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多地市場進行調查,發現過濾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的價格相差懸殊,最高的近50元,最低的竟然只要5.8元。很多商家都在銷售“非標産品”,也就是沒有按照國家頒佈的統一的行業標準和規格製造的産品和設備。即便一些商家宣稱售賣的是國標産品,也無法通過相關檢測。(11月4日中國新聞網、澎湃新聞)
過濾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俗稱消防防毒面具,是名副其實的救命産品。然而,揆諸線上線下市場,不少商家銷售的“3C”認證、消防認證編碼等信息完備,在外觀上與“國標”産品幾乎毫無差別,甚至還能通過掃碼驗證的過濾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竟然“用手一撕就一個口子,用火一燒就一個大洞”,存在過濾毒煙效果不好或根本無法過濾毒煙、面具材料不耐熱、拉扯承受力不達標、防護時間很短等問題,有的産品還會出現燃燒、熔融等現象,有的産品散發着刺鼻氣味……民眾在火災發生時的危急時刻使用這樣的産品,不僅難以防毒,反而可能受到附加的傷害。
防毒面具成“紙糊面具”,甚至成“放毒面具”,無異於謀財害命。國家標準《建築火災逃生避難器材 第7部分:過濾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對過濾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的材料阻燃性能、接口拉扯承受力、濾煙性能及額定防護時間等均設定了嚴格的標準。《消防法》也規定:消防産品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沒有國家標準的,必須符合行業標準。禁止生産、銷售或者使用不合格的消防産品以及國家明令淘汰的消防産品。依法實行強制性産品認證的消防産品,由具有法定資質的認證機構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強制性要求認證合格後,方可生産、銷售、使用。違反本法規定,生産、銷售不合格的消防産品或者國家明令淘汰的消防産品的,由産品質量監督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産品質量法》的規定從重處罰。商家銷售的過濾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無論是偷工減料的“非標産品”,還是表面“達標”或宣傳“達標”但實際質量不達標的“國標産品”,均為假冒偽劣産品,踩踏了法律底線和誠信底線,擾亂了市場秩序,更是給民眾的生命健康埋下了隱患。
今年11月9日是第33個全國消防日,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確定的全國消防宣傳月活動主題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期待有關部門以開展全國消防宣傳月活動為契機,重點瞄準過濾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等消防産品建立長效打假治劣機制,拓寬監管覆蓋面,增加抽檢頻次,強化執法力度,對不達標消防産品形成高壓態勢,斬斷不達標消防産品的産銷鏈條,讓非法商家付出必要的法律代價,充分釋放監管的懲戒、震懾、警示、倒逼效應。同時,監管部門還應通過以案説法、現場鑒假、合格品與不合格品比對等活動,教育引導消費者了解假劣消防産品的問題所在,認清假劣消防産品的危害性,提升對假劣消防産品的鑒別能力和防範能力。(李英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