遠。
基於新華網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産業創新賦能底座,現場發布了系列生態創新産品。
新華網技術總監、新華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冬
數智賦能,定義政務基建標杆——新華網技術總監、新華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冬發布“全場景可信AI解決方案”,聚焦政務媒體場景的自主可控需求。該方案以國産開源大模型DeepSeek、通義千問為核心引擎,通過聯邦學習保障數據主權,結合對抗訓練與雙引擎審核機制,實現從數據採集到內容輸出的全流程可信管控。劉冬透露,方案已在省級政務&&落地,支撐智能公文生成、輿情預警等場景,未來將深化多模型協同能力,為智慧政務築牢安全防線。
新華網數字經濟事業中心任燚
創新引領,重塑信創智算體驗——新華網數字經濟事業中心任燚發布新華網信創智算一體機矩陣,首批推出包括提供通用智算能力的“新華AI大模型雙引擎國産化一體機”和三款特色一體機。“新華AI大模型雙引擎國産化一體機”做到分鐘級私有化部署,大模型開箱即用,AI業務賦能一鍵開啟。“內容安全智算一體機”內置新華網AIGC-Safe&&內容安全審核、AI生成檢測、深度偽造檢測三項核心能力,覆蓋AIGC內容標識、虛假內容檢測等場景。“智學·教學實訓一體機”解決了當前人工智能教學與産業脫節的痛點,提供大語言模型實訓教學解決方案。“BlackEye跨模態算力一體機”搭載的多模態視聽大模型基於傳媒專業領域的視頻語料訓練,輔助實現多模態內容創作。未來,新華網將聯合更多專業合作夥伴,構築更加完善的信創智算一體機矩陣生態。
新華智雲副總裁余靖靜
文脈新生,開創個性文學智能生態——新華智雲副總裁余靖靜發布文學類智能體“浙江文學館AI智能體”,依託百萬冊文獻數據與知識圖譜,支持知識問答、展館導覽及個性化游線設計,已服務全國28家文學館。該智能體通過方言播報與虛擬形象互動,實現"千人千面"的文化服務,未來將拓展至非遺傳承領域。其團隊在三星堆文化、醒獅文化等場景中,通過AI主播方言講解實現超百萬級用戶互動。
中科聞歌副總裁王一剛
多模態革新,打破國際傳播壁壘——中科聞歌副總裁王一剛展示“優雅多模態大模型”在國際傳播中的應用。該模型支持10余種主流語種互譯與30余個小語種覆蓋,可動態解析圖文、音視頻內容,並生成多語種視頻腳本。模型已賦能全球稿件分析,實現多語種視頻自動生成,顯著增強國際傳播效能。
微醫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徐紅霞
“智”醫協同,構建全民健康生態——微醫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徐紅霞分享人工智能總醫院實踐,這是新華網與微醫共同構建並推廣的區域健共體引擎,由天津273家基層醫療機構共建“數字健共體”,通過AI醫生、藥師系統實現“防篩診治管康”全流程賦能。AI健管師可批量管理2000名患者,人效提升4倍;臨床大模型結合患者健康畫像生成個性化診療方案,助力基層醫療資源均衡化。
南京艾穆數字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徐戍雄
數字煥新,激活文化傳承新動能——南京艾穆數字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徐戍雄發布“山海中國數字直播系統”,集成新華網大模型與知識庫,支持AI主播用方言講解三星堆文化、粵語演繹醒獅文化,甚至“復活”歷史人物進行跨時空對話。在浙江畬族村落,AI主播以方言講述非遺故事吸引超百萬年輕觀眾;在岳陽樓景區,虛擬"范仲淹"與游客實時對答,讓傳統文化“活”在數字時代。
攜手合作夥伴共築AI生態,賦能人工智能産業創新
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重構全球産業格局與治理體系。在這場關乎未來話語權的競爭中,新華網以“國家隊”的使命擔當,通過構建開放協同的創新生態,為千行百業注入數智動能,為高質量發展築牢技術底座與安全屏障。會議期間,新華網攜手多家生態共創合作夥伴,共同開啟一系列重磅簽約合作,賦能AI産業蓬勃發展。
簽約環節一,新華網與新疆交投中新數科、聯通數智、海量雲、當虹科技、平治信息、粵十機器人等先鋒企業展開深度合作,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應用與全面發展。其中,新華網與中新數科攜手開啟了“星空之門(Starry Gate)”AI産業服務升級計劃,共同構建“1+3+N”服務體系,助力我國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和AI應用的發展;與聯通數智共建的行業可信數據空間,借助聯邦學習技術打破數據壁壘,推動文化數字化領域的高質量語料庫建設;協同海量雲聯合研發新華網信創智算一體機、共建以無錫超算中心為代表的區域創新要素賦能中心,共同打造AI算力産業生態集群;此外,新華網還聯合當虹科技推出媒體行業大模型一體機;聯袂平治信息合力開發AI陪伴機器人;協同粵十冷庫機器人合力開發低溫環境 AI 智能識別系統。
簽約環節二,新華網與深信服、阿里雲、騰訊雲、拓爾思、元石科技等科技企業及中科大等科研機構達成合作。各方將充分利用各自優勢能力,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開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建立安全規範的數據共享機制,開展人才交流活動,共同投入研發力量,聚焦人工智能基礎算法及應用技術,發揮技術創新支撐能力和引領作用,加快人工智能技術與業務場景的結合,聯合打造人工智能相關産品與解決方案。
簽約環節三,聚焦低空經濟與智慧政務的前沿探索。新華網攜手交叉信息核心研究院(清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創新港城市空中交通研究院、北京零重力實驗室、元聚變(830999)等,正式啟動低空經濟高價值數據創新中心項目簽約。這一創新工程以“空天地感知智能與低空經濟聯合實驗室”為依託,匯聚空天地一體化感知技術、低空運營與風控核心技術、數據要素及定價算法、數據孵化運營能力,以數據流通價值分配模型的數據資産評估打造覆蓋數據採集、規劃、治理、運維的全鏈條産業生態。各方將充分發揮技術、場景與資源優勢,推動低空數據要素的價值釋放,建設數字經濟視野下的低空飛行服務管控&&,為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智慧動能。
此外,新華網“星火行動”與創業黑馬集團進行了天啟政務大模型簽約。雙方將以天啟大模型為基礎,通過新華網政務資源與創業黑馬技術優勢深度結合,打造標準化AI賦能&&。通過應用推廣、試點示範、聯合培訓、行業標準制定等模式,構建“技術研發-場景驗證-規模推廣”全鏈條合作機制,加速政府治理數字化升級,為全國智慧政務建設提供創新範式。
人工智能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正加速重塑世界。未來,新華網將始終秉持開放合作、共贏發展的核心理念,與更多合作夥伴共同探索AI技術的前沿領域,推動“硬核科技”與千行百業的深度融合。通過不斷完善“技術-産業-生態”協同發展創新體系,以獨特的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貢獻力量,引領社會邁向更加智能、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