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一五星級酒店“練攤”一天收入3萬元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據報道,該五星級酒店廚師穿戴整齊,下午5點出攤,小龍蝦賣38元一斤,6點基本售空。對於一天的“練攤”營業額,酒店總經理&&,一天收入3萬元左右。“我們也沒覺得五星級酒店怎麼了”,他直言不在乎別人説擺攤掉價。
無獨有偶,最近在網上刷到一條視頻,位於陜西的四星級酒店——西安賓館也開始“練攤”賣早點了。這兩家高檔酒店不約而同擺攤賣餐飲,多少顛覆了一些人的認知。以往,四星、五星的酒店餐飲只供應店內顧客,店外顧客沒有機會享受店內美食,這類酒店給人留下“高高在上”的印象,包括服務高端、餐飲價格高企。
如今,這些高端酒店也開始放低姿態“練攤”了,相信還會有其他酒店賓館跟風效仿。因為從先行者的實踐探索來看,業績還是很不錯的。以上述五星級酒店為例,靠擺攤營業額一天收入3萬元左右,這比很多餐館營業收入都高。而且,擺攤現場被圍得裏三層外三層,説明市場需求很旺盛,這些數據和現象都會成為其他高端酒店擺攤的決策依據。
很多顛覆常規的新現象的出現,都容易引起爭議乃至質疑,五星級酒店“練攤”也不例外,比如被“別人説擺地攤掉價”。從表面看,這種評價似乎有一定道理,高端酒店就應該服務高端客戶,而擺地攤服務的是普通市民,貌似是拉低了酒店的檔次。但實際上,這是一種不懂市場的觀點,持這種觀點的人,思維還停留在傳統認知裏。
五星級酒店也好,四星級賓館也罷,都要在市場中存活。不管在什麼樣的市場裏,看到需求、滿足需求、增加收入、創造業績,這是基本的市場經營邏輯。而上述兩家酒店賓館都是遵循這樣的常識在經營,怎麼會有“掉價”之説?難道説高端酒店永遠處於“高冷”狀態就是正確的經營思路?
按説,隨着國內旅游業持續回暖向好,住宿行業也迎來了新的春天,但從實際情況看,很多酒店經營指標集體下滑,主要原因是酒店服務供大於求,導致入住率不理想。在這種市場背景下,如果酒店經營者還是堅持固有思維,不尋求新的業績增長點,很可能面臨經營壓力。而轉型“練攤”賣小吃,則是高端酒店謀生路徑之一。
這是因為擺攤賣小吃讓高檔酒店更有煙火味,或者説更接地氣,一下子放大了顧客面。原來面對的是小眾顧客,擺攤面對的則是大眾顧客。而且,高端酒店賣早餐或者怪味花生、豬蹄等小吃,不但價格不貴,而且食材採購和加工環節讓人比較放心,這就自帶競爭力。也就是説,在這個市場上,高端酒店有其獨特的優勢。
簡單對比一下,上述五星級酒店“練攤”一天收入3萬元,而其他只服務店內顧客的酒店則沒有這筆收入,而且已採購的食材如果不及時加工銷售,還可能因變質成為垃圾,損失會更大。而善於變通經營的高端酒店,將食材、廚師等資源充分利用且産生了可觀的收入,這就是明智的經營選擇。
鄭州這家五星級酒店“練攤”爆火,為酒店業乃至其他行業都提供了有益的借鑒。企業只有不斷求新求變,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讓“煙火氣”持續升騰,讓企業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馮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