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年】 向上吧,中國
編輯:孫麗穎 設計:張忠傑 2021-04-09 17:00:53 來源: 新華網摩天大樓,城市的天際線,在這裡可以感受到這個城市的脈動和活力。
【摩天大樓的誕生】
摩天大樓誕生於19世紀八十年代的美國芝加哥,54.9米高共十層樓的“芝加哥家庭保險大廈”被公認為世界第一座摩天大樓,主要目的是為了緩解城區用地緊張,促進商業發展。
芝加哥家庭保險大樓 來源:網絡
根據人們當時對摩天大樓的認識,超高層建築有助於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城市特別是超大城市的中心城區土地資源緊缺,寸土寸金,建築在向空中發展時,可以通過高度的增加來擴大使用面積。隨着人類對建築技術的熟練掌握,以及追求更高的嚮往,摩天大樓開始成為一些城市建造的追逐目標。
到了上世紀30年代,紐約取代芝加哥成為世界高層建築中心,竣工於1931年的紐約帝國大廈,以381米的高度,帶動了彼時曼哈頓一批200多米超高層建築的崛起。到了七八十年代,高層建築開始風靡全球,中東、東南亞等地區紛紛加入摩天大樓“俱樂部”。
2月10日,美國紐約帝國大廈亮起紅色燈光慶祝中國新春。美國紐約六大地標當地時間10日晚共同為中國年亮燈,慶賀新春。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
根據skyscraperpage網站的數據,目前全球擁有摩天大樓最多的前十名城市分別是紐約、多倫多、迪拜、首爾、香港、東京、上海、芝加哥、基輔和倫敦。
根據skyscraperpage網站截至2021年2月的統計結果,全球最高的摩天大樓前十名中,第一名仍被828米的迪拜哈利法塔牢牢佔據,632米的中國上海中心大廈位居第二,沙特阿拉伯的麥加皇家鐘樓高592.5米位列第三。深圳的平安金融中心、天津的周大福金融中心,廣州的周大福金融中心、北京的中國尊、&&的101大廈分別位於榜單的第四、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名。
2021年全球最高十大摩天大樓(已建成)
隨着全球化的浪潮,摩天樓建設的熱潮從美國大城市向新興經濟體轉移,中國同期伴隨着經濟崛起,基建技術的突飛猛進與地産投資,很多城市也進入了城市天際線的打造行列。
【向上吧,中國】
摩天大樓沒有嚴格的高度定義,在我國,一般約定俗成的界定是,建築高度200米以上為摩天大樓。
中國最年輕的一線城市深圳,也是摩天大樓“生長”最快的地方之一,從“小漁村”到滿城摩天大樓用了不到40年的時間。
上世紀80年代初,在當時特區第一高樓——深圳國貿大廈的建設過程中,中國建築工人創造了“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1985年國貿大廈建成。自此,“深圳速度”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代名詞。
這是1985年底竣工的深圳國貿大廈(資料照片) 新華社記者段文華攝
幾十年來,深圳建築地標的“高度”不斷刷新。1996年,深圳地王大廈建成,樓高383.5米,成為當時的亞洲第一高樓;2011年,441.8米高的京基100大廈落成;2015年,近600米高的平安國際金融中心封頂。從160米高到380多米高,用了10年時間;而從440多米高到近600米高,只用了5年。
深圳市深南大道(5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毛思倩攝
據不完全統計,深圳目前建成與封頂超過200米的建築超過100棟,其中超過300米的建築有10多棟,數量位居世界前列。
上海,另外一座擁有最美天際線的城市。從420.5米高的金茂 大廈、492米高的環球金融中心,再到中國第一高樓、632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廈,浦東開發開放30年間,不斷“長高”的陸家嘴不僅持續刷新上海這座城市的天際線,更見證了開放中國的新高度。
如今,中國早已不缺摩天大樓。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4月,超過100米的中國摩天大樓建築數量為1938座。根據英國高層建築與城市居住區委員會的排名,全世界最高的20座建築物有11座位於中國。
上海有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是目前中國第一高樓;深圳有592.5米高的平安金融中心;北京有528米高的“中國尊”北京中信大廈;廣州有塔身主體高454米的廣州新電視塔,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小蠻腰”;廈門有300米高的廈門雙子塔,是廈門標誌性城市景觀之一……這些摩天大樓相繼成為各地的地標。
【“摩天大樓熱”降溫了】
對於今天的中國建築行業,修建摩天大樓從技術上講已不是難事,更重要的是考慮是否需要。
不管是建設成本還是後期維護經營成本,摩天大樓都對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有着較高要求。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超高層建築外表看似靚麗,但居住和辦公的性價比最低。首先,公攤太大,使用面積小;其次,超高層建築維護成本很高,電梯、保溫、照明、清潔、物業等費用,要比普通住宅高2倍左右;最後,超高層建築是“三高”即高消耗、高成本、高碳排的最大來源之一。
此外,多數摩天大樓採用的全玻璃幕墻,容易折射日照,加劇城市熱島效應;消防設施應對摩天大樓的消防需求有技術瓶頸等,還存在一系列問題急需解決。
目前中國的摩天大樓大多為寫字樓或酒店。戴德梁行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一線城市整體寫字樓市場空置率攀升,達到近10年最高點,平均在10%左右;二線城市寫字樓平均空置率更高,平均在28%左右。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宋曄皓認為:“在寸土寸金的區域修建超高層建築,的確能緩解用地緊張的狀況。但對於很多城市與區域而言,其現有土地開發強度並沒那麼大,是沒有必要修建超高層的。企業、政府等相關方往往是出於各自的考量,産生了這種衝動。超高層建築的建設成本高,運營與維護成本大,但租金、售價的回報卻不見得很理想,還要面臨着消防安全等不可預知的特殊情況的挑戰。”
2020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築風貌管理的通知》,明確嚴格限制各地盲目規劃建設超高層“摩天樓”,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築,新建100米以上建築應充分論證,嚴格執行相關審批制度。
摩天大樓,作為一個城市經濟發展活力的參考指標,見證了中國乃至全球的經濟發展。隨着人們認識的不斷提高,摩天大樓的投建有望進入更加理性、務實的階段。而中國經濟發展也將繼續穩中求進。
來源:新華社、科技日報、中國經濟周刊
編輯:馬璐璐 設計:張忠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