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見騎行熱成為文體旅融合發展新引擎-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2 10:30:37
來源:北京青年報

樂見騎行熱成為文體旅融合發展新引擎

字體:

  夏日炎炎,不少人乘風而起,享受騎行的快樂。近年來,隨着“騎行熱”持續升溫,相關産業在高速增長後進入提質升級階段。這股熱潮不僅是一種健身方式的流行,更成為推動體育、文化、旅游三大産業深度融合的重要力量。從北京的專業自行車4S店,到廣西明仕田園的騎行綠道,再到四川延續數十年的家庭自行車賽事,騎行正在以其獨特的魅力重塑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産業格局。

  “騎行熱”首先體現在相關産業的蓬勃發展上。在北京,傳統的自行車修理店正轉型升級為“自行車4S店”,這不僅反映了市場需求的變化,還體現了産業服務理念的革新。隨着中高端自行車消費群體的擴大,相關産業鏈條正在向專業化、精細化方向發展,在滿足騎行愛好者需求的同時,也為從業者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騎行裝備的專業化趨勢並非簡單的消費升級,而是騎行文化深度發展的必然結果。這為文體旅融合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在廣西明仕田園,騎行與旅游的完美結合讓我們看到了文體旅融合的生動實踐。景區通過精心設計的騎行綠道,將自然風光、農耕文化與運動體驗有機融合,創造出獨特的旅游産品。這種融合讓游客以最舒適的節奏深度體驗當地文化,從走馬觀花的旁觀者轉變為風景的一部分。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迴賽的成功舉辦,更是將專業賽事與旅游推廣有機結合,通過體育賽事的傳播力放大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四川楊桂林家庭自行車賽的案例則展示了騎行文化的持久生命力。這項延續三十餘年的賽事,以其“淡化競技、倡導快樂”的理念,培育了深厚的群眾基礎。騎行文化的培育是一個長期過程,這裡面涵蓋了許多騎行愛好者和從業者的持續投入。當騎行從單純的交通工具發展為一種生活方式,從個人愛好升級為家庭活動,再到形成社群文化時,它就具備了推動産業發展的內生動力。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的數據顯示,2025年計劃內賽事達101場,單場參與人數攀升。這充分説明騎行文化得到普及,影響範圍也在逐步擴大。

  “騎行熱”持續升溫給我們帶來了重要啟示。文體旅融合發展需要有形的載體,而騎行以其廣泛的群眾基礎和靈活的參與形式,成為理想的融合媒介。産業發展需要文化支撐,只有當騎行成為一種文化現象時,相關産業才能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的有機結合是關鍵,既需要政策支持和基礎設施投入,也需要市場主體不斷創新服務模式。

  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國建設,騎行作為綠色低碳的運動方式,理應得到更多重視。各地在規劃旅游發展時,不妨將騎行綠道建設納入整體布局;在培育體育産業時,注重騎行賽事的文化內涵建設;在促進文化傳播時,充分發揮騎行活動的社群效應。同時,行業組織應加強標準制定和人才培養,為“騎行熱”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專業保障。

  當“中國騎行地圖”上的綠道如毛細血管般延伸,一條條精品線路串起山河湖海,加上消費場景的不斷創新,可以預見,“騎行+”的乘數效應將持續釋放。既為文體旅産業開闢增量空間,也為城鄉居民創造更具質感的生活方式,讓“詩與遠方”真正融入日常生活的半徑之中。 (王志順)

  

【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