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電視大屏直播用戶日均活躍率創近3年同期最高。觀眾給力的背後,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有關部門在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和治理操作複雜問題方面的重拳出擊。29日,國家廣電總局聯合多部門召開的“雙治理”階段性總結部署推進會公布了相關“戰果”,並對電視觀眾作出了今年下半年全面實現“一個遙控器看電視”的承諾,還為我們描繪了電視機機頂盒一體化的美妙前景。(7月30日《文匯報》)
去年8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多部門部署治理電視“套娃”收費,並分別成立了“雙治理”工作小組——一個治理電視“套娃”收費,一個治理電視操作複雜。那麼效果如何呢?今年6月的數據顯示,電視大屏直播用戶日均活躍率創近3年同期最高,這就是對廣電總局治理的肯定。
在逐漸治理電視“套娃”取得成效之後,觀眾又有了新的期待,那就是——一個遙控器看電視。我們知道,現在的互聯網與電視結合,讓觀眾對電視節目有更多的選擇,這肯定是好事。然而,我們要想看電視,需要兩個遙控器:一個打開電視機,一個打開機頂盒。多了一份操作,考驗了觀眾的一份耐心。所以,大家想讓電視機操作更簡單一些,這也是廣電總局下一階段治理的主要工作。
收費包多、收費主體多、收費不透明,導致了電視“套娃”損害了觀眾的經濟;但“兩個遙控器”配合的複雜開機操作,消耗一些觀眾的耐心,影響大家的收看體驗,特別是老年群體,甚至因複雜開機而望“機”興嘆。正是如此,職能部門有必要加強治理,降低電視操作的複雜性,回應觀眾的殷切期待。
推動有線電視、IPTV和互聯網電視三個業務體系各類主體規範運營,實現“一個遙控器看電視”,是廣電總局的治理目標,值得我們期待。不過,在筆者看來,用智能手機來操作電視,應該成為一個可選項,甚至是有選項。現如今,我們正逐漸實現智能傢具,比如馬桶,比如窗簾,比如空調等等,都可以用手機APP來語音操作,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那麼,電視機為什麼非要用專門的遙控器呢?用手機操縱電視機,豈不是更方便嗎?
事實上,用手機遙控操作電視機,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實現了手機與電視機的“融合”,即用手機遙控電視開機、選&、加減音量和關機。只要觀眾在手機上下載一個“萬能遙控器”即可實現遙控的功能。只不過,它的操作還不夠簡單,或許是手機和電視機之間的數據鏈結還不夠暢通吧?倘若如此,職能部門在推動傢具智能化發展的時候,就可以把手機與電視機遙控器的進一步融合納入其中,讓“一個遙控器看電視”變成“一部手機遙控器看電視”。
手機是傢具智能化的重要載體,或者説,它是唯一載體。那麼,電視機也該成為“智能家居”中的一員。在筆者看來,電視機遙控器的變革,落腳點應該是手機。要實現這一點,不能只靠手機軟體的開發,還需要電視機硬體的兼容性,所以,監管部門、企業、運營商、&&等的精準發力、協同合作,才能讓“用手機操作電視”邁出堅實的步伐。(黃齊超)