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評:中國動畫電影何以踩上“風火輪”?-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2/08 19:16:3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評:中國動畫電影何以踩上“風火輪”?

字體:

  新華網成都2月8日電 題:中國動畫電影何以踩上“風火輪”?

  新華網記者謝佼

  7日最新數據顯示,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簡稱《哪吒2》)登頂我國電影票房榜後,又登頂全球影史單一市場票房榜。

  《哪吒2》登頂之前,《西游記之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長安三萬里》《新神榜:哪吒重生》《白蛇:緣起》等不少國産動畫電影取得了不俗的市場反響,讓很多人看到了國産動畫的希望——“中國動畫電影踩上了‘風火輪’”。

  近年來,隨着文化政策的有力牽引,對文藝精品扶持力度的加大,我國文化市場日益繁榮,不斷吸引各類人才投身於動畫電影。在《哪吒2》的結尾字幕上,跟動畫製作有關的公司多達上百家,大多是本土製作公司。這背後是一條不斷成熟的動畫製作産業鏈。電影裏的每一個鏡頭,每一句&詞,都體現着堅實的行業積累。

  還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加持。從2015年熱映的《西游記之大聖歸來》,到2019年爆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2023年大熱的《長安三萬里》等等,近年來熱映的國産動畫電影,讓觀眾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國産動畫的無限潛力。

  從市場消費視角來看,優質內容始終是吸引觀眾的核心動力。“哪吒”一騎絕塵,成為票房和口碑的雙料贏家,憑的是過硬的質量。

  隨着《哪吒2》爆火,“電影宇宙”的概念被一再提及,有人認為,中國動畫電影或有望借此形成“電影宇宙”。

  “電影宇宙”是一種電影文化現象。每部影片沿用統一的世界設定、角色設定和時間線邏輯,組成虛構的完整宇宙世界。和單個電影故事相比,“電影宇宙”更為複雜,對觀眾的吸引力更強。

  但打造一個“電影宇宙”並不簡單。它需要高度精密的行業分工體系,具備相當規模的熟練産業工人,有穿越數個層級的穩定供應鏈。無數故事編劇、人物設計、電影配樂、服裝道具、煙火特效、CG製作、動作捕捉、場景調度……這些各自領域的熟練“工匠”,對每一處細節的把握都蘊含着無數電影經驗積累。

  “哪吒”一騎絕塵,更待你追我趕。越來越多的“哪吒”競相涌現,國産動畫的“電影宇宙”自然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糾錯】 【責任編輯: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