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健康科普別被網紅醫生帶偏了-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7 08:56:08
來源:北京青年報

醫療健康科普別被網紅醫生帶偏了

字體:

  國家衛健委日前舉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胡強強&&,國家衛健委將與相關部門一起,加大互聯網健康科普亂象的整治力度。醫療科普現已成為中國各大網絡&&上備受關注的內容。當前,醫療科普是短視頻&&的熱門話題,越來越多的醫生通過直播和短視頻來傳播健康科普知識。但是有的“網紅醫生”把醫療科普當作牟利工具,因此國家衛健委提醒公眾,請不要輕信“網紅醫生”。

  現在各大短視頻&&紛紛布局“泛知識”短視頻領域,也越來越重視垂直領域,各專業領域的專業人士成了短視頻&&的“座上賓”。醫生的職業形象良好,醫學專業性強,一些知名醫生更是深受廣大患者信任。

  醫生跨界當主播、現身説法進行醫療健康科普宣傳,拉近與患者之間的距離,讓醫學專業知識不再晦澀難懂,而“活”了起來,不僅有助於提升廣大公眾的健康素養,還有利於提升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近年來,各大短視頻&&鼓勵醫生發布與專業方向符合、能給用戶健康生活帶來實際幫助,且易於普通大眾理解的原創醫學科普內容。這也讓一些網紅孵化機構盯上了醫護人員,將醫生當成“流量密碼”,着力於把一些醫生打造成“網紅醫生”,不惜為此編造假劇本進行擺拍。

  隨着短視頻的爆紅,視頻造假、擺拍等問題也隨之出現,一些人為了吸引流量、騙取關注,或就是為了直接獲利,製作假視頻,這背後還有專業的造假團隊介入,形成了灰色産業鏈。一些“網紅醫生”也參與其中,出現了真醫生講偽科普,甚至為了流量不惜發布“軟色情”內容等現象,這違背了醫療倫理,損害了醫生形象,假科普還帶來誤導,造成謬種流傳,帶來的負面影響很大。捧紅“網紅醫生”最終目的還是變現,比如發布廣告推銷藥品等。嘴上是科普,背後卻是生意。這些“網紅醫生”淪為了網紅孵化機構“流水線擺拍”上的螺絲釘。

  醫療健康科普別被“網紅醫生”帶偏了。“網紅醫生”不能違背媒介倫理和醫療倫理。醫護人員不能淪為收割流量的“工具人”。要壓實各方責任,首先,醫生自身就要愛惜自身的醫生形象,要遵循醫療倫理,對造假團隊提供的擺拍、偽科普等劇本要懂得説不。另外,醫療機構要加強對本單位醫務人員的管理,讓醫生為自己在網上的言行負責,避免醫護人員有違規直播帶貨、擺拍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最後,網絡&&則要加強對&&內容的審核,要對問題視頻、“病態”流量説不。網紅孵化機構也要避免走虛假擺拍的捷徑。網友更要增強防範意識,提升網絡素養、健康素養,對虛假擺拍、偽科普説不。監管部門則要加強對虛假擺拍、偽科普的監管力度,對造謠、傳謠造成嚴重影響者,要依法依規進行懲治。

  “網紅醫生”不能靠偽科普博流量,不能淪為“流量病”的“患者”,而應成為醫療健康科普的“燃燈者”。“網紅醫生”個人、網紅孵化機構、網絡&&等都別迷失於流量之中,陷入“流量泥潭”難以自拔。無底線擺拍、偽科普都是影響網絡內容産業健康發展的絆腳石。網絡內容産業,優質內容是王道,正確的三觀、真實性則是根基。要好好治治“網紅醫生”這樣的“流量病”,有堵還要有疏,還要通過引導、激勵、扶持等措施,增加優質醫療健康科普供給等。 (戴先任)

【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