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島妙音·箜行天下”吳琳箜篌師生專場音樂會在青島城陽區大劇院舉行-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9/02 14:51:04
來源:新華網

“琴島妙音·箜行天下”吳琳箜篌師生專場音樂會在青島城陽區大劇院舉行

字體:

曲目:《我和我的祖國》 箜篌:吳琳、代衛蘇等

  月華如練,星辰生輝,8月29日晚,“琴島妙音·箜行天下”吳琳箜篌師生專場音樂會在青島城陽大劇院上演。清麗典雅的箜篌樂聲如泉水叮咚,又似雲端鶴唳,為近千名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整場演出將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滿足了青島市民群眾高品質的文化需求,豐富了廣大群眾多樣化的文化生活。

曲目:《清明上河圖》 箜篌:吳琳 簫:劉伽

  吳琳是當代最為活躍的箜篌藝術家,她是中央民族樂團箜篌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央音樂學院箜篌專業教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箜篌學會副會長,多年來先後隨團出訪世界各地多個國家進行箜篌演奏和講座。吳琳接受採訪時説“傳承非遺瑰寶,彰顯文化之美。這場音樂會是一次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之旅,我們希望通過箜篌這個載體,讓更多的觀眾了解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曲目:《梅花三弄》 箜篌:吳琳

吳琳老師(左) 愛徒於簡雅(右)

  “箜篌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樂器,承載着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這份古老的藝術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青島民管箜篌專業委員會會長代衛蘇&&。

青島箜篌傳承人——代衛蘇

  古法箜篌演奏技藝是青島城陽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之一,據了解,本次音樂會邀請了著名箜篌演奏家吳琳老師、青島箜篌傳承人代衛蘇老師等師生30餘人,共同呈現經典曲目,從表達梅花堅毅不屈、在風中挺立搖曳的《梅花三弄》,再到旋律優美、具有中國文化底蘊的《清明上河圖》,到西域風情的《伎樂天》、《風從雲岡來》,最後到風格創新、融入宇宙元素的《袍修羅蘭套曲》,每一首作品都是演奏家們精心設計,並潛心排練呈現的藝術佳作。箜篌聲音悠揚動聽,仿佛置身畫中不能自拔,也仿佛穿越了前世今生,感悟更多的人生真諦。

曲目《漁舟唱晚》 箜篌:吳琳、代衛蘇、於簡雅

  曲目《故園無此聲》 演奏者:中央民族樂團附屬少年箜篌樂團(任祉凝、裴安然、孫嘉陽、於簡雅)

  “欣賞完這場演出可以説是心曠神怡,感受到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魅力。”“希望我的女兒長大了也可以學習箜篌,作為我們中國箜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人,把這份魅力傳承下去。”現場觀眾紛紛&&,這場箜篌音樂會為他們帶來了難忘的視聽盛宴。

曲目《風從雲岡來》 箜篌:張新蓮

箜篌演奏者:裴安然

  為進一步推動非遺項目在地傳承和保護,琴島箜篌文化産業基地正式落戶青島城陽區流亭街道胡嶧陽文化園。基地內設有箜篌展覽館、演奏技法研習室、藝術表演中心等,定期舉辦箜篌講座、培訓及箜篌音樂會和各種文化交流活動,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箜篌音樂的魅力。

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胡嶧陽文化園

  箜篌文化産業基地所在的城陽區流亭街道東流亭社區擁有全區唯一一項國家級非遺項目“胡嶧陽傳説”。社區致力於用現代的藝術手段發掘、整理和提升當地非遺文化,已連續舉辦兩屆青島市非遺文化節暨城陽區流亭胡嶧陽文化節,通過探索“非遺+發展”模式,推動非遺與科技、研學、旅游深度融合,為當地非遺項目的保護和傳承注入新的活力。近年來,城陽區流亭街道“非遺在社區”工作經驗入選全國典型案例,“胡嶧陽傳説”及東流亭社區獲全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先項目和山東省文化生態名村,為青島市唯一上榜單位。

2024-08-30 15:33:24.193000

琴島箜篌文化産業基地

  青島民管箜篌專業委員會會長、琴島箜篌文化産業基地負責人代衛蘇&&:“箜篌是改變她一生的樂器,與吳琳老師因箜篌結緣,在青島地區建立了山東省首個箜篌文化産業基地,貼合了青島本地‘音樂之島’的文化符號,在吳琳老師的引導下,本着普及箜篌文化的初心,發揚並繼承箜篌文化的本意,爭取為更多喜愛中國民樂的廣大愛好者提供更專業、更正確的學習方向。”

2024-08-30 15:33:24.270000

琴島箜篌文化産業基地——箜篌研習室

  賞吳琳代衛蘇師徒撫箜篌:

  曾聞千種樂,

  此日羨箜篌。

  指上無為岸,

  弦中太乙舟。

  應期松柏友,

  懶作稻粱謀。

  碧海風鵬舉,

  高山流水儔。

  胡嶧陽文化園園長劉世潔——觀音樂會有感而作

吳琳老師和箜篌小傳承人

吳琳老師和琴島箜篌文化基地的師資團隊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青島城陽區大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開展了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動,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此次箜篌專場音樂會面向社會免費開放,讓廣大市民深入了解箜篌的歷史、文化和演奏技巧,感受中華傳統音樂文化的獨特魅力。

【糾錯】 【責任編輯: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