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她力量”:教育改變女性命運
編輯:孫麗穎 設計:陳凱茵 陳嘉慧(實習) 2021-03-08 10:22:16 來源: 新華網“教育改變女孩命運”和“一個女孩可以影響三代人”是“全國脫貧攻堅楷模”張桂梅一直堅守的教育理念,她讓無數貧困女孩免費入學,讓1804名大山裏的女孩走進大學。
還有無數像張桂梅一樣的“她”或“他”在為女性教育事業的發展奮不顧身。正是因為有他們,越來越多女性能夠擁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越來越多女性也因此改變自己的一生的命運。
女性教育程度顯著提升 女性高等教育水平創新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女性文盲率遠遠高於男性。20世紀50年代開展的三次掃盲運動,幫助1600萬名婦女脫盲。1995年以來,中國政府頒佈實施三個周期的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始終把掃除婦女文盲、提高婦女識字率作為主要目標,全國15歲及以上女性文盲佔15歲及以上女性人口總數的比率,由新中國成立前的90%降至2019年的7.01%,實現歷史巨變。女性受教育機會和接受教育意願顯著提高,越來越多的女性能夠步上受教育的道路。
在世界範圍中,我國女性教育事業的發展尤為突出。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0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的女性受教育程度分值已上升至0.973分(注:0.00分=男女性別差距不平等,1.00分=男女性別差距平等),標誌着我國在教育領域的性別差距趨向於完全平等,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提升。在高等教育入學率上,我國遠超平均分0.756分,以1.00分完全平等的指標位列世界第一。
2019年《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統計監測報告顯示,2010年到2019年各教育階段的女性學生人數佔比均有所提升,隨着教育階段提高,男女比例越趨於平衡。在高中、本科以及研究生階段女性學生人數分別在2015、2010、2019年超過男學生。在本科階段,女性學生人數增長最為顯著,從62萬人增至94萬人。由此可見,近年來,女生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得到鞏固並進一步加強。
女性就業穩增長 “半邊天”地位更突顯
女性教育問題的進步,也能帶動女性在經濟社會地位中的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更加重視促進男女平等就業,充分保障女性的經濟權益,特別是平等就業權利,實行男女同工同酬,女性參與經濟社會建設的熱情更加高漲,半邊天作用更加凸顯。
根據《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統計監測報告顯示,1978至2017年全國女性就業人數從1.7億增長至3.4億人,漲幅翻了一倍。2019年全國女性就業人員佔全社會就業人員的比重為43.2%,與“保持在40%以上”的《綱要》目標相一致。
教育作為影響女性就業與薪酬的重要指標之一,從側面印證了教育對於女性的影響十分重大。
BOSS直聘發布的《2020中國職場性別薪酬差異報告》顯示,女性每增加一年教育年限,平均薪酬可提高5.1%,這一比例較男性高出0.5%。當學歷提高時,女性的人力資本得到顯著提升,能夠選擇的工作範圍得到大幅拓寬,同時帶動職業發展和收入提升。
該報告中還指出,低學歷男性依然可以從事工程製造、採掘冶煉等低學歷能勝任且薪酬相對較高的職位,而低學歷女性的就業範圍顯著變窄,主要局限於生活服務業,就業面遠窄於男性。要拓寬就業範圍,學歷對於女性十分重要。
“半邊天”的就業環境在逐年改善,但也還存在待改善之處。
智聯招聘最新發布的《2020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顯示,男性職場人中31%處於普通員工層級,而女性職場人中有46.3%處於該層級,也就是説幾乎半數女性職場人在基礎崗位任職。
在不同級別的管理者中,女性佔比都普遍低於男性,尤其是在高管的位置上,男性中有9%處於高管崗位,女性中只有5%在擔任高管。
這數據背後,女性職場“隱性天花板”隱約可見。
從人類發展進程看,女性獨立是從經濟獨立開始。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體力不再是女性參與勞動的弱點,在知識和技術的較量下,“她力量”擁有了更多的舞&。越來越多女性接受教育、接受高等教育,將更有利於她們在更廣大的舞&上展示自己的量。
更重要的是,要跨越當代女性職業發展的障礙,不僅需要來自“她”的力量,還需要國家健全女性就業保障制度,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婦聯等組織對女性的幫扶,需要加強對就業歧視行為的處罰力度和執法監督,更需要社會整體共識的推動與進步。
在這個屬於女性的節日,“女王節”或“女神節”等提法層出不窮,但不論以何種形式來慶祝這個節日,人們都應該記得這是一個紀念女性不斷追求平等權利和取得社會成就的節日——國際勞動婦女節。
資料來源:教育部、國家統計局、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BOSS直聘、智聯招聘
編輯:陳伸 陳凱茵 陳嘉慧(實習)
- 2021-12-01
- 2021-11-19
- 202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