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寵劇風靡,如何杜絕“工業糖”?-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1 10/18 09:10:25
來源:新京報

甜寵劇風靡,如何杜絕“工業糖”?

字體:

《變成你的那一天》裏,男女主角性別互換後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由楊洋、迪麗熱巴主演的《你是我的榮耀》受到觀眾認可。

  近些年,沒有狗血虐戀,男帥女美、撒糖不斷的甜寵劇作品,數量不斷攀升,其中頻現《親愛的,熱愛的》《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我只喜歡你》等爆款劇。2021年,愛奇藝、優酷接連推出“戀戀劇場”和“寵愛劇場”,在暑期連播十余部甜寵劇……毋庸置疑的是,這類題材正在邁入“低風險、高回報、批量式”生産,逐漸擴大其不可逆轉的市場優勢。

  但在今年《變成你的那一天》(豆瓣7.6分)、《你是我的榮耀》(豆瓣6.9分)、《月光變奏曲》(豆瓣6.8分)等劇殺出重圍的同時,實際上,也有不少甜寵劇消弭在“糖”的海洋之中,甚至較往年,一些作品斷崖式撲街。“撒糖”,正在像“虐戀”一樣陷入套路化領域,快餐式“工業糖”似乎無法再輕易滿足茍且生活于現實的年輕人。當“甜”不再能簡單支撐甜寵劇,甜寵劇的前路將如何?

  “工業糖”頻出、大數據造糖

  追溯至2017年,《杉杉來了》《微微一笑很傾城》《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等劇以幾十億的播放量成為“黑馬”,這類不太需要大成本投入的甜寵作品,令平臺的需求開始明顯昂揚。據藝恩數據顯示,2018年甜寵網劇為38部,2019年為63部,同比增長65%;2020年為95部,再次增長49%。

  甜寵劇供不應求,催促水準良莠不齊的編劇紛紛入局。為了降低風險、提高速度,大多數人選擇依照過去成功的創作方法批量生産。“發展速度快,同質化和套路化都是難免的。”葉小楠坦言。在做甜寵劇編劇前,葉小楠也經歷過多部年代劇、古裝劇、喜劇的創作,她曾以為,甜寵題材會更容易,“甜”就好了。“工業糖”其實就是最初由甜寵劇與甜寵劇觀眾之間的一種供需關係産生的。但實際上“甜”的寫法固定,愈發加速了編劇的創新桎梏。無論故事背景、職場設定、核心主題是什麼,高冷的霸道總裁和貧窮傻白甜大多是標配。男女主互動時,一定要出現一些曖昧的肢體接觸,不限于觀眾熟知的“壁咚”、“床咚”、“沙發咚”,各種“咚”……

  導演王岩也曾見到過所謂“大數據”甜寵劇本,即劇中很多情節以及發生的時間,都是通過對觀眾喜好的調查結果而設計的。例如,男女主角第一集一定要見面;兩人必須發生一些摩擦,彼此介入對方的生活;到第幾集一定要有吻戲;至少第八集就要産生矛盾,幾集之內就要解決掉。王岩用了一段時間,才適應了為觀眾定制性“發糖”這件事。“創作者更願意順著故事的發展來講述。我覺得這個故事發展到哪一步了,之間肯定要有一個合理的過程。”

  在編劇李林看來,很多人認為甜寵劇“好寫”,但隨著觀眾的成熟,編劇拋出個包袱沒來得及三翻四抖,對方已經門兒清了,就會覺得味同嚼蠟,沒興趣了。“(對于編劇)很多的難題都在于,怎麼在此基礎上,預判觀眾的預判,盡量反套路進行創作,這是我們創作的時候不斷挑戰自己的地方。”

  觀眾不再愛“無腦甜”

  今年,電視劇《你微笑時很美》曾引發外界熱議。這部以電競為故事背景,電競選手為主要人物的甜寵類型劇,在“撒糖”之外卻出現不少專業漏洞,例如其展現的電競戰鬥竟不完全符合真實的5V5形式。劇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回應,考慮到普通觀眾的接受程度,在一些具體的(電競)細節上,更偏向于讓普通觀眾能看得懂的形式。但該劇還是一腳邁入三分俱樂部,成為近幾年極少口碑撲街的甜寵劇。

  在媒體人立方(化名)看來,《你微笑時很美》證明了觀眾終于不再“無腦”沉浸于“甜寵”塑造的夢幻童話中,而是真切地以現實主義來審視其合理性。“這是非常好的趨勢。我們過去往往因為‘甜’,忽略對真實故事的展現與追求,一些男主角富有得無法想像,女主角‘傻白甜’到忽略邏輯。我們同樣也不能為了讓‘糖’合理化,就胡亂杜撰生活或職場。”立方稱,甜寵劇懸浮已久,“霸道總裁愛上我”只會讓年輕人跌入不切實際的幻想,而非樹立美好的觀念。

  葉小楠也觀察到了近兩年大眾對甜寵劇審美的改變,從最基本的“工業糖”和“磕CP”就能讓觀眾滿足,到現在除了劇作工整之外,還要融入一些新元素,例如職場、輕喜劇,而且要把這些“糖”之外的元素做到恰到好處,才能抓住觀眾的眼球。

  甜寵邁入“生活流”

  “工業糖”不好磕,觀眾審美提高,都讓甜寵劇創作快速邁入“大浪淘沙”。究竟具備哪些元素的甜寵劇才能在“糖海”之中,恰到好處地滿足觀眾?

  平衡夢幻感和現實感,是業內人士達成的共識。愛奇藝副總裁,版權管理中心總經理,奇正工作室負責人楊蓓以“戀戀劇場”的《變成你的那一天》為成功之例。《月光變奏曲》在創作之初的定位,便是生活流的甜寵劇,男女主角的職業分別是大神作家和出版社的菜鳥編輯。其職場思維邏輯摒棄了過往所謂“霸道總裁”的設定,都是生活在普通城市,過著上班族的生活。此外,兩人的“甜”也都是建立在生活細節上,例如遛狗、搬家、拌嘴、上下班、工作遇挫等。“雖然這部劇也有造夢的功能,但裏面的生活距離觀眾並不是很遠。兩人偏童話的愛情故事和現實世界做了比較好的銜接,這是我們認為甜寵劇應該‘剛剛好’的狀態。”

  而《變成你的那一天》採用男女主角互換身體的設定,實際上早已是陳年舊梗。但在楊蓓看來,它的成功經驗其實更多在于“甜”之外的充分表達,即男女主角除了性別互換産生了一係列可想而知的生理變化之外,心態上也産生了顛覆性的轉變。就像日常伴侶間缺乏“換位思考”,有時更需要站在對方角度和身份考慮問題,這樣兩人才能達成包容諒解。

  “我覺得《變成你的那一天》更多是從這個角度,讓觀眾産生共情,甚至對觀眾提出了一些建議。因為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了,大家很難靜下心換位思考,更多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想事情。這個在甜寵題材中,對于觀眾而言,還是有一定的思考價值的。”楊蓓表示。

  如今,李林在完成劇集的過程中,會跟制片方、主創們達成共識,制造甜蜜橋段的前提是合情合理,得是氣氛烘到這兒了,劇情走到這兒了,天時、地利、人和總要佔一樣,再去撒糖。“我不排斥一些屢試不爽的特定套路,比如人物關係總有一些模式,歡喜冤家、三世情緣、敵對陣營之類的。大的故事框架逃不出也是常見的,怎麼在這個范疇內做到好看有趣,甚至有一點顛覆,就是我們要努力的事兒。我們只能盡量不要太‘工業’,別按頭讓主人公們卿卿我我,努力煉取一些愉悅營養的糖分。”

  採寫/記者 張赫

【糾錯】 【責任編輯:饒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